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早教活动中教师对家长的指导策略

发布时间:2024-11-16 00:46

科学育儿书籍:《儿童早期教育与成长策略》,引导家长正确引导孩子 #生活技巧# #生活小妙招# #亲子教育小常识# #科学育儿书籍#

文件资料文献资料计划总结研究活动教师论文公开教学活动设计教师成果幼儿成果

 

亲子早教活动中教师对家长的指导策略

——亲子早教活动中教师对家长的指导策略

发布时间:2013-06-20   点击:291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朱莉

亲子早教活动中教师对家长的指导策略

朱莉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对于早期教育的不断重视,0-3岁幼儿早期教育也逐渐被人们认识和接受,也有越来越多的家庭走进亲子早教的课堂。但是有很多的家长对于亲子早教的认识还是很狭隘很片面的,他们认为亲子早教只要把孩子扔进课堂,去跟着老师学东西,自己则心不在焉,在一旁聊天或者打电话、玩手机,其实亲子早教教的不仅是孩子,更重的是教家长。

早教课的意义在于帮助父母建立科学的早期教育理念,了解一些育儿知识,包括饮食、健康和开发智力等等;帮助家长及时把握宝宝的敏感期,协助宝宝一起感受新事物;让家长懂得孩子在每个成长阶段的特点、兴趣和能力;强调亲子互动,使家长通过与孩子共同游戏,掌握一些教育的方法与技能,等等。简单的说就是告诉家长,教育孩子要叫什么,怎么教。所以要让家长更加透彻地了解亲子早教,更加专注的参与活动,教师在课堂上对家长的指导策略就显得十分重要,这直接影响到家长的育儿观念和亲子早教的价值体现。

一、个别交流,改变家长教育观念

(一)前期交流谈话,了解家长思想观念

在亲子早教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很多的问题,尤其是刚接触亲子早教的家长,很容易走进教育的误区:1、认为教育是教师的事情,与自己无关。2、认为亲子早教是万能的,上了早教课就会让孩子变“聪明”。3、急功近利,短期看不到成效就很急躁。4、只求教育结果而不注重学习过程。5、重视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忽视幼儿思维方式的培养。

(二)提升自身修养,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教师相对家长来说,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对家长要起到指导的作用,如果教师的知识匮乏,与家长交流时如果教育观念甚至滞后于家长,就很难让人信服,所以教师应该不断的学习与反思,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能够用自己专业的知识解决家长的困惑。教育杂志上的个案很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教师可以多阅读这样的文章,理论联系实际,真正为家长解惑。只有做到能够帮助家长解决即使生活中的困难,家长才会切身体会到早教的作用和必要性。

(三)个别指导交流,形成正确教育理念

针对家长们情况,我们利用活动前的时间,和家长进行个别交流,首先向家长提出问题,了解家长心中的想法,帮助家长分析亲自早教的意义和实施的必要性,引起家长的重视,从而从根本上帮助家长形成科学的教育观,与老师达成共识,以便顺利开展活动。

花絮:在亲子体验课后,有一位爸爸想老师提出了异议:“老师,这个亲子早教就是带小朋友玩玩的,也没有什么意思嘛!”老师刚打算进行解释工作,这时发现孩子的妈妈让孩子坐在小板凳上看书,孩子不愿意,老师就对孩子的爸爸说:“请您稍等一下!”就走到孩子的旁边说道:“呀,这些椅子真漂亮,你想做黄色的呢还是想做粉色的?”孩子立刻挑了一张粉色的椅子坐下来,老师随即转过身来说:“瞧,这就是亲子早教的意义。”孩子爸爸不禁翘起了大拇指感叹道:“还是老师有办法,我又学到了一招。”

二、温馨提示,提高家长指导策略

(一)活动前说明,告诉家长“为什么这样做”

在每一个环节的一开始,介绍了游戏的玩法和规则以后,我总要告知家长这个活动的目标是什么,要家长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在家长了解了这一活动开展的好处以后,就会更加投入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否则就会出现“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只知道跟着老师做,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比如在手指游戏“小白猪”活动中,教师在介绍了游戏玩法以后,还告知家长“这个活动能够刺激宝宝的末梢神经的发育,能够有助于宝宝智力的发展”,家长就知道参与这个活动不仅仅是为了记住儿歌,其中还蕴含着深刻的教育含义。

(二)活动中建议,告诉家长“应该怎么做”

在家长知道了“教什么”以后,就要引导家长知道“怎么教”。俗话说“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两片叶子”,我们的生活中也没有一模一样的孩子,在亲子活动中,幼儿会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家长在面对着种种的情况时,往往不能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给予幼儿指导,在家长手足无措的时候,教师就应该给予及时地帮助和指导。同时在家庭个别操作时,教师应该针对幼儿的情况、家长的教授方法,适时的给与家长建议,以便家长能够更好掌握教育方式,调整教育手段。

活动花絮一:

“亲亲热热”环节,是孩子们很喜欢的活动,他们通过一段时间的熟悉和交流,渴望介绍自己,并从老师那里得到小红花贴纸,欣欣是刚来的,比较害羞,好不容易站在了集体面前,就是不愿意开口跟同伴们问好,欣欣的妈妈着急地在旁边说:“宝宝说呀!不要难为情!”这时教师提醒家长:“你可以跟宝宝一起说。”于是这位妈妈和宝宝一起自我介绍,宝宝得到了同伴的欢迎和老师的奖励,特别高兴了,几次活动以后,欣欣主动要求自己独立自我介绍了。

活动花絮二:

这天我们玩“小鱼吃面包”的游戏,把毛巾当面包、夹子当小鱼,小朋友们手拿夹子去夹住毛巾,其他的小朋友都玩得很开心,只有牛牛玩过几次以后就坐在那里不愿意玩,妈妈无可奈何的坐在一边,劝说牛牛再玩一次。牛牛的动手能力比较强,这样的活动牛牛玩了一两次已经完全掌握了,不愿意再玩了。老师走过去,跟牛牛妈妈说:“你可以让他用左手再玩一遍,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参加活动的兴趣,还可以锻炼左手的灵活性,开发右脑。”牛牛妈妈听了,和牛牛又一起玩了一遍,牛牛果然对这个游戏又产生了新的兴趣。

三、育儿资讯,帮助家长解决难题

(一)了解家长困惑

每一次活动结束前的“育儿资讯”环节,是教师和家长双方面的对话,它能切实帮助家长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困惑。为了能够有针对性的讨论,教师可以通过“调查表”的方式,收集家长信息,倾听家长内心的想法,再将家长的想法集中、分类、整合,形成资料,了解家长当下最想解决的问题和最大的困惑,也可以给教师一定的准备时间,收集资料,更加完善信息,保证谈话质量。

(二)提高家长智慧

要组织好这一环节的活动,光靠教师填鸭式的教育是不够的,沙龙式谈话方式则比较开放和自由,能激发家长讨论的欲望,双方的交流可以促进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互动。所以在活动结束之前,可以预先告知家长下周将要讨论的内容,让家长有准备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也可以吸收到一些家长比较科学的育儿方式,集思广益,再通过教师小结,形成系统性的教育观点。

2013年1月23日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网址:亲子早教活动中教师对家长的指导策略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6673

上一篇:《开展社区0
下一篇:婴幼儿早教1

相关内容

早教指导活动中教师与家长有效互动的策略初探
浅议幼儿园对家庭亲子教育指导.doc
亲子教育问题与对策
幼儿家庭亲子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幼儿园0—3岁亲子早教活动教案(优秀6篇)
心学问心理教育,优质亲子教育与科学育儿策略:孩子成长的关键
中小学教师情绪管理的价值、问题及对策
手指游戏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价值及策略
亲子教育
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心得感悟体会 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心得体会(十六篇)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