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堆到难以下脚,衣服多到衣柜放不下?不想“断舍离”,却按捺不住买买买的心?你需要mark住这份超详细攻略,get让家“越住越大”的神奇收纳术!
一、收纳注意事项
(一)合理利用空间
每逢大扫除,家里大部分的收纳及展示空间容易被杂物“占据”?感觉生活用品难以找到合适的地方放置?
想告别杂乱无章,你需要对家中收纳空间进行系统化规划,尤其是一些转角位、小空间,从而提高室内容积率。
家中每个功能区对于收纳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可根据实际应用情况,量身定制出合适的解决方案,一键满足多元功能需求。
01玄关、客厅:
客厅和玄关收纳要注重“隐藏”与“展示”的收纳比例,依据空间大小调整物品数量。
02厨房、餐厅:
利用层板、挂杆进行存放,既合理的利用墙面空间又节省拿取的时间。
03卧室、儿童房:
依照物品的使用频率、物品种类进行定位收纳。同时柜体内部规划需考虑季节或成长变化的收纳需求。
(二)流畅生活动线
尽管每天花很多时间与精力来拾掇屋子,但依然感觉家里乱糟糟,怎么办?
生活中的动线一般分为三大类:起居动线、家务动线、访客动线,设计上应避免交叉,泾渭分明,这是规划生活动线的基本原则,也是提升幸福指数的重要因素。
例如,中式烹饪的基础流程为取食材—清洗—切菜—烹饪—摆盘上桌,可根据这一流程进行家务动线设计。并根据使用习惯,规划功能区的位置,提高下厨效率,省心度max。
二、家居收纳原则
(一)分类原则
将物品分类的好处,一是为了空间更整洁,二是为了形成惯性记忆,方便寻找。
在分类之前,先将物品做“减法”,只保留需要的,再进行同类细分,让每类物品都有专属位置,整体遵循大类同区,小类分区的原则。
举个例子,衣物收纳中,先根据季节和衣物类型定好类别,然后再根据穿戴频率细分。
常穿的衣服可以放在开门就能看见的地方,不常穿的衣服则可放置于边缘区,将衣服、裤子、床品分区收纳。
(二)竖放原则
传统收纳惯用叠放和增加隔板的方式利用垂直空间,但叠放并不方便拿取,究竟什么才是垂直空间收纳的正确打开方式呢?
不妨将叠放改为竖放,将固定隔板改成可调节的活动隔板,就能大大优化收纳效果。
垂直收纳可保证物品在其占地空间里的独立性,拿取时无需挪动其他物品,可适用于叠放衣物、桌面小物件、冰箱收纳等不同场景。
(三)藏露有度
家居收纳的“二八法则”即常用物品做开放收纳,不常用物品做封闭储藏,一般比例是2:8。这条收纳法则结合定制柜体应用效果更佳,每个功能区都做适当融入开放柜设计,视觉上不压抑,使用上也更方便。
如顶部的封闭式吊柜可以放置过季的鞋子或者收纳衣物,让整个区域不再凌乱。依照柜体走势加入开放式设计打造换鞋区,出入换鞋动作一气呵成。
整理收纳真令人头疼,但只要在家装设计中做好系统收纳规划,再结合全案定制落地实现,小户型也能释放出大容纳收纳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