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人生,从整理思维开始
生活哲学故事16: 从整理房间开始,整理的是思绪 #生活知识# #家居生活# #居家生活哲学# #生活哲学故事#
初次接触思维导图是在听微课的时候,发现老师都喜欢用思维导图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一张简单的图,寥寥数字却包含大量的信息,于是开始进行思维导图的主题性学习。学得越久,越能体会到一句话,“思维导图是一种快乐的工具,同时也是一门深奥的学问”。
关于思维导图的书很多,干货类文章也很多,今天我想结合自身谈谈学习思维导图对我的启发和影响。
我的第一本思维导图启蒙书是矢岛美由希的《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导图》,此书平易近人,将思维导图的历史,定义,运用,规则,建议等内容娓娓道来,让思维导图不再变得神秘、晦涩,而是十分有趣、实用。
Why?为什么要学?
第一,思维导图是放松自我的良方
身处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每天都会铺天盖地的各式信息轰炸,不论是工作、学习、生活都有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烦躁感。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拿出一张A4纸和一只笔,在中央画上主题(中心图案),然后任由思绪飞扬,将想到的所有关键词都写下来。这种简单操作会让精力集中,心情随着流畅弯曲的线条进入舒畅放松的状态。
第二,思维导图是认识自己的好工具
当我们开始享受思考的过程,我们会逐渐认识一个更真实的自己。例如,我们的思维模式,有的人讲求细节,有的人主抓大局,有的人善于”刨根问底“。当我们了解自己的思维模式后,就可以尝试从多角度思考问题,锻炼不同的思考能力。
其次,当你一遍遍梳理自己的思路时,你会发现原来自己知道心目中的”舒适“是什么样的状态,想要的”快乐“是怎么样的,怎么才能去获得”有意义“的人生等。用思维导图分析自身,可以帮助我们抛开浮华与喧嚣,认清那个未知而又真实的自我。
第三,思维导图是有效沟通的润滑剂
只有先理解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好恶,才能更好地理解别人,真正做到心意相通。
工作生活中的很多矛盾都是由于沟通不足导致的,而画思维导图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例如,夫妻双方因家庭琐事而争执,当大家把各自的想法和顾虑都画出来,另一方完全沿着另一半的思路去思考,你会惊奇地发现,原来你根本不懂他/她在想什么。
How?怎么学?
思维导图三要素
绘制导图时发散性思维,逻辑性思维以及动用左右脑都非常重要。
关于发散性思维,可以利用7W3H,联想练习,找相近/相反/先关,五感辅助等方法培养。
关于逻辑思维,可以通过问为什么学,学什么,如何用,看相关书籍以及可以练习来加强训练。
关于充分开发左右脑,可以用色彩,图文并茂的方式激发大脑潜力。
Tips:
第一,不做消极完美主义者
很多人都会以”看起来很难“,“太费时间”,”画的太丑“为借口终止思维导图的学习。学习任何东西,我们都应该抱着“总之试试看”的心态,勇敢迈出第一步。很多时候,思维导图是“一个人的灵感会议”,导图无所谓对错,好坏,自己看得懂的就是好图。
第二,因时制宜,灵活变通
导图主要分为软件绘制和手绘,两者的优劣势和侧重点各不相同。手绘更加有趣味性,能激发创造性思维,图文并茂,加深记忆。而电绘更加简单便捷,易于保存、修改、分享,布局更加清晰明朗。
对于初学者,手绘是基础,电绘是辅助工具。自我分析与决策,思考创新,头脑风暴等活动可以选择手绘,让所思所想尽情流淌在纸上是一种很奇妙、愉悦的感觉。而对于笔记类,知识体系类,信息收集等则可以选择软件,省时省力。
第三,融会贯通,迁移转化
绘制思维导图的一个难点就是关键字的提取。提炼关键字的秘诀就是要学会缩句,保留主谓宾。主语一般为4个字名词,谓语为2个字动词,宾语为4个字名词描述,这个我们可以称之为骨头。
除了骨头的部分,余下的主题和我们本材料要强调的部分(如用什么形式展现,什么方式表现),我们可以称之为肌肉。骨头部分是基础,而肌肉部分(主要为主要是专业性短词语)则真正体现我们知识储备及迁移能力。
学好思维导图的关键在于多联系,多思考,多迁移。少点借口,多点行动,生活也会更有趣和充实~
© 本文版权归作者 怦然心动的人生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关键情节透露
网址:整理人生,从整理思维开始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75167
相关内容
整理生活,从整理内心开始:改变深层思维与习惯,过上持久整洁的生活!脱胎换骨的人生整理术:爱自己从整理开始【全本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整理,从内心开始
整理生活,从整理房间开始
整理自己,从整理居室开始
收纳从整理内心开始
整理心情从整理家开始
整理心情,从打扫开始
人生变好,从整理自己开始
《脱胎换骨的人生整理术:爱自己从整理开始》(人生的改变,从整理开始。中国收纳女王”袁春楠2020年新作。)袁春楠【文字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