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幸福吗?哈佛大学历时83年研究表明:幸福的人都有这项共同特质
《哈佛幸福课》心理学视角解读幸福 #生活乐趣# #生活日常# #个人成长建议# #阅读推荐书单#
哪些因素会影响人的幸福感?
金钱?名誉?成就感?
对于“幸福”的研究可追溯至20世纪40-50年代,西方的积极心理学运动即是从此时开始,一众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自那时开始研究幸福、幸福的影响以及如何获得幸福。
从学术角度来讲,幸福是一个拥有多个定义和维度的心理学概念[1]。
在心理学领域,幸福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比良好的暂时性心情更加深刻。幸福是心理健康领域最重要的概念之一,被定义为一种可持续的方法和愉悦的感觉[2]。
图源:UX Cellective
心理健康方面的幸福包括积极的情感,如快乐、和平、对生活的参与和热情[3]。
在许多心理学家看来,幸福至少有三个基本要素:情感、社会和认知观念。情感成分导致积极的情绪状态,社交成分导致与他人的广泛而积极的社交关系,认知成分是个人以乐观的态度诠释日常事件[4]。
对于每个人来说,幸福的定义或许截然不同,因此获得幸福的方式也千差万别。但多年来,专家学者们对于“幸福”的研究不断加深,直至今日,已有众多研究成果为我们揭开了获得幸福的秘诀……
#01 亲情、友情与爱情
从1938年开始,哈佛大学开展了一项名为“哈佛成人发展研究”的人类追踪记录项目,项目团队共跟踪记录了两组724位男性,第一组受试者是哈佛大学二年级的学生,第二组受试者则是一群来自波士顿贫民区的男孩。
通过开展这项研究,哈佛大学希望找到真正使人们保持快乐和健康的因素。
图源:The Harvard Gazette
几十年中,项目团队持续跟进每一名受试者的生活进展,每年会向受试者发送问卷、进行面对面采访、对受试者进行体检并与受试者的家人进行交谈,记载他们的工作、家庭生活、健康状况。
至今,这项研究至今已经持续了83年,这是非常罕见的,也可能是历史上对于成人发展研究时间跨度最长的一项。那么,历经几十年的研究,项目团队究竟得出了什么结论?到底哪些因素能够影响一个人的快乐与健康?
在TED演讲中,这项研究的第四任主管Robert Waldinger揭示了这一答案: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我们更快乐、健康。”
在演讲中,Robert Waldinger总结了可以从这个研究结论中得到的三个启示。
第一,社会联系对我们真的有益,孤独是有害的。与家庭、朋友、团体等有更多联系的人往往比社会联系少的人更开心,身体更加健康,寿命更长。
第二,孤独与交友数量、是否处于婚姻中无关,而是关乎于与他人联系的质量。生活在冲突中确实对人体健康有害。优质、温暖的关系对人的身体和健康有保护作用。
第三,好的人际关系不仅保护人的身体,还保护人的大脑。当一个人真切的感受到自己能够依赖另一个人时,他的记忆将会更加清晰持久,反之记忆则会快速衰退。
图源:The Harvard Gazette
除了这项历时几十年的研究,还有许多关于幸福的研究都肯定了保持良好社会关系的益处。
积极心理学的两位开创人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和埃德·迪纳(Ed Diener)在2002年对伊利诺伊大学个人幸福感调查中得分最高的10%的学生进行研究后发现,那些经常处于积极状态、很少陷入负面情绪的人所拥有的最显着特征是“他们与朋友和家人建立了牢固联系,并且经常与朋友和家人共度时光”[5]。
当然,仅是与朋友、家人以及恋人建立联系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能够彼此依赖的牢固联系。而想要建立亲密牢固的关系往往需要进行“自我披露”,即愿意透露自己的个人问题和感受,如果没有这种自我披露,即使拥有很多朋友也仍然会感到孤独[6]。
#02 健康
大多数人常常将“健康”二字联想至躯体健康,而忽视了其他层面的健康。但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为疾病或羸弱之消除,而系体格,精神与社会之完全健康状态。”因此,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而不限于: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
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健康与幸福之间会相互影响,不同层面的健康对于一个人的幸福都有着很大的影响,而幸福感也会影响一个人的健康。
从身体及心理健康层面来看,有健康问题的人幸福感会更低。
2016年,加州州立大学萨克拉门托分校(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Sacramento)的公共政策研究人员分析了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对30多万名参与者进行的电话调查。
调查询问了人口统计信息,例如年龄、种族、社会经济地位、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和参与者的健康行为、健康问题以及他们是否拥有医疗保健。同时,被调查者还回答了这个问题:“总的来说,您对生活有多满意?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
经过分析,研究人员发现:相较没有健康问题的人而言,有健康问题的人的生活满意度要更低,这一发现也证实了其他有关健康与幸福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图源:huffpost.com
在顶级经济学家理查德·莱亚德 (Richard Layard)的带领下,伦敦经济学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经济表现中心(Centre for Economic Performance)的专家团队调查了获得幸福、减少痛苦、促进幸福的最佳方式。他们的报告显示:
在一个社区内,心理健康差异(4%)对于每个人的幸福感的影响远高于收入不平等(1%);此外,儿童的情绪健康还可以预测他们是否能够拥有幸福的成年生活,且学校对孩子的情绪健康有很大影响,孩子上哪所学校会影响他们的情绪健康以及对考试成绩的影响。
幸福对于健康的影响也是十分显著的,幸福感高的人可以很好的调节自己的情绪,更有能力接受和面对挑战与问题;高幸福感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血压,改善睡眠,改善饮食等。
#03 经济状况
理查德·莱亚德还在他的《Happiness: Lessons from a New Science》一书中提出了影响幸福的七个要素,其中不仅包括以上提到的家庭关系、社区与朋友和健康,还包括:经济状况、工作、个人自由和个人价值观。
尽管大量研究表明,经济状况或“金钱”与幸福之间的关系较弱,但经济状况仍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幸福感。
据理查德·莱亚德所写:平均而言,较为富裕的国家的人比贫穷国家的人更幸福。从个人层面而言,大量研究证明:在同一个国家的富人比穷人更幸福。但是,尽管幸福随着收入和财富的增加而增加,收入较低的人却能从收入增加中获得更大的幸福感,幸福水平只有在收入非常高时才趋于稳定。
图源:forbes.com
理查德·莱亚德从收入本身的角度来阐述金钱与幸福感的关系,也有研究从收入等级、“消费”等角度出发进行研究。
比如,有研究表明,金钱无法影响生活满意度,而收入等级会影响人对于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大多数人倾向于与收入排名高于自己的人进行比较,因此会导致幸福感降低。
此外,Sandra C. Matz等人发表在《心理科学》上的研究称:消费与幸福之间的关系较弱,但如果以“正确的方式”花钱,例如花费在学习和他人身上,则会对人的幸福感产生积极影响。研究发现一个人在与自己的个性相匹配的产品上支出更多,而购买与自己的个性更相匹配的产品的人则表现出更高的生活满意度。
总而言之,当支出与购买者的性格相符时,金钱确实可以“买”到幸福。
来源:PSYCHOLOGICAL SCIENCE
Elizabeth W. Dunn等人的研究表明:人们如何花钱对他们的幸福也很重要——在别人身上花钱的人会感到更幸福。这种支出被称为“亲社会消费”,世界各地的成年人,甚至幼儿的表现都验证了这一点。
来源:PSYCHOLOGICAL SCIENCE
也有研究表明,体验式购买(例如外出就餐或购买电影票)可以提高幸福感,因为它们满足了更高的购买需求,尤其是体现社交联系的购买需求。
#04 工作、个人自由、个人价值观
尽管部分人并不喜欢目前的工作,但此前的研究发现,(非自愿)失业者比有工作的人幸福感低得多。
德国的研究甚至显示,拥有一份“低质量”的工作,比如在汉堡店当服务员,比没有工作能带来更多满足感。那些工作不稳定的人(比如许多“零工经济”中的工人)所获得的幸福感介于有稳定工作和失业之间。
理查德·莱亚德提出:从个人自由与幸福的关系来看,相对于不那么专制(更自由)的国家,生活在自由有限国家的人们的幸福水平往往会大幅下降。同样,特定的缺乏自由的群体(例如在女性不平等的国家生活的妇女)的幸福感则相对更低。即自由对人们的生活满意度有着巨大的影响和价值。
在理查德·莱亚德看来,个人价值观也在影响着人们的幸福水平,也有研究证明了这一点。平均而言,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有宗教信仰的人比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更幸福,至少在许多社会中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但这并不能表明高幸福感究竟是宗教信仰带来的直接影响还是间接影响[7]。
#05 小结
影响幸福感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住所、生物遗传、教育程度、社会环境等等,仍有许多研究者在不断探索着幸福的奥秘。
但已有的研究结果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参考。不妨从以上几个影响因素的出发,评估一下自己的幸福指数并问问自己:我幸福吗?
Reference
[1] Delle Fave A, Brdar I, Freire T, Vella-Brodrick D, Wissing M. The eudaimonic and hedonic components of happines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findings. Soc Indic Res. 2010;100(2):185–207.
[2] Arthur MS. The Lost Meaning of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William and Mary Quarterly. 1964:326–27.
[3] Effect of infertility on the quality of life, a cross- sectional study. Ashraf DM, Ali D, Azadeh DM, J Clin Diagn Res. 2014 Oct; 8(10): OC13-5.
[4] Darrin M, McMahon From the happiness of virtue to the virtue of happiness: 400 BC-AD 1780. Daedalus. 2004;133(2):5–17.
[5] Diener, E., & Seligman, M. (2002). Very Happy People. Psychological Science, 13(1).
[6] Tran, N.L.T., Wassmer, R.W. & Lascher, E.L. The Health Insurance and Life Satisfaction Connection. J Happiness Stud 18, 409–426 (2017).
[7]https://www.newsroom.co.nz/what-makes-us-happy-and-can-policy-help
网址:你幸福吗?哈佛大学历时83年研究表明:幸福的人都有这项共同特质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64089
相关内容
哈佛研究,幸福密码.《美好生活:哈佛大学跨越85年的幸福研究启示》:揭开人类生活幸福感的关键秘密
哈佛大学研究78年《自我的智慧》揭示人类幸福密码
哈佛大学75年研究:什么样的人最幸福?答案颠覆你的想象
哈佛大学耗时75年,研究了724位男性:活得最幸福的,都是这类人
哈佛大学持续85年追踪1300余人生命历程:什么样的人生最幸福?
耗费85年,哈佛最长研究发现:幸福快乐的秘诀只有一个……
哈佛大学心理学研究指出:幸福感受人际关系的影响最大
ZT: 《哈佛的幸福课》10条“幸福小贴士”
《哈佛幸福课》积极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