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的“自我修养”

发布时间:2025-02-25 16:25

培养团队成员的自我管理和自我驱动能力 #生活技巧# #团队建设技巧# #远程团队管理#

  正在播出的综艺节目《演员请就位》第三季中,一些演员因为其所表现的演技问题而备受争议。他们或青涩,或浮夸,与节目中导师、节目外观众的期待相去甚远。

  演员的“自我修养”由此再度成为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它不仅仅是被演员不时用在表演过程中的一个“喜剧梗”,还真切地关乎他们的表演技术、文化素养等。

  镜头之外,一些演艺界人士也会以写书的方式,表达他们对表演和生活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他们的文化素养。

  要提高多方面的修养

  电影《喜剧之王》中,周星驰饰演的小人物尹天仇手持一本《演员的自我修养》认真研读,梦想成为演员。从此,《演员的自我修养》这本书便成为一个“喜剧梗”,在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太乙真人最初教授哪吒仙术,犯困睡觉时盖在头上挡光的便是一卷《神仙的自我修养》。

  《演员的自我修养》这本书是苏联导演、演员斯坦尼拉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也有版本名字为《演员自我修养》。它以日记体的形式记录了一次次表演课堂的内容,探讨表演艺术的种种。2015年,井柏然在社交网络发帖说,他跟秦海璐说自己想成为一名好演员,然后获赠此书。秦海璐在书的扉页上写下赠语:“相对于其他,一个演员的成就与荣耀会更长远!”

  实际上,《演员的自我修养》是在斯坦尼拉夫斯基去世后才出版的。他在世的时候,在演员、导演之间深具影响力的是其另一本代表作《我的艺术生活》。在这本书中,他介绍自己的艺术创作历程,而这正是许多演员、导演进入“斯坦尼拉夫斯基体系”这个演剧体系的开始。

  有经验的演员或者导演会将自己的经历和思考写成文字,或者整理成书,以记录艺术生涯,或者提供某种经验。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于是之在话剧舞台和影视作品中塑造了诸多让观众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如《龙须沟》中的疯子、《关汉卿》中的王和卿、《骆驼祥子》中的老马、《茶馆》中的王利发,以及电影《青春之歌》中的余永泽、《秋瑾》中的贵福等。除了在舞台上熠熠发光,在舞台下,于是之笔耕不辍,记录关于生活、表演的片段和思考。《于是之全集》就是对其存世文字的系统整理,包括表演漫谈、演员日记、往事踪迹、家书、师友杂记等,还有一批旧影存照,完整呈现其学术素养、人生阅历与人格魅力。

  在《一个演员的独白》这篇文章里,“老演员”于是之写道,演员“也应有一双文学家那样深邃的眼和一颗为认识生活而上下求索的心”。他寄希望于“来者”,愿他们刻苦练就一身真功夫,扩大生活视野,获得正确的世界观。“与此同时,我热切地期望他们多读点书。……以我的教训为例,没有学问的演员大约是不易取得大成就的。演员比起作家和导演来更容易出名,但不能为一时的名利所惑。……我们必须成为自己所属的专业的学者。……结合自己的教训,我要大声疾呼:要提高多方面的修养,包括文学的、美术的以及所有的。”

  理解世界,理解人

  导演贾樟柯是愿意将自己关于电影的思考整理成书,与公众分享的当代电影导演之一。近些年来,他先后出版了《贾想》系列、《电影,我略知一二》等。其中,前者是他的电影手记,包括对自己电影生涯的回顾,以及对历史和社会的思考等;后者则是他的电影学习笔记,也是他电影从业经验的一次分享。

  贾樟柯的文字跟他的电影镜头一样平静,但是仔细想来又感觉其中的力量汹涌澎湃。比如,他在书中谈电影拍摄时写道,视觉经验除了学习,还可以创造,它们是建立在一起的。美术史或者摄影史的优秀作品,都是在日常的、世俗的世界发掘并捕捉到高度的美感。“我们相信我们能在我们面对的任何世界里找到这种美感,在贫穷的世界,在嘈杂的世界,在荒芜的世界,在中国传统美学的青山绿水里边,在一切矛盾的场景里,我们一定能找到美感。并不是摄影机只有面对我们通常认为美的元素才能找到诗意,并不是只有夕阳落日才能获得美感。”

  对于《电影,我略知一二》,贾樟柯则希望人们可以从中了解一些电影常识,与他一起去理解、寻找电影之美。电影应该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但是贾樟柯在书中写道,他一直觉得自己的创作得益于理论的滋养。“电影理论首先带来两个层面的问题,第一个就是对电影这种艺术媒介的理解和认识,简单来说就是:什么是电影?第二个就是怎么理解这个世界,怎么理解人?我觉得后一个可能更重要。”他认为,如果电影技术是创作者的“硬件”,那么理论就是创作者的“软件”。

  贾樟柯的朋友是枝裕和也擅长文字表达。这位凭借《小偷家族》《步履不停》《如父如子》等电影为观众所喜爱的日本导演,其实也是一位小说家。早前,包括《步履不停》《小偷家族》《比海更深》三部电影的同名原著小说在内的“是枝裕和人间三部曲”与读者见面。此外,他还出版了随笔集《有如走路的速度》、自传性作品《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等。

  代表作有《薄荷糖》《密阳》《诗》《燃烧》等电影的韩国导演李沧东也是一位作家型导演。他在中国出版了小说集《烧纸》和《鹿川有许多粪》,其中,在向读者介绍《鹿川有许多粪》时,李沧东说:“这部小说集里的故事反映了我写小说那个年代的韩国现实。不过,我想描写的不仅是压制个人生活的现实,还有与现实中的痛苦进行抗争,同时寻找个人生活的意义的人物形象。我认为,这才是文学或者电影应该表达的最本质的东西。”

  每一朵花的香都不同

  不只是导演,很多演员也通过文学作品创作展示了他们的“自我修养”。

  众所周知,林青霞喜欢写作。自2011年开始,她接连出版了散文集《窗里窗外》《云去云来》《镜前镜后》《青霞小品》等。从这些散文中,读者可以看到林青霞是一名对生活有观察、对人生有思考的作家,她留心生活里的一个又一个的片段,写下彼时的人和事。

  在收录于《青霞小品》中的《玫瑰的故事》这一篇中,她写道:“我不是个爱花的女人,一生中收到过不少花,却从来没有认真地好好嗅过。最近大女儿从外面捧回一束各种各样的玫瑰花,一定要我闻。我为了捧她场,认真地闻了一下,第一次闻到玫瑰的香味,每一朵花的香都不同,非常惊讶。”

  同样收录于《青霞小品》中的《画我眼中的你》这一篇中,她写了自己学习画画和为朋友画画的经历,其中有一段如是写道:“老师是我唯一的模特儿,他摆个姿势我就对着画,他再拿我的画指点我。有时他也即场画我,那简单的几笔竟然画出了书卷气。最喜欢老师画里深藏的情感和意境,他说画得像不像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神情,这句话我也很受用,不执着于像不像反而可以自由挥洒,意境自然出现。”

  演员陈冲在2024年也以“作家”的身份出现在公众面前,出版了关于家族故事的长篇非虚构作品《猫鱼》,并入选一系列文学榜单。历史学者罗新称赞“《猫鱼》是高水准的自传体散文集,既是个体生命史,又是时代大记录,一字一句,真气充盈”。作家金宇澄如是评价《猫鱼》和陈冲的写作:“陈冲建立的纸上王国,细腻、自由、直率,她的人与事,尤其几代知识分子的历史,填补了文学上海的叙事空白。”

  最近因为热门综艺《再见爱人》《一路繁花》而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倪萍,其实也是一位“畅销书”作家。节目中的她表达温和但是往往又一语中的,深受观众的喜爱,在《姥姥语录》《聊聊》这两本书中,她也展示了自己细心且深情的一面。

  在《一路繁花》中与倪萍聊表演时惺惺相惜的刘晓庆,也因为其豁达的人生态度和顽强的生命力而被年轻人所喜爱。早年间,她曾出版一本自传性作品《人生不怕从头再来》,讲述自己永远不被打败的人生信条。

  文学创作跟表演一样,都是这些演艺界人士呈现“自我修养”的一种方式,而判断写得好不好、演得好不好,对公众来说其实不是难事。

作者: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江丹

责任编辑:高原

网址:演员的“自我修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94353

相关内容

演员的自我修养
一位电动车修理工的自我修养
学生自我修养指南
一个黑客的自我修养
女性提升自我修养的课程介绍
维修员自我评价(通用10篇)
一个演员如何提高表演技巧
学生自我修养指南.doc
自我管理演讲稿精选【11篇】
电子维修人员的自我介绍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