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宁 | 人文经济视域下生活美学的传承与创新——当代设计与中华生活美学的话语重构

发布时间:2025-02-08 02:41

传统与现代融合的生活美学设计,倡导尊重和传承文化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生活美学设计# #传统与现代融合#

管宁,南京艺术学院特聘教授、紫金文创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大众文化与文化产业研究。

摘要:新时代人文经济概念的提出,既蕴含着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发展中的地位问题,也蕴含着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经济结合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问题。人文经济视域下,中华生活美学不仅承载着丰厚传统文化基因,而且生动体现着人文与经济融合对于文明创造的独特意义,还意味着在与当代设计结合中推动中华生活美学话语重构这一重要命题的破解。中华生活美学及其当代运用需要进一步在本体论、方法论和价值论诸方面探赜索隐、钩深致远。在生活美学领域,从现代性与设计视角看,中华古代文人艺术表现出的文化旨趣与传统手工艺积累的感性经验知识,具有重要历史价值与文明意蕴;前者体现了中华美学的精华和文明的历史高度,后者表征着中华文化的独特形态和古代知识生产的领先地位。当代语境下传承遗泽、拈提古今,应着眼于审美智慧与思维方式,并在对西方现代设计与生活美学的参究中,逐步建立当代中国生活美学话语体系,推动传统重构与文明更新,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增添异彩。

关键词:人文经济;生活美学;传统文化;当代设计;话语重构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华生活美学思想及其当代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 (项目编号:23ZD13)的阶段性成果。

核心观点

人文经济概念下,人文与经济之间是相互错综、融合发展的关系,是人文提供理想、信仰和情怀,经济提供物质、载体和平台。人文经济与生活美学的内涵与要素存在逻辑关联与呼应。其一,人文因素在经济发展中重要性的凸显,必然要求经济发展在满足人们“美好生活”愿望中更有赖于生活美学的支撑。其二,生活美学的达成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即以必要的物质条件为前提,在人文经济视域下,生活美学的提升将获得新的视域与内涵。其三,生活美学所具有的人文特征,使之在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互动中,既能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又能促进自身的迭代更新。其四,生活美学诉诸于物质日常与精神审美,这与人文经济强调文化与经济之间相互转化、双向沟通存在同构关系。

在中华传统生活美学中,我们聚焦两个方面:一是文人艺术与审美在生活美学中表现出的独特文化旨趣与价值;二是传统手工艺积累的感性经验知识对生活美学话语当代重构的意义。前者体现了中华美学的精华,代表着中华古代文明的历史高度;后者体现出中华文化的独特形态,表征着中华古代知识生产的领先地位。中华生活美学蕴含着独特审美智慧,如,在物的体验与赏玩抱持一种超然的姿态;对于物质带来的舒适功能保持一种节制姿态;传统造物包蕴着丰富的感性经验知识;以整体性思维方式呈现出独特生活美学思想。

中华生活美学及其当代运用需要进一步在本体论、方法论和价值论诸方面探赜索隐、钩深致远。在当代生活美学语境下传承遗泽、拈提古今,应着眼于审美智慧与思维方式,传承先人顺化自然、物我同构;尊崇审美、寄重雅韵等生活美学精髓,并在与西方现代设计与生活美学的汇通与参究中,逐步建立当代中国生活美学话语体系,推动传统重构与文明更新,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增添异彩。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之一,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与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离不开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也离不开中华生活美学的精神与智慧滋养。苏轼诗云:“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中国人对美好生活有自己的理解与追求,有自身的美学与想象。桃源理想即是“一点红”,是生活美学的精神引领,由此形成中国人对诗性化、审美化诗意栖居的不懈追求。

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构建,既要着眼于现实生活,也要瞩望理想生活。前者是一种大众日常,是富足的物质基础与生活保障的体现;后者是一种诗意生活,是在现实生活中追求生命的亮色、心灵的境界。中华文化拥有的独步世界的造物智慧,还拥有点燃生命之火柴薪的桃源理想,借助当代设计建立适应时代语境的生活美学物体系与文化旨趣,使理性境界与理想境界相与契合,将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增添异彩。

本文刊于《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第9-18页。此处对原文进行了缩编,并删去原文注释和参考文献,如有媒体或其他机构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全文查看

左右滑动/点击放大

图文编辑:姜天琦

责任编辑:冯怿周

审核人:赵强

新媒体传播矩阵

您若喜欢,戳戳“分享”“点赞”或“在看”

网址:管宁 | 人文经济视域下生活美学的传承与创新——当代设计与中华生活美学的话语重构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60079

相关内容

人文经济视域下生活美学的传承与创新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当代中国美学的重构
中华设计奖宁波颁奖 两岸青年共话传统文化与生活美学
【新华社】言恭达:从人文底色到生活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生活美学建构的支撑
对话孙宁卿:传统生活美学与现代家居方式的交融之路
浅谈在当前美学视域下的生活美学思想
“旧邦新命”:文化的承传与重构
家具设计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践
沉浸式美学丨新中式美学的文化重构、消费赋新与精神外溢
传承中式美学 融创美好生活的新赛道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