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0-23 09:18 ·贵州 ·贵阳网官方网易号
贵阳网·甲秀新闻讯 10月21日,乌当区下坝村几个小组村民吃过晚饭后,闲来无事坐在村中一户人家的院子里热议最近深得人心的252路惠民公交车,在议论的过程中,下坝村支书龙勇和几位村民就开始算起一笔帐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月21日,在下坝村普渡二组,村民们围坐一起,热议让他们倍感幸福的252路公交车。
“这笔帐不算不知道,一算真是吓一跳!下坝村,定扒村,大牛坡村等村寨每年需要乘坐252路公交车卖菜的村民约有1万5千人次,如果村民们都坐私家面包车进城,那每人每次进城的交通费用是30元,有时还会上浮很多。如今坐252路惠农公交车,那么每人每次进城交通费用则只需要7块钱左右,如此算下来,每年就能为几个村的卖菜村民节约35万元左右的交通出行费用。卖菜收入并不高,但这笔钱却省得令人无比的高兴”,下坝村村支书龙勇认真算了一笔账后,脸上略带震惊的表情说到。
听完龙勇算的帐后,62岁的下坝村村民张明金又从个人角度算了一笔账。
张明金说,坐面包车进城卖菜,一个人需要30元车费,如是一家两个人路费就得60元,返回时带着空菜框坐公交车回家,一人车费最高4元,两人就是8元, 算下来,一家两人往返一趟车费就是68元,作为仅能依靠种菜获取收入的老人来说,这笔钱无论如何都花得心痛,但又没得办法。现在多好,就算两个人进城,也才14元的车费,算上回家的车费8元,往返一趟仅需22元,惠农公交车足足为我们节省了46元。
这46块钱,在农村你晓得能办多少事情不?张明金老人反问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院子里,62岁的下坝村村民张明金为自己算了一笔交通出行账,算完,他激动的伸出左右两个大拇指为252路公交车点赞。
深秋的夜里,天气已经微冷,村民们对252路公交车的讨论却越来来激烈,一直到22点30分依旧不舍散场,最后在龙勇的劝说下才意犹未尽的各自回家休息。
这一场院坝讨论,可以说,论出了贵阳这座城市直抵人心的温度,如他们身前茶壶里的热茶,在凉风习习的夜里热气升腾,令人兴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月21日下午6点左右,下坝村村民龙朝江妻子在自家菜地收割莴笋准备第二天一早进城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月22日凌晨5点,卖菜的村民早已在252路惠农公交车位于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的起点站等候,此时的天空下着毛毛细雨,84岁的下坝村民冯远秀一边玩弄着手中雨伞,一边和寨邻拉家常等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方便村民装载更多的蔬菜,252路公交车车厢安装了可以收放的载物支架,装载过程中,驾驶员张桂林不时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支架、货物及人员的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趟车上,司机张桂林的身份早已不仅仅是司机,还是村民装车时的得力帮手。由于不少村民都是60岁左右的老人,货筐重,装车费劲费时,为保证车辆准时出发,张桂林主动帮助老人们装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趟252路公交车只经停定扒,大牛坡等几个站方便沿村卖菜村民乘车,此后并一路直达大营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驾驶员张桂林有21年的公交驾龄,而252路公交车这条线他就跑了17年,无论驾驶技术还是路况熟悉程度,他都了然于胸。但即便如此,从起点站到大营坡终点站全程30多公里的路上,他都全神贯注开车,将村民安全送到终点站。用他的话说,安全到达才是他最高光的时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点12分,第一趟252路惠农公交车平安抵达大营坡终点站,村民们同样在张桂林的帮助下将蔬菜搬运下车,而后,他将回到驾驶员休息室稍作休息,8点30分开始他第二趟252公交行程。那时,这趟公交车又将恢复到平时没有货架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大营坡,来自定扒村,下坝村,大牛坡村的40位村民找到自己的摆摊位置开始卖菜,晨起买菜的市民也都陆续来到街边选购新鲜蔬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支持村民在街边卖菜,大营路街道办事处公共管理办每天派出工作人员上街指导村民们合理摆摊。村民们都很配合我们的工作,这样既不影响行人通行,他们又能卖菜赚钱,我们工作做起来也舒心,一辆公交车,带来几方面的好事,这样的贵阳谁能不爱!大营路街道办事处公共管理办二分队队长申倪一脸笑容的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下坝村村支书龙勇介绍,无论是下坝村,还是定扒村,村里很多洋房修建的资金来源相当一部分靠卖菜赚来的钱。而在今天,卖菜老人之所以还坚持种菜卖菜,有不少老人是为了打发时间及劳作习惯使然。娃娃些每个月都要拿钱给我用,但我不要,他们也有他们的压力不是,84岁的下坝村民冯远秀在起点站等车过程告诉记者,身体硬朗的她当天凌晨五点就到了起点站等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月22日上午10点,乘坐252路惠农公交车卖菜的乌当区水田镇培鹅村(临近定扒村)60岁村民彭文凤早早卖完菜后在公交车站台等车回家。面对当天不错的收入,老人家满脸笑容,一心想着早早回家吃午饭。
记者 徐其飞 杨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