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 “书店+”与“+艺术”,破解阅读与美育互动的引流与商机
生活乐趣与艺术审美教育的互动关系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艺术生活# #艺术审美教育#
前
Lead
言
近日传出日本茑屋书店将在杭州开启中国首店的消息,将打造集书店、艺术中心、美术馆等多元业态为一体的新概念综合体。此前,由国际建筑大师安藤忠雄亲自操刀设计的上海新华“光的空间”,就是由面积1620平方米的书店与2980平方米的明珠美术馆组成。
其实,在书店内开设美术馆、画廊等艺术机构并不少见。记者梳理当下书店与艺术机构合作的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书店内自营艺术空间、书店引进艺术机构或艺术机构引进书店、书店与艺术机构在综合体中各自独立运营。但无论哪种形式,两者互为补充,目的在于提升消费者文化生活品位。
基于此,记者采访了文轩BOOKS九方店、山东书城、光的空间、可一文化、太原书城、天津图书大厦、象甲书店、烟台理想书店美博店、烟台美术博物馆等近10家书店和艺术机构的运营者,透过他们的想法,探寻书店与艺术机构融合带来的创新路径。
缘 起
复合空间与多元引进“一拍即合”
为何在书店引进/运营艺术空间?为什么要将美术馆/画廊开在书店里?在空间的选择上有哪些考量的标准?在采访的一开始,受访的各机构相关负责人就谈到了这一关键问题。
江苏可一文化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钱晓征的描述完美诠释了书店与艺术空间两者间的关联:书画合一,图书与艺术品交相辉映,气质相投,共生共长。空间上互补,画廊需要立体空间,既可以装饰和提升书店空间的文化气质和体验感,又可以展陈客单价较高的产品。图书产品,不单单是图书,也是画廊作品的解读资料;图书,也是艺术衍生品之一。可以说,一方面书店有打造复合空间的需求,另一方面,书店也为艺术机构开展美育活动提供文化空间。
共同的客群——中产阶级。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零售连锁事业部文轩BOOKS九方店总经理陈勇的观点颇具代表性,他结合自身经验和业外案例谈到,书店和艺术空间二者拥有共同的客群,即中产阶级,其需求是多方面的,书店需要针对客群挖掘需求。中产阶级不是高价值收藏艺术品的主力消费群体,而主要需求的是家具装饰艺术品,集中在中低价位。因此,书店与艺术机构的融合水到渠成。随着艺术交流趋于大众化,书店美术馆将高端艺术带入大众视野,打造以艺术为桥梁的分享平台。在天津图书大厦书天艺苑经理牟晓萌看来,借助美术馆的气场,让公众享有更高层次、更为贴心的服务,会吸引更多人群走进实体书店,两者相得益彰。
打造文化艺术复合空间不可或缺。互联网产业的“打压”,传统实体书店举步维艰。在此情况下,太原书城副经理刘宗浩认为,艺术空间赋予书店的文化意义以及给书店带来的想象空间也是巨大的,所能创造的价值是单一的传统书店无法比拟的。所以,书店与艺术机构可谓一拍即合。创办于1997年的可一书店用20多年的经营经验证明“在书店中营造专业的艺术空间”“书店共画廊一色”等经营理念经得起市场的变化和考验,并使得可一书店平稳转型,自然过渡到如今3.5万平方米体量的文化艺术MALL。对此,钱晓征总结说,在书店里运营艺术空间,需要有纯粹的、丰富的、专业的“艺术内容”来支撑,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设计、装修等表面功夫。只有当艺术空间真正具备“艺术的功能”,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太原书城
作为“书店+美术馆”二位一体打造的立体阅读空间,光的空间与明珠美术馆的结合让让阅读变得立体起来。光的空间书店总监陈屹告诉记者:“我们的初衷就是希望将美术馆与书店结合,形成一种“视觉+文字”的立体阅读,赋予商业空间更多文化艺术的含量。”
而南京象甲书店则更具创新性,店内设置了“驻店艺术家”,一方面书店有天然的艺术家资源,用艺术家的作品来装饰书店氛围,另一方面希望通过艺术作品的美学表达传达书店的态度。据象甲书店运营负责人朱福林介绍,目前书店的驻店艺术家有两位,一位是江苏省美协副主席陆庆龙,一位是江苏青年艺术家季蒙蒙,他们的作品都是以油画和粉彩画为主。目前,驻店艺术家只是展示和宣传,还没有进行艺术品经纪,不过未来不排除会涉及。
象甲书店
由山东出版集团投资兴建的山东书城在设计之初即定位为高端文化休闲娱乐场所,打造具有泉城特色的文化地标建筑,在经营图书的同时,既有时尚创意类文创产品,也为艺术展览、产品发布、电影欣赏、生活美学等提供活动空间,山东出版美术馆应运而生。同样作为当地文化地标的天津图书大厦,在六层文学艺术馆引进了美术展馆和艺术家工作室业态,将多元化艺术空间带入大众视野。
引流
挖潜客流 提升进店转换率
“在公众心目中,美术馆是供专业艺术家服务的场所,让大众对美术馆有一种距离感。随着艺术交流趋于大众化,书店经营美术馆,更有助于把以往单纯“为艺术家服务”改变为“以为公众服务为中心”,切实抓住广大民众的消费需求心理,实现资源的整合互动。”牟晓萌剖析到。正是基于这样的互补,艺术机构可利用书店客流挖掘潜在客流并转化销售,书店则改善了转化率低、消费低的问题。
烟台美术博物馆
相互引流,满足读者多元需求。引进艺术空间,可以让书店的经营业态更加丰富,增强书店市场抗风险能力和推广文化艺术的综合实力。书店的客流不仅仅是读者,大量的艺术爱好者、收藏家、为培养孩子艺术素质的亲子家庭、剧目演出及音乐会观众,需要提升生活品质的人群等,都是书店的客流。书店会根据美术馆的展览设计不同的主题展台,让观众在观展之余,更深入地了解艺术,感受艺术家,以及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人文社科延展阅读。书店还在显眼位置推广美术馆的当季展览,并在收银台出售美术馆展览门票。美术馆也会与书店联动,推出相应的艺术分享活动。
在引流的同时,如何提升书店原有客流的消费转化率,满足顾客对于休闲消费和品质生活的需求也是需要思考的问题。艺术机构与书店的结合,最直接的销售提升体现在艺术类书籍与文创衍生品等时尚产品方面。
以天津图书大厦为例,书天艺苑所在的艺术类图书区域,陈列艺术类出版物和美术学院专业类书籍,艺术区域的美术馆举办的各类艺术主题文化交流活动,成为艺术家和院校艺术生等受众人群活跃的阵地,从而带动了艺术类图书的销售,吸引更多人气,读者在选购图书的同时能欣赏艺术、提升修养已成为大众需求。
山西太原书城内的美术作品展览馆定期举办书画作品展,吸引了很多艺术作家前来参观,带动人流量的同时,促进了艺术类书籍的销售;作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太原书城为学生群体提供了社会实践交流空间,带动教辅类书籍销售。在销售提升的同时,社交传播上的增量和文化空间的充分挖掘也让书店尝到了甜头。朱福林告诉记者,象甲书店通过广泛的口碑和品牌传播,带来了不同种类的活动和商业合作。
美育业态成为未来书店引进的重要方向。对于未来艺术业态的引进,多家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探索更多表达阅读的可能性。例如,2019年年底即将开业的可一书店·仙林艺术中心,以书店画廊、剧场影院、美学生活、文化主题餐厅、文化主题咖啡茶饮、文化教育等八大业态为核心,其中6项均与文化、艺术相关,围绕图书和艺术品,配套教育培训、轻餐饮服务、美学生活等业态。光的空间则延伸至常州,在坚守阅读、推广阅读的同时,始终关注展示(自我/群体)的重要性。光的空间常州店设计了一个星空下的舞台,可以演讲、表演、分享,哪怕是安静地坐在星空下的长桌长椅边静静的阅读,也是极具形式感和表达力的——我阅读故我在。书天艺苑将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绘画教育需求,引进美术教育培训业态。
光的空间
编 辑 | 江 海
监 制 | 春 蕾
网址:关注 | “书店+”与“+艺术”,破解阅读与美育互动的引流与商机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60806
相关内容
数字阅读时代下,临沂实体书店的“困”与“破”《艺术与生活》阅读练习及答案
林珊:“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解读与实施
品读美学好书,参与掌阅精选2024妇女节共读活动
上海视觉艺术设计展:五大部分关注艺术审美与生活
芒果文创书店“旧书新知” 活动促阅读交流,精彩纷呈!
艺术与审美——设计与生活
《生活美学与当代艺术》刘悦笛著【摘要 书评 在线阅读】
旧书回收重塑阅读生态,创新APP引领新时代阅读使命与意义
北京石景山郎园Park:一座关于生活与美的艺术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