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以生态“含绿量”提升经济发展“含金量”
准备相关工作经验证明,提升证书含金量 #生活技巧# #学习技巧# #技能证书获取#
内容提要:当奋战经济“开门红”遇到厚植环保“生态绿”,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走进“内外兼修”的天津经开区南港工业区,不难找到以生态“含绿量”提升经济发展“含金量”的答案。
当奋战经济“开门红”遇到厚植环保“生态绿”,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走进“内外兼修”的天津经开区南港工业区,不难找到以生态“含绿量”提升经济发展“含金量”的答案。
一年之计在于春。眼下正值企业开足马力、重点项目全力以赴抢开局之时,置身装置林立、昼夜运转的园区,闻不到异样气味,眺望远处,岸线绵延、海天一色的美景清晰可见。“是不是和传统印象中高污染、高能耗的化工园区不一样?这是绿色动能催生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的成果。”中石化英力士(天津)石化有限公司安全环保经理明健告诉记者,“比如我们天津南港乙烯项目,现在10套生产装置24小时开工,每天仅乙烯产量就达2300余吨。我们同时是中国石化在全国布局的首个‘全绿电’石化工厂,预计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0万吨。今年企业定下新增年产值200亿元以上的目标,信心背后是产能提升和节能降碳‘双向奔赴’。”
产业发展,绿色先行。已有超过40家石化企业扎根的南港工业区,是天津绿色石化产业的承载地,其所在的经开区也是生态环境部批准的第一批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单位。传统石化产业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强度偏高,恰是中石化英力士(天津)公司等企业转型升级、逐“绿”而行的发力点。
明健举例道:“我们在乙烯及高附产品分离过程中需要冷能,同在南港工业区的天津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在回收天然气中的C2+时需要热能。按惯例,需各自安装能耗设备进行降温或加热。不久前,中国石化在南港正式投用了国内首座冷热能互换站,通过两个项目间铺设管道,以清洁能源甲醇做‘媒介’使冷热能循环互换,既确保两个项目安全生产、经济发展,节能降耗、减排降碳效果也非常明显,每年或将节省天然气1300万立方米、节电300万千瓦时,相当于6200个标准泳池的容积和1400个家庭的年耗电量。”
中海油(天津)油田化工有限公司也尝到了绿色发展的“甜头”。企业安全总监曹士峰说:“我们是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最大的海上油气水处理化学药剂生产保供单位,破乳剂、清水剂等产品畅销海内外。近年来,碳足迹成为产品出海的关键‘绿色通行证’,但化工行业是碳排放大户,为此生态环境部门梳理国际相关政策法规,深入企业宣贯,并指导设备改造、技术改进等,助推企业数字化和绿色低碳转型。去年帮助我们完成3A级绿色工厂认证、产品碳足迹评估、绿色工业产品认证评估、清洁生产审核等,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份额、提升产品竞争力夯实了基础。”
“明显感受到企业近年来环保意识增强,我们也多措并举做好服务。”经开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周元驰举例,去年他们助力中石化英力士(天津)公司创建无废企业的同时,还支持将乙烯项目配套建设的天津泰港石化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纳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的“无废集团”建设试点,使乙烯项目的污水回用率达70%以上,不仅让企业降本增效,园区的非常规水源利用水平也上了新台阶,2024年南港工业区被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园区水效领跑者”。
“今年我们将继续加大投入,进行LAO(线性α-烯烃)装置催化剂残渣处理系统节能回收、PP(聚丙烯)装置水系统循环利用项目等30余项技术改造,提升企业‘含绿量’。”明健说。谈到今年企业的发展,曹士峰表示,企业计划采买绿电600万千瓦时,实现减碳7015.44吨,并推进绿色产品迭代升级、产品去危化升级,实现绿色5A级工厂认证。
如何在全国试点探索更多“天津经验”?周元驰介绍,经开区将持续指导企业申报绿色制造示范体系,加快重点行业企业绩效升级改造,引导更多企业投身绿色工厂、“无废工厂”创建。“今年我们要在试点园区和示范项目建设上升级加力,推动形成企业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和产业大循环,在碳足迹管理、新污染物治理、绿色科技创新和绿色金融等方面积极探索,力争年内新增10家国家绿色制造示范单位,使绿色动能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周元驰说。(记者 史莺)
网址:经开区:以生态“含绿量”提升经济发展“含金量”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90250
相关内容
让产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不断提升经济发展“含绿量”
【聚焦】传化涂料:提升产品“含绿量”,增加发展“含金量”
【全面绿色转型 · 专家谈|供需两侧发力 绿色消费提升“含金量”】
统筹生态环保和经济发展
金融支持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发力高质量循环经济
“科技赋能金融”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还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
以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托起老年人高水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