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结构趋向小型化、老年化、独居化中国家庭风险保障水平亟待提升

发布时间:2025-02-21 22:44

定期审视保险需求,如家庭结构变化或职业风险变化 #生活技巧# #理财投资建议# #保险规划建议#

转自: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近日,由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提供学术指导,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联合长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益普索(中国)咨询有限公司、中国人民大学相关人口学专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相关金融学专家共同完成的《中国家庭风险保障体系白皮书(2023)》(以下简称《白皮书》)在京发布。

  《白皮书》对已配置商业保险的9000户家庭开展问卷调研,范围覆盖22个省、直辖市,72个一至五线城市,调研对象主要为未退休人群及中高收入家庭。同时,针对北京、上海、武汉、成都四地共计10组已购买商业保险的家庭进行深度访谈。

  调查显示,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以家庭为单位的风险保障水平亟待提升,商业保险配置比例有进一步增长潜力。

单个家庭人口降至2.62人

  《白皮书》显示,中国平均家庭户规模不断下降且降幅有扩大态势,单个家庭人口从2000年的3.46人降至2020年的2.62人。其中,单人家庭规模从2000年的2827.34万户大幅增加至2020年的12549万户。

  与此同时,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有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数量从2010年的1.23亿户增加到2020年的1.74亿户。《白皮书》预测,老年人家庭户、独居老人户、空巢老夫妇家庭户都会继续增加。

  这些数据表明,中国家庭结构正呈现出小型化、老年化、独居化的趋势。家庭结构变化意味着传统的家庭成员互帮互助的形式进一步弱化,亟须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应对潜在风险,尤其是老年人家庭,商业养老、健康与护理等需求将不断增加。

  在家庭资产负债方面,《白皮书》显示,中国家庭负债均值及负债率呈不断上升态势。2011年和2021年,中国家庭负债均值分别为3.07万元和7.40万元,且家庭负债率基本维持在6%左右。

  不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尹志超表示,总体来看,过去十年中国家庭财富也实现了稳步增长,家庭财富均值从2011年的61.65万元增加至2021年的119.77万元,但自2017年增速有所放缓。

  从中国家庭资产配置上看,房产占比整体偏高,但近年来金融资产占比呈上升趋势,配置以储蓄为主。不过,随着资管行业迅速发展、居民保险意识不断增强,中国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种类日趋丰富,商业保险参与率逐年提升,由2011年的13.78%上升至2021年的19.01%。

  《白皮书》预测,中国家庭财富配置将越来越多地从住房资产向金融资产转移,金融资产配置则由储蓄为主转向多元布局。

商业保障存在明显缺口

  据益普索(中国)咨询有限公司中国区董事总经理李海岚介绍,从家庭人口数量来看,参与调研的两人户与三人户占比达65%,多为保险产品的可支付人群及家庭;从家庭收入水平来看,参与调研的家庭平均年收入约35.4万元,家庭金融资产约140万元;从家庭资产配置情况看,呈现出多元化特征,超过80%的家庭配置了各类资产。值得注意的是,家庭人口规模较小、构成较简单的一人户、一代户在商业保险上的投入占比相对更高。

  《白皮书》显示,中国家庭普遍对疾病、意外伤残、死亡、养老、财富保值增值、财富安全六类风险关注度较高。但是,中国家庭在健康、医疗与养老的保障力度上存在较大缺口。比如,月收入1万元以上的受访者预期退休金水平,低于未来长期养老所需资金;近六成的受访家庭每年自费医疗金额超过1万元,73.4%的家庭自费医疗比例在30%以上;60.7%的家庭认为抵御意外伤残、身故风险的心理安全金额为125.4万元。

  从商业保险购买主体来看,《白皮书》显示,目前保险产品的购买和配置行为主要以个人为主,不利于家庭全面认知风险。75.1%的受访者表示,愿意考虑选择以家庭为单位的保障计划,医疗、健康管理和养老服务是最受期待的三大类家庭服务形式。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负责人朱俊生表示,大多数中国家庭现有风险管理模式以社会保险为主,商业保障不足;同时,家庭财富中房产占比偏高、金融资产中储蓄占比偏高。这种模式面临三大挑战:一是人口老龄化导致社会保险面临较大压力,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有限,且未来难有大幅提升;二是房产增值空间下降,资产再配置需求提升,以房养老等传统保障形态受到冲击;三是当前居民储蓄均以短期为主,无法满足长期养老储备需求。

 构建中国家庭风险保障体系

  面对中国家庭现有的风险管理现状,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当前保险业更关注个人客户的保险产品与服务需求,而家庭综合保障呈碎片化、分散式的特征。

  《白皮书》研究团队提出,构建新型中国家庭风险保障理论体系,即基于家庭生命周期下的家庭责任、风险与需求,充分运用保险的保障属性、保值属性和法律属性,依托“保险+服务”综合解决方案,全方位、动态化实现健康、养老与财富等风险管理目标。

  “家庭生命周期与家庭财富水平是影响家庭风险保障最关键的两个因素,被称为一级风险因子。”长城人寿总经理王玉改表示,一方面,基于家庭人口结构、成员个人生命周期的变化,家庭生命周期划分为单身期、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和夕阳期。随着家庭生命周期的演变,家庭成员承担的家庭责任发生变化,由此产生了不同的家庭风险保障需求;另一方面,基于家庭可支配收入水平及家庭资产的积累量不同,家庭财富水平划分为一般、中产、富裕、高净值四个维度,随着家庭财富水平的变化,家庭风险保障需求及风险承受能力也会随之改变。

  除此之外,中国家庭面临的死亡、意外伤残、疾病、养老、财富增值保值、财富安全六大风险,被称为二级风险因子。其中,死亡风险、意外风险和疾病风险可归类为基本风险,一旦发生可能对家庭经济状况产生重大影响;养老风险也可称为长寿风险,是指家庭主要成员步入养老阶段后,收入与财富积累难以负担与养老生活相关的医疗、护理以及品质生活费用等;财富保值增值风险,主要指不确定经济环境下的资产缩水风险;财富安全风险则主要指债务、税收、婚姻等相关法律因素带来的财富损失风险。

  基于上述风险因子,王玉改表示,处在不同生命周期与不同财富水平下的家庭,所关注的风险侧重点与优先级会有所不同。如一般、中产和富裕家庭普遍优先关注基本风险,高净值家庭则更关注财富安全风险,夕阳期家庭更为关注养老服务。由此,长城人寿依托影响家庭风险的一级因子和二级因子创新搭建了中国家庭保险配置模型,为处于不同生命周期、不同财富水平的家庭梳理出他们需要应对的主要风险类别及风险保障优先级。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网址:家庭结构趋向小型化、老年化、独居化中国家庭风险保障水平亟待提升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87160

相关内容

家庭结构变迁下的中国家庭消费决策趋势洞察
智能家居大数据分析:提升家庭安全保障水平
中国家庭结构变迁的特征与趋势
精彩晚年:适老化设计助力老年生活品质提升
现代老年人居住建筑适老化设计发展方向与趋势
家居未来消费趋势:家庭小型化,细分领域蓬勃发展
后疫情时代,中国家庭资产配置应如何优化和改善?
长护险为老年人添保障
智能化适老化居住空间设计趋势:科技助力老年人独立生活
MPS助力中国家庭智能化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