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节庆是年轻人热衷的社交活动 #生活乐趣# #生活质量# #文化生活# #音乐节庆#

“打金”意外在年轻人中走俏,很多年轻人不再满足于购买千篇一律的成品金饰,而是选择走进“打金”店,亲自参与金饰的制作过程,沉浸式感受传统工艺和现代创意碰撞出的独特魅力。
近年来,金价持续攀升,频频刷新历史新高。2024年金价累计涨幅超27%,2025年春节过后虽小幅下跌,但依旧处于高位。
正所谓“买涨不买跌”,一路狂飙的金价点燃了不少年轻人“打金”热情。走在繁华的商业街区,不难发现许多打金店门口排起了长队,其中大多数是年轻人,他们揣着祖传的旧金饰,手握攒下的金条金豆,满心期待地准备打造专属金饰。社交媒体上,“打金体验”“自制金饰”等话题热度持续攀升,相关视频和图文分享更是数不胜数。 “不追大牌追师傅”“不买成品买金条”似乎成为年轻群体的新共识,款式新颖的小挂件,或者是和热门IP的合作款,直接戳中人们的内心。这场由年轻人掀起的“打金潮”,为啥这么火?其背后究竟有何原因?

在大众固有印象里,黄金往往成为中老年人的审美偏爱,曾经不少年轻人对金项链、金戒指、金镯子等饰品“嗤之以鼻”,觉得既土气又俗气。 然而,如今的年轻人却纷纷主动“打脸”,从“质疑大妈”到“理解大妈”,最后“成为大妈”,对黄金的喜爱日益高涨,甚至逐渐成为“淘金”的主力军。 作为一项锻造金银首饰的传统手艺,黄金因其柔软易塑的特性,成为匠人创作的理想材料。打金师傅们凭借精湛的技艺,用榔头、锉刀等工具,将黄金雕琢成各式饰品。 “打金”并非新事物,在古代,工匠们巧妙地将黄金打造成各种精美工艺品,甚至流传下来八大金工传统工艺。比如,在海昏侯墓出土的大量金器,工艺精湛,造型独特,充分展示了当时打金技艺的高超水平。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街头巷尾涌现不少金铺,从事金银饰品制作的人俗称“打金师傅”,他们承接为普通老百姓金镯改款、戒指翻新、耳环修补等业务,通过熔金、锤打、錾刻等手工技艺,将金条或旧饰重塑为个性化饰品,既满足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也承载了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随着时代变迁,各类品牌首饰店以其前卫的设计、标准化的制作流程、完善的售后服务迅速抢占市场,使得传统打金店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式微,“打金”一度被视为“过时”的手艺,只能默默坚守,成为老一辈人的回忆。 如今,“打金”意外在年轻人中走俏,很多年轻人不再满足于购买千篇一律的成品金饰,而是选择走进“打金”店,亲自参与金饰的制作过程,沉浸式感受传统工艺和现代创意碰撞出的独特魅力。不少网友调侃这是“年纪到了”“血脉觉醒”。

金价一路走高。

年轻人对“打金”的热衷,既是对个性的追求,也是对性价比的理性选择,更是对传统文化的情感呼应。当錾刻刀下的纹样被赋予“东方美学复兴”的意义,“打金”便超越了普通消费行为,从“实用主义”到“价值共鸣”,不是年轻人老了,而是黄金终于“年轻”了。
个性至上的“金”名片。在把个性与差异“镶”在DNA里的时代,年轻人主打的就是要“与众不同”。与多数品牌成品金饰不同,“打金”店提供的个性化定制服务,成为年轻人的“梦中情选”。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创意和风格,与打金师傅沟通设计细节,不管是把自己的名字、星座属相刻在金饰上,还是从纪念日中汲取灵感,打造专属的“梦中情饰”,抑或是最近爆火的哪吒同款乾坤圈以及祈福手镯等流量IP。这种“从图纸到成品”的全流程体验,在戴上定制金饰的那一刻,闪亮的不只有黄金,而是握在手里、戴在身上、晒在朋友圈的生活态度。
理性消费的“金”选择。在经历“口红经济”“盲盒热”等冲动型消费后,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消费习惯。购买品牌成品金饰时,除黄金本身的价格外,还需支付高昂的品牌溢价和工艺费用。相比之下,“打金”店无疑是“良心商家”,以制作一枚简单的黄金戒指为例,在品牌金店可能花费数千元,而“打金”只需支付原料价格及少量加工费,商家还通过补足克重、返还金料或抵扣工费等方式,力求“每一克黄金都不浪费”。对于经济实力受限的年轻人来说,“打金”既能满足对高品质黄金饰品的追求,又不会造成较大经济压力。
传统与现代的“金”融合。“打金”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艺,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智慧。古法打金工艺如錾刻、花丝、搂胎等,承载着千年工匠智慧,难怪网友们纷纷感叹“这才是原汁原味的东方美学”。年轻人参与“打金”,不仅能近距离接触传统工艺的制作流程,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契合现今对“文化符号+现代美学”的双重追求。当传统工艺遇上时尚审美,部分年轻人还把家里的旧金饰熔铸重制,将“旧金新作”,让家族记忆延续下去,毕竟老物件的“形”可以变,但骨子里的“魂”不能丢。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打金”的“体验帖”“安利帖”在社交平台层出不穷的同时,“避雷帖”也接踵而至,偷工减料、纯度造假、售后缺失等问题频频曝光。 尽管“打金”热方兴未艾,但市场越是“喧哗”,越需要冷静思考。要让这场消费革命从“野蛮生长”走向“可持续发展”,既需行业的自律与创新,也离不开消费者的理性参与。
从“破圈”到“出圈”。“打金”行业的根基在于传统技艺,但若仅停留在“老手艺吃老本”的层面,终将被时代淘汰。“打金”店应积极拥抱现代科技、紧跟时尚潮流,用创意重新激活传统工艺的文化基因,并针对不同客户群体实施精准营销,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只有这样,“打金”才能成功摆脱“小众爱好”,实现真正“出圈”。
理性消费不“踩雷”。在当今的买金热潮之下,年轻人应冷静理性地看待黄金消费与投资,明确自身需求与财务状况,不可盲目跟风,陷入“为金而金”的消费陷阱。正所谓“投资有风险”,要合理规划资金,不被潮流左右,避免过度投入,让黄金消费与投资成为财富管理的合理部分,而非冲动之举,莫让“金”喜变“惊”吓。
练就火眼金睛。一些不良商家为了牟取暴利,不择手段欺骗消费者。比如在黄金中掺杂银、铁、铜等金属,以次充好;比如在加工过程中,通过“克扣”黄金克数来赚取差价;甚至还有一些商家用“金包银”等假首饰来冒充真黄金,让消费者防不胜防。年轻人在购金时可得擦亮眼睛,优先选择有资质、口碑良好的“打金”店,避免轻信“1元/克”等低价陷阱。只有提高警惕,才能让造假、掺假行为无处遁形。(陶钧)
网址:年轻人缘何热衷“打金”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84706
相关内容
年轻人为何热衷二手交易卖二手,买二手 年轻人为何热衷二手交易当下的年轻人,为何热衷复古?循环利用 年轻人热衷二手交易这些年轻人为何热衷“量化生活”为何那么多年轻人热衷“二手生活”避免“月光”窘境 年轻人群热衷攒钱为什么年轻人热衷“二手生活”为什么那么多年轻人热衷“二手生活”?年轻人热衷打卡的时髦新商店,都在变成“第三空间”?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