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脾虚的十大危害(附日常调理方法)
宝宝体质好坏的关键在于脾胃,脾胃一差身体整体水平也就跟着降低了。
中医认为,脾胃是人身体的根本,我们的整个身体,都是靠着脾胃吸收食物的营养物质,来维持运行。所以称为“脾胃为后天生化之源”,而孩子的喂养过程中,因为家长的不恰当方式,往往使得孩子脾胃受伤,从而引起很多疾病。
宝宝脾虚十有八九,那么你家宝宝中招了吗?
宝宝脾虚的十大症状
一
便秘或者腹泻
脾虚泻,因为不消化,往往是一吃就拉, 一般拉的都是稀的,含有不消化的食物。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脾气虚,不能把津液传送大肠,大肠就会变得干燥,从而形成便秘。
二
体质差容易感冒
脾气虚,宝宝吃饭不好,时间长了,营养当然成问题,营养跟不上,体质自然而然的就变差,特别是习惯性感冒的宝宝,日常护理要特别照顾。
三
虚脾不爱吃饭
中医讲脾是一个助消化的脏器,而脾气就是行使该职能的主角,脾气虚,胃的消化功能就弱了,如果再让他多吃,更消化不了。
所以宝宝不想吃饭,是有原因的。
四
身体比同龄人瘦小
这个问题也是脾虚一系列的问题中最令人担心的,脾虚导致吃饭不好,吃不好,怎么长得高?
不过家长不用担心,懂推拿的家长可以给孩子推拿及时干预,就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五
体内湿气大
中医讲,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意思就是说,只要和湿气有关的问题,都会和脾脏有关,因为脾脏是运化水液的,而湿是水液凝聚而成的,就是本来是有用的东西,但是脾没有把它运送到需要他的地方,最后变成了致病因素——湿气。
六
一感冒就容易咳嗽
脾气虚会导致宝宝经常感冒好理解,为什么会容易咳嗽呢?
脾属土,肺属金,土生金,脾虚时间久了,当然会影响到肺气,肺气虚导致宝宝咳嗽就比较明显。
七
脾气大
就是宝宝平时不但不好好吃饭,而且脾气还特别大,也就是烦躁,中医认为这属于脾虚肝旺,肺脾气虚,金不克木,导致肝气过于强盛,出现脾气大的现象。
八
晚上睡觉出汗多
中医认为人体中的气具有固摄作用,脾气也属于气,除了可以固摄脏器、防止下垂外,还可以固摄津液,脾气虚,固摄津液功能失调,宝宝便会出现多汗的症状。
九
爱流口水
中医讲“脾在液为涎”,孩子脾虚的时候就容易“垂涎三尺”,经常流口水。
十
面黄肌瘦形成疳积
脾气虚引起运化失常,形成积滞。
积滞日久,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无能吸收,最终形成疳积而导致面黄肌瘦。
看到这里,家长们可以对照一下看看自己孩子是否存在脾虚的症状,如果有上述症状,建议家长尽早为孩子调理!
宝宝脾虚该如何调理
01
合理饮食
小孩出现脾胃虚弱的时候应注意进行合理的饮食。
每顿注意不要进食过饱,避免进食油炸油腻的食物,进食食物应软烂,以容易消化为宜,进食的时候还要注意细嚼慢咽,食物只有在口腔被充分的研磨嚼碎后,才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02
避免进食生冷坚硬食物
出现脾胃虚弱,要注意饮食当中避免进食生冷坚硬的食物。比如:冷饮、雪糕、螃蟹等食物。
多吃一些具有健脾功效的食物,比如可用红枣与小米熬制成粥让宝宝食用,有很好的调理脾胃的作用。
03
推拿调理脾胃虚弱
小孩出现脾胃虚弱的时候,还可以进行推拿来对脾胃进行调节。
具体的做法为:捏脊,家长让小儿趴在床上面,然后沿着小儿的脊椎两旁大概二指距离,用双手的拇指、食指以及中指,从骶尾部开始起,将皮肤轻轻的捏起,沿着脊柱向前捏拿,一直到颈部的大椎穴,若是自己掌握不好的,可以在推拿师的指导下进行。
04
按摩调理脾胃虚弱
宝宝出现脾胃虚弱的时候,还可以通过按摩来对虚弱的脾胃进行调节。
按摩足三里,足三里位于膝眼下三横指处,采用顺时针的按摩足三里穴位,可促进小儿消化吸收,有利于改善小儿面黄肌瘦。
05
食疗
宝宝出现脾胃虚弱的时候,还可以通过食疗来调整脾胃。
红枣小米粥
小米有很好的养胃作用,用红枣6个,小米适量,先将小米清洗干净后放锅进行小火炒至微黄,加水和红枣,然后用大火烧开后,再调至小火熬制食用。
丹心学堂健中棒棒糖
调整脾胃 促进营养吸收,这是一颗健脾胃的“小能手”,融合老麦芽糖、多晶黄冰糖、陕北无人区百花蜂蜜、山楂、党参、白术、茯苓、野生甘草等市面上大家普遍认可的十余种食材原料,经过不断调整食材比例,改进制作工艺,既保持了古法又保证了口感的健脾棒棒糖。
食用方法:化成水喂养或直接食用,非常方便,宝宝特别喜欢
这是一款粘牙的棒棒糖(因为有麦芽糖),坚持调理,还宝宝一个健康,无后顾之忧,吃上一个月,妈妈会发现宝宝的饮食上会有明显的不一样。
网址:小孩子脾虚的十大危害(附日常调理方法)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083
相关内容
中国孩子智慧生存法——孩子成长必备的50种生存技能霜降养生:调养脾胃是关键 滋阴汤水最适宜
血糖高散步、喝参斛茶 送你十个降糖小方
日常生活小窍门
孩子必须掌握的十种生存技能
日常健康小常识
养生生活小常识大全
大暑正伏天,养生重在防暑养心健脾
家居保洁十大方法
【实用】日常生活健康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