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读陶行知有感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行是知之始原文.docx

发布时间:2025-02-09 22:02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是哲学精神 #生活知识# #生活哲学# #哲学理念#

读陶行知有感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行是知之始原文 读陶行知有感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行是知之始原文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读陶行知有感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行是知之始原文 陶行知矢志不渝的,是对这个国家,能焕一时之新颜,成一派之新学,立一世之新风的希冀。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陶行知有感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7月25日是我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逝世75周年纪念日,斯人已逝,但其思想依然像一盏明灯,对今天的教育思想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想到终于有了前行航向,陶行知兴奋得直接取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之说,对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深信不疑,把陶文濬改为陶知行。 坚持做才是教育进步的核心。他积极主张在做上教,做上学,信奉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学。 这份以做为逻辑起点的初衷,是陶行知一生最可贵的坚持,也是各种创造、生化、淬炼的基础。可以说,在创新这方面,陶行知甚至比杜威的步子迈得还大。 此时的他,已不再亦步亦趋于杜威,而是看出中国国情下的教育之路,绝非盲从任何权威所能解决,一切得由自己选择。这样,在人生走到第四十三个年头时,他再一次给自己改名陶行知,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即唯有实践才能有真认知。 一道题目,三个名字。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做是培养现代公民的出发点,亦是归宿地。 陶行知矢志不渝的,是对这个国家,能焕一时之新颜,成一派之新学,立一世之新风的希冀。 他走过王阳明,走过杜威,用三个名字,证悟一道知行难题;并于此中,见证我国教育在内忧外患中的求索和改革之路;还以自我牺牲的精神,完成了一场教育现代化的救赎运动。 这,既给时人带来勇气和智慧,更让后人看到更为宽广和可待的未来。 读陶行知有感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为中国教育探寻新路。他重视农村教育,创办了中国第一个乡村幼稚园,并大力推动平民教育的普及;他一生以身立教,30年如一日矢志不移;他说,教育是立国之本。1946年的今天,陶行知先生逝世。 今天,我们一起重温先生教育名言,缅怀先生! 陶行知(1891.10.181946.7.25),汉族,安徽歙县人,毕业于金陵大学(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文学系,人民教育家、思想家。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 陶行知先生教育名言 ◆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 学校是为社会设立的。学校没有改造社会的能力,简直可以关门。 ◆ 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 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 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 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 第一流的教授具有两种要素:一、有真知灼见;二、肯说真话,敢驳假话,不说诳话。我们必须拿着这两个尺度来衡量我们的先生。合于此者是吾师,立志求之,终身敬之。 ◆ 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倘使我们认定社会就是一个伟大无比的学校,就会自然而然地去运用社会的力量,以应济社会的需求。 先生谈为师教学合一 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学生学有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所以要想学生自得自动,必先有教学生学的先生。这是教学应该合一的第一个理由。 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怎样学就须怎样教;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这是教学应该合一的第二理由。 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那好的先生就不是这样,他必是一方面指导学生,一方面研究学问。要想得教育英才的快乐,似乎要把教学合而为一。这是教学应该合一的第三个理由。 总之:一,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三,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这是教学合一的三种理由。第一种和第二种理由是说先生的教应该和学生的学联络;第三种理由是说先生的教应该和先生的学联络。有了这样的联络,然后先生学生教能自得自动,教有机会方法找那无价的新理了。 先生谈培养激发创造力 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

网址:精编读陶行知有感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行是知之始原文.docx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63826

相关内容

读陶行知《新教育》有感
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
陶行知论生活教育读后感(精选16篇)
陶行知理论之——生活教育
《陶行知论生活教育》读后感 文档
陶行知生活教育导读
陶行知: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
陶行知生活教育与陈鹤琴“活教育”之比较
陶行知先生
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是什么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