《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试行)》实施手册.pdf
城市绿化建议10: 设置儿童友好型游乐设施 #生活技巧# #园艺绿化建议# #城市绿化建议#
《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试行)》
实施手册
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
2023年8月
1总则
1.1适用范围
1.2基本原则
1.3基本内容
1.1适用范围1.2基本原则
本手册适用于城市、区(县)、街镇及社区等层级的儿童友好空间的规划、设计、建设以及各类空
间的适儿化改造。儿童优先,普惠公平
坚持从儿童视角出发,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考虑儿童及看护人活动特征,以儿童更好成长为目
标,以公益普惠为原则,兼顾特殊儿童群体的需求,推进“1米高度”的儿童视角设计,按龄、按需推
进儿童友好空间建设,让广大儿童公平享有便捷、舒适、包容的设施、空间和服务。
空间社区
层级街镇区(县)城市
安全健康,自然趣味
坚持安全第一原则,在各类建设中坚持使用绿色、安全、环保的材料,保障各类儿童游憩设施建
设和运行安全,有效降低儿童密集场所事故灾害风险,增强儿童防灾减灾意识与能力。尊重儿童向往自
然、好奇探索的心理特征,将自然、艺术、趣味的设计元素和激发儿童创造力、想象力的色彩搭配充分
空融合到儿童友好空间中,体现中国文化和地方民俗元素,为广大儿童创造安全、健康、绿色、快乐的成
间
示长空间环境。
意
因地制宜,探索创新
结合各地情况与特点,因城施策推进儿童友好空间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和地区改革创新,探
多层级儿童友好空间建设与改造索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和儿童参与机制构建等模式,满足广大儿童不断增长的美好成长空间需求。
0102
1.3基本内容
构建1套规划建设管理体系
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应在城市/区(县)、街区(街镇)、社区多个层级统筹推进,重点工作内
容包括公共服务设施、道路空间、公园绿地的适儿化改造和校外活动场所、游憩设施建设。社区层面街区层面城市层面
社区层面与5—10分钟步行出行范围相街区层面与10—15分钟步行出行范围相衔城市层面为更大出行范围,宜对接城市/区
衔接,宜对接城市社区管理服务范围,接,宜对接城市街镇管理服务范围,建议(县)管理服务范围,建议统筹配置、系
建议结合体检评估,在实施城市更新行结合体检评估,在城市更新行动中,优先统布局、整体推进,定期开展城市儿童友
1推进城市/区(县)、街区(街镇)、社区儿童友好空间建设,构建1套规划建设管理体系动中,优先推进儿童友好社区建设,逐推进儿童友好街区建设,逐步建设活力街好空间建设评估,加强顶层设计,全面健
步建设完整社区。区。全城市儿童友好空间体系。
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户外活动轨迹呈现差异性的空间尺度特征:0—6岁为主儿童多在社区内参与
儿童友好社区儿童友好街区儿童友好城市
游戏、休闲、托育等活动;6—12岁为主儿童多在街区(街镇)内开展上学、游戏、运动、邻里交
往等活动;12—18岁为主儿童的活动范围往往扩展到城市/区(县),常选择独立或与同伴一起开推进3类空间的适儿化改造
展学习实践、休闲运动、文化艺术、社会交往等活动。为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活动和健康成长的需
公共服务设施道路空间公园绿地
求,城市/区(县)、街区(街镇)、社区应结合管辖范围,逐步推进城市/区(县)、街区(街
镇)、社区多层级的儿童友好空间建设,构建1套相对完整的规划建设管理体系。
2推进公共服务设施、道路空间、公园绿地3类空间的适儿化改造
公共服务设施、道路空间、公园绿地3类空间覆盖了儿童成长空间的主要公共活动场景。公共服
务设施包含了幼儿园、学校等儿童基本服务设施,也包含博物馆、体育场馆等其他使用频率较高的
服务设施;出行环境包含了儿童外出过程中会使用的街巷、候车空间等;公园绿地主要指儿童接触
自然、进行游戏运动、交往休闲等活动的公园、广场、绿地等。建议结合城市更新行动,逐步推进
推进2类场所设施的建设增补
公共服务设施、道路空间、公园绿地3类空间的适儿化改造。
校外活动场所游憩设施
3推进校外活动场所、游憩设施2类场所设施的建设增补
校外活动场所指提供相关专业化服务,可供儿童在课外开展各类活动的设施和空间;游憩设施
一般包括游乐设施、体育运动设施、休憩设施等,是指为儿童提供休闲、游乐、健身、文教、社交
等服务功能的各类设施。研究表明,校外活动场所、游憩设施对儿童身心健康成长较为重要,但目
前我国各城市的校外活动场所和游憩设施建设普遍不足。建议结合城市体检评估,逐步增补校外活
动场所和儿童游憩设施。
03儿童友好空间建设体系04
2建设要点
2.1总体要求
2.2城市层面
2.3街区层面
2.4社区层面
2.1总体要求
结合城市更新行动,构建城市/区(县)、街区(街镇)、社区不同层级儿童友好空间体系。
空间
社区街区(街镇)城市/区(县)
层级
儿童
城市尺度0—6岁为主6—12岁为主12—18岁为主
城市/区(县)层面应加强顶层设计,全面构建儿童友好空间体系。年龄
统筹配置、系统布局、整体推进,定期开展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
评估,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开敞空间、道路交通、安全防护等体系。出行5—10分钟10—15分钟大于15分钟
时间
普通高中
托育服务设施小学中等职业教育学校
幼儿园中学综合医院儿科
公共
服务社区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院或儿童医院
街区尺度设施儿童之家街道综合服务儿童福利设施
街区(街镇)层面与10—15分钟步行出行范围相衔接,对接城市街
社区文化活动站儿童活动中心服务儿童的图书阅览设施
道管理服务范围,重点完善儿童公共服务设施、活动场地、慢行系社区卫生服务站儿童校外活动场所展示与艺术表演设施
统和学径网络等,构建儿童友好街区空间。公共体育设施
学径网络
学径网络窄马路、密路网、小街区
出行安全的慢行系统
安全的慢行系统完善的公共交通网络
环境分时段游戏街巷
稳静化的道路环境无障碍出行环境
稳静化的道路环境
社区尺度游园郊野型公园
社区层面与5—10分钟步行出行范围相衔接,对接城市社区管理服社区公园
口袋公园综合公园
务范围,优先配置满足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日常需求的公共服务设开敞全龄儿童活动场地
儿童游乐场地城市广场
空间全龄儿童体育运动场地
施、活动场地和步行路径,满足儿童日常基本生活和成长发展需要。儿童体育运动场地专类公园
自然教育场所
美育和自然教育场所城市绿道
营建儿童安全成长环境,建设儿童友好空间体系
0506
2.2城市层面2.2城市层面
1构建关爱儿童成长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2打造自然趣味的开敞空间体系
建立多层级覆盖、功能完善、均衡布局、便捷可达的城市儿童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为儿童友好空间建立类型多样、布局均衡、网络联通的儿童友好开敞空间体系。
建设提供设施保障。积极开展城市郊野型公园、综合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城市广场等开敞空
托育服务、教育、医疗卫生、儿童福利、图书阅览、展示与艺术表演、公共体育、儿童综合服务等间的建设和适儿化改造,宜增设适宜儿童使用的活动场地,并配置游憩设施。有条件的城市应按
公共服务设施应满足儿童友好空间建设要求,加强适儿化改造。照《城市绿地规划标准》GB/T51346相关要求建设儿童公园。
宜统筹各级各类公共服务设施资源,协同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等多元力量,以儿童综推进串连公园绿地、山体、江海、河湖水系和文化遗产的城市绿道建设,并进行适儿化改造
合服务设施为主体,其他公共服务设施为补充,拓展儿童校外活动场所,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充与安全防护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形成特色化儿童友好开敞空间网络。
满活力、可持续发展的儿童校外活动空间。
社区
城市儿童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公园
郊野型公园滨水公园
综合街头
公园绿地
社区口袋
公园公园
城城
市城市市
广场
托育服务教育医疗卫生儿童福利图书阅览展示与艺术表公共体育儿童综合服务生绿郊野型公园
态道
设施设施设施设施设施演设施设施设施专类
廊口袋公园
道公园
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幼儿园综合医院儿科儿童福利机构城市公共图书馆综合博物馆体育场馆儿童(活动)中心
家庭养育指导设施小学妇幼保健院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儿童阅览区科技馆训练基地青少年宫
托儿所中学儿童医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儿童图书角公共美术馆群众性体育运动场所儿童之家社区
普通高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公益性儿童图书馆展览馆公园
林地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社区卫生服务站公共剧场农田
音乐厅
儿童博物馆
城市儿童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城市开敞空间体系示意图
0708
2.2城市层面2.2城市层面
3建设适宜儿童出行的道路交通系统4营建保障儿童安全的成长环境
因地制宜落实“窄马路、密路网、小街区”城市道路布局理念,优化生活街区尺度,提升步定期开展环境健康风险评估,为儿童生活和成长提供安全健康的大气、水、土壤和声环境。
行和自行车出行环境,提高儿童出行的便捷性。与儿童相关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市政交通设施、公园绿地、校外活动场所以及游憩设施的选址、
优化城市公共交通出行环境,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提升儿童及童车出行的舒适性。建设等,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范要求,降低各类空间环境中的潜在风险。
完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加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通管理,控制交通污染,保障儿童出利用城市各类设施为儿童提供针对性、体验式的安全教育活动,有条件的可建设安全教育科普体验
行的安全性。专用场所或基地,加强儿童安全教育,增强儿童及看护人的自救互救能力。
加强儿童交通安全教育,增强儿童安全出行能力。加强托育服务设施、幼儿园、中小学等儿童群体人员密集场所的安保设备、消防设施建设,完善安
保功能。
在儿童使用频率较高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空间配置便于儿童及看护人识别的标识系统,满足导向
和警示需求。
人行道隔离带隔离带人行道
非机动车行道非机动
车道车道
步行、自行车与机动车路权分离示意图防灾安全教育体验基地交通安全科普体验基地校园应急疏散标识
0910
2.3街区层面2.3街区层面
街区层面儿童友好空间建设要求1配建均衡完整的儿童服务设施
目标序号建设内容建设要求根据街区常住人口规模,合理配置、均衡布局中小学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道综合服务设施等,
坚持就近入学原则,合理确定中小学服务半径和办学规模。有效满足满足儿童求学、就医等基本生活服务需求。
1中小学片区内常住人口适龄儿童就学需求,为随迁子女提供平等受教育环境,
结合街区文化活动中心设立儿童活动中心,组织面向儿童的图书阅览、科普教育、文艺演出、体育
妥善安置随班就读残障学生。
锻炼等活动。有条件的可设立独立占地的街区儿童活动中心,满足儿童课外文体活动需要。
合理确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半径和建设规模。应设置预防接种室、
社区卫生
2儿童保健室、妇女保健与计划生育指导室、健康教育室。有条件的可鼓励将儿童活动中心等儿童服务设施与养老服务设施相邻或联合设置,促进代际融合。
服务中心
设置儿童专属科室和床位。
均衡完整鼓励依托街区内的美术馆、博物馆、剧场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
的儿童在街区文化活动中心内设立儿童活动中心。有条件的街区,可根据需
儿童活动
服务设施3要设立独立占地的儿童活动中心,开展儿童图书阅览、科普教育、文等场所资源,拓展儿童校外活动场所。
中心
艺演出、体育锻炼、作品展示等活动。
依托街区儿童活动中心拓展综合性校外活动场所。因地制宜建设各类
校外活动专项校外活动场所,可依托中小学建设劳动教育实践场所,结合街区科普艺术
4教育演出
场所园林绿化资源设置儿童自然教育场所,借助街区内公共服务设施和驻
少儿阅体育
区单位,建设美育、科技、校外实践、素质拓展等多类校外活动基地。览街区文化锻炼街区综合
活动中心服务设施
宜结合全民健身中心或多功能运动场地,配置适宜儿童参与的篮球、
儿童体育
5排球、足球、棒垒球、羽毛球等体育运动设施。儿童体育运动场地宜社区卫生
全龄包容运动场地
与公共绿地等统筹布局。服务中心
的儿童中小学
活动场地儿童游乐社区公园宜结合儿童户外活动、游戏休憩需要配置儿童游乐场地,并
6街区养老
场地应针对不同年龄段的需求特征设置游乐设施。托育设施
建设联贯中小学校、儿童活动场地和校外活动场所的慢行系统,与城
7慢行系统
市慢行系统和公共交通相衔接。
结合街区慢行系统建设,根据儿童使用数量和出行频次选择出行路径,
8建设全域覆盖的学径空间和学径网络。学径沿线各类公共空间及设施
安全顺畅应采用适儿化设计,宜有完整的地面标识和立体标识系统。社区级儿童服务设施
的儿童儿童校外活动场所
出行环境有条件的街区,可在住区周边选择适宜街巷,在周末、节假日等特定
9游乐街巷时间段实施交通管制,调整街巷的功能,创造儿童临时游乐区域,构
建趣味游乐街巷。
道路根据道路实际条件,通过优化道路断面,缩小转弯半径、设置减速带
10
稳静化等措施,降低机动车速度,提供儿童出行安全性。街区儿童友好服务设施布局示意图
1112
2.3街区层面2.3街区层面
2建设全龄包容的儿童活动场地3营建安全顺畅的儿童出行环境
鼓励对社区公园、道路沿线建筑退线空间,以及街区内其他闲置空间等进行适儿化改造,在满足安建设安全、连续、舒适的街区慢行系统,方便儿童到达学校、社区公园或其他服务设施。慢行系统
全的前提下增设全龄儿童活动场地,配置游乐设施、体育运动设施和休憩设施,并提供适宜儿童开展艺应与城市公共交通顺畅衔接,宜与各类儿童服务设施、儿童活动场地等一体化设计。
术实践活动的场地。鼓励建设覆盖街区的儿童友好学径网络,串接住宅、中小学及其他儿童服务设施、儿童活动场地和
鼓励在街区全民健身中心或多功能运动场地中,统筹配置全龄儿童的体育运动设施。校外活动场所等,打造安全的通行路径。
有条件的街区可结合各类园林绿化资源,建设符合儿童身心特点的自然教育场所。有条件的街区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分时段游乐街巷,为儿童提供独立、可安全玩耍的街巷活动场地。
鼓励街区内学校、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附属的活动场地与周边居民和儿童共享。鼓励实施交通稳静化措施,优先改善中小学、街区儿童活动中心等儿童主要活动场所周边的出行环
境。
社区公园
户外艺术学径
实践基地
社区运动场
街区慢行活力环
儿童游园
分时段游乐街巷道路交口优化
自然教育公园•无障碍坡道
•儿童友好天桥
•安全岛
漫步绿廊户外球场
分时段游乐街巷
全龄体育馆
街区儿童活动场地布局示意图街区儿童友好出行环境示意图
13
网址:《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试行)》实施手册.pdf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52295
相关内容
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三部门印发《实施手册》 推进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印发
推进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
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可复制经验清单
记忆2024建设儿童友好城市 打造儿童幸福空间
为儿童打造更加友好的城市空间
助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惠州市自然资源局在行动
打造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温暖之城——多地推进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一线扫描
完善社区服务 为儿童打造更加友好的城市空间
昆明市积极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