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小客车”拉来“大幸福”
参与乡村旅游还能帮助当地农民增加收入,促进乡村振兴。 #生活知识# #旅行生活# #乡村旅游#
广袤的云岭大地上,一辆辆农村客运车辆搭人载物穿梭于乡镇、村组之间,打通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初一公里”和消费品下乡“最后一公里”,为广大农村群众出行提供从“走得了”到“走得好”的贴心服务。
近年来,为有效破解全省农村地区发展难题,我省在巩固拓展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路成果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扎实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加快完善农村交通运输体系,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的运输服务保障。
优化服务建网络
我省山区面积大,农村人口多,村组分散,农村客运“吃不饱”、产品“出不来”、快递“跑不快”成为制约农村物流经济发展的瓶颈。昌宁县漭水镇明华村就曾面临这样的发展“痛点”。
明华村距离昌宁县城34公里,距离漭水镇23公里。为破解快递进村、山货进城的难题,昌宁县建立了漭水镇明华村快递末端便民服务中心。目前,6家快递公司的快递每周二、周四统一从漭水综合服务中心发到明华村快递末端便民服务中心,邮政快递每周一、周三、周五发到这里,群众足不出村就可收寄物品,一个覆盖县、乡、村三级,交邮客货同网、共融共享共赢的服务网络初步形成。
截至目前,我省已建成县邮件快件共配处理中心80个、乡镇客货邮融合站点338个、村级客货邮融合站点1410个,开通客货邮融合线路583条,投入代运邮件快件客车和公交车2800余辆、农村货运班车180余辆。2024年上半年,全省实现客车代运邮件快件超700万件。
打通快递进村的“最后一公里”和出村的“最初一公里”,不仅需要建设县、乡、村三级寄递物流节点,更需要强有力的运力支撑。
“十四五”以来,我省加大资金统筹和支持力度,创新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模式,全力拓展农村地区客货运输服务覆盖范围,提升城乡交通运输服务均等化水平,实现城乡之间人员、物资的顺畅流动,有力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促进农村地区“人畅其行、物畅其流”,努力探索农村交通运输发展新路子。发展客货邮“+特色农业”“+特色加工业”“+文旅产业”,上下贯通、协同联动的农村客货邮一体化产业链条有力支撑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农业、加工业等产业,助力“云品”出滇。
整合资源降成本
每天清晨,3趟从楚雄市新村镇准时发车的农村客运班车,搭载着客货开往楚雄市三家塘客运站。
新村镇距离市区108公里,是楚雄市8个偏远山区乡镇之一。客货邮融合线路开通后,除了大批量货品专门物流货运,零散的货品都由客运班车运输到客运站物流中心,物流中心再把货物交给相应快递公司。
“前一天把客户在电商平台下单的农产品打包装好,第二天一早通过客运班车运到客运站物流中心,晚上货品就能到昆明,第三天就能发往全国各地。”当地农业电商企业绿之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说,“乡村客运+快递物流”合作服务模式有效提高了城乡物流效率,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
“天天有车跑,价格较便宜”,便捷的农村客运有效解决了乡村物流“小少散”而运输困难、成本高、耗时长的问题,让老百姓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以楚雄彝族自治州为例,全域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以来,农村地区派件成本平均降低20%,寄件成本平均降低50%,县到村的派件时间由2至4天缩减至1天以内,2023年为群众节约运输费用6000余万元。
近年来,全省各地积极培育市场运营主体,城乡公交、农村客运、货运物流、邮政、快递等各类主体积极参与,形成了各类经营主体牵头推进的“交快合作”“乡村客运+快递物流”“客货邮融合+城乡发展”“交通+电商+邮政”“场站资源共享、运力资源共用、信息资源互通”等典型模式。农村物流、邮政快递降本增效取得明显进展,带动了农村电商、特色产业等蓬勃发展。
目前,腾冲市、楚雄市、安宁市、姚安县、双柏县5个农村物流服务品牌被交通运输部宣传推广,形成“客运邮路”“货邮同网”等典型模式。到2026年,我省将创建至少30个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示范县,农村地区客货运输服务覆盖范围将不断拓展,城乡交通运输服务均等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云南网记者 李承韩
网址:云南省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小客车”拉来“大幸福”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65163
相关内容
贵州省望谟县新屯街道新屯村:乡村振兴展新颜 幸福生活入画来教育资源下沉,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中国经济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新动力:农业新质生产力驱动乡村高质量发展
西藏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景美业兴活力足 村强民富画卷新
阡陌农路撑起幸福生活——新疆“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之路
高场街道:“共同缔造”齐出力 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农村能源:推动乡村振兴的绿色动力'
乡村文化振兴
聚焦数字金融赋能 “建行生活”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