棫朴读书会第65期——《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发布时间:2025-03-28 09:14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提升可以通过阅读每日一书来实现,提升自我认知。 #生活乐趣# #生活日常# #慢生活理念# #日常自我提升#

11月5日上午,2023级与2024级部分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明法楼教师发展中心召开读书会。本次读书会书目为欧文·戈夫曼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由魏文欢老师主持,23级研究生岳星和24级研究生乔慧主讲,其他同学进行学术分享与互动交流。

5CB0B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是戈夫曼根据一项在设得兰群岛佃农社区所作的实地研究所写,本书通过戏剧化的视角,深入剖析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互动。他将社会比作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是舞台上的演员,通过语言、姿态、表情等多种方式,精心构建并管理自己的形象,以期望在他人心中留下特定的印象。书中详细探讨了人们如何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运用各种策略来展示自我,以及这些展示背后的动机和影响因素。这本书为我们理解个体在社会中的行为模式和心理机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乔慧同学首先对本书的作者、创作背景、主要内容、主要章节及概念进行了介绍。《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有七个章节,分别是“表演”、“剧班”、“区域与区域行为”、“不协调角色”、“角色外的沟通”、“印象管理艺术”以及结束语。每章节包括一些主要概念,理解清楚这些概念术语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拟剧理论,包括角色、前后台、理想化、神秘化、剧班、区域、局外人等。在对书籍内容进行介绍之后,乔慧同学由此发散出对女性刻板印象自我规训以及对偶像人设塌房的思考和分析。

岳星同学对本书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补充介绍,主要提出了个人对本书的思考和感悟,她认为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或者强化相应的效果所作出的努力,都可以被称为“表演”,那究竟是谁在影响我们“表演”,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另外,人们在不同的社交平台进行着不同的自我印象管理策略,究竟哪一个才是真实的自我,这也是当下我们需要思考的现象。

其他同学也针对本书的内容进行了读后感分享,提出很多新颖的思考角度,例如社交倦怠与拟剧理论的关系、直播间团队的剧班共谋、戈夫曼本人的人设塑造等等。

最后,魏文欢老师对本书的内容和同学们的感悟进行了总结和点评,认为本书的研究视角不仅是对个人行为进行了分析,更适用于研究某种微观的组织和团体行为,为同学们提出了更多的研究视角和相关选题,鼓励同学对该理论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探讨。

  无论是在社会学理论研究中还是在应用研究中,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对在场情境所做的细腻观察,对社会互动中空间要素的重视,对行动者策略性的敏锐分析,都让他的理论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空间,是一本值得深入阅读的优秀著作。

网址:棫朴读书会第65期——《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39075

相关内容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原文摘录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的观点有哪些
自我呈现策略量表的中文版修订
简朴生活读本
热爱生活 完善自我 实现读书梦 教书梦
让生活呈现美好,探索日常中的艺术与意义,让生活成为
从现实交流到虚拟呈现——“自我呈现”理论综述
在日常生活中呈现科技的“人情”
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呈现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