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视角下植物造景作用的思考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5-04-19 01:00

环境美学研究城市夜景的视觉美学 #生活知识# #生活美学# #环境美学#

城市更新视角下植物造景作用的思考与研究
Thinking and Research on the Function of Plant Landscap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Renewal

1.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对宜居环境的追求,植物造景在城市更新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一种绿色、可持续的城市设计手段,植物造景不仅为城市带来美丽的景观,还为居民提供了更健康、宜人的生活空间。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植物的引入和合理利用不仅能够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还可以促进社区的凝聚力和人与自然的互动。本文将探讨植物造景在城市更新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在城市更新视角下,已有较多的学者从不同的研究方向对植物造景相关内容进行研究:赵茜瑶(2019) ‎[1] 在对大栅栏地区胡同的绿色空间的研究中,介绍了将植物景观运用于城市更新的方法,通过在北京的胡同中增加绿化来改善城市环境。重点包括居民参与、本土创造、选择合适的绿化空间模式和植物种类,以及宣传推广。通过这些步骤,可以实现城市绿化和景观的提升,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董志威,刘特凯(2019) ‎[2] 以广州花园酒店升级改造项目为例,提出将植物景观融入城市更新,通过植物选择、空间优化和功能重组,提升景观质量。在广州花园酒店的案例中,通过优化交通空间、设计小品和优化植物景观等方式,打造出与地域特色和市场需求相符的景观,提升酒店的形象和吸引力,满足现代消费者对文化、艺术和舒适性的要求。张丽丽等(2022) ‎[3] 提出随着城市发展进入存量更新阶段,对城市绿地的提升和优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城市绿地作为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存量绿地的改造和更新是提升城区公共服务功能和建立可持续运营模式的关键途径。城市更新和植物造景作为城市规划和设计领域的重要议题,对于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居住条件、增强社区凝聚力和促进社会互动具有重要意义。

2. 城市更新与植物造景的理论框架

2.1. 城市更新的概念和目标

城市更新是指通过对城市现有空间和基础设施的改造和更新,以提升城市的功能、环境和形象,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目标。城市更新的目标包括改善居住条件、提供更多公共空间、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社区凝聚力和提升城市形象。城市更新旨在改善城市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社区凝聚力和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学者们认为,城市更新应该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不仅仅是对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的简单更新,还应该注重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方面的综合改善。此外,城市更新应该积极倾听社区居民的声音,通过社区参与和社会互动来实现更好的城市更新效果。阳建强(2000) ‎[4] 在其观点中指出,城市更新应该以更长远和全局性的目标为导向,包括提升城市活力、推动城市产业升级、塑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质以及推进社会进步。刘思思(2018) ‎[5] 认为近年来,城市更新已形成共识,是一项以人为本的社会改良运动,旨在综合提升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发展。这一进程以可持续、小规模和渐进式的方式进行,以确保城市更新的长期效益和稳定性,而多方合作和公众参与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根据张更立(2004) ‎[6] 对西方城市更新政策的研究,城市更新正朝着一个更加多元化、综合化的概念发展,同时也倾向于采用多方合作的伙伴关系,重视社区参与和社会公平的管治机制。这一趋势已成为西方城市更新政策的主要方向。

2.2. 植物造景在城市更新中的作用

学者们对城市更新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许多观点,其中一些观点与植物造景的角度相关。首先,植物在城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中具有重要作用。植物提供的绿色空间可以改善城市气候、提供生物多样性、减轻污染等,对城市更新的生态效益至关重要。学者Scott (2007) ‎[7] 在对有机地被覆盖物功能特性的研究中发现,有机覆盖物可以有效地去除景观和花园土壤中的重金属。如常见的城市污染物如铅和镉可以通过种植桉树、松树、白杨、和侧柏来去除。同样,堆肥和木屑的混合物可以通过将铜络合成毒性较小的形式来净化其覆盖的土壤。其次,植物造景可以增强社区凝聚力和促进社会互动。研究者陈静等(2020) ‎[8] 在对美国夏威夷火奴鲁鲁社区花园的研究中提出,社区花园和植物景观提供了社区居民休闲和社交的场所,有助于建立邻里关系和社会联系,其中,会员对开放式的社区花园比封闭式的社区花园有更高的满意度和更强的归属感。因此,在城市更新中合理规划和设计植物景观可以为社区创造有利的社交环境。此外,植物造景还对居民的心理和健康产生积极影响。修美玲(2006) ‎[9] 通过对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敬老院的40位老人进行研究,测定了他们在进行园艺操作活动前后的心情、脉搏和血压,以评估该活动对老人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老人的收缩压和脉搏基本保持不变,而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显著升高,而且在性别上未发现差异。同时,约80%的老年人在试验后心情得到改善。这证明园艺操作活动对老人的身心健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3. 植物造景在城市更新中的作用

3.1. 植物造景与社区凝聚力

社区凝聚力是一个社区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它涉及到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动、合作和社会联系。在当代城市生活中,社区凝聚力的提升对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至关重要。植物造景作为一种环境美化和社区参与的手段,正逐渐被认识到其在增强社区凝聚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植物造景的内容包括植物种类的选择、布局设计和养护管理等方面。通过选择适宜的植物,可以创造出美丽的景观环境,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宜人的生活空间。不同种类的植物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功能,可以通过合理搭配和布置,形成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植物造景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包括社区花园、屋顶花园和垂直绿化等。社区花园是居民参与度较高的方式之一,居民可以共同参与花园的规划、种植和养护,增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屋顶花园则可以利用建筑物的空余空间,创造出绿色休憩和社交的场所。垂直绿化则通过在建筑立面安装绿植,增加绿色元素的分布,提供更多的绿色空间。

植物造景对社区凝聚力的提升具有多重效果。一是社区凝聚力增强。通过植物造景的参与过程,居民们共同规划、种植和养护植物,增强了彼此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居民们共同努力的过程使得社区凝聚力得到增强。二是社区归属感提升。通过共同创造美丽的绿色环境,居民们增加了对社区的归属感,他们会更加珍惜和爱护这个共同创造的空间,进而加强对社区的认同和关注。三是社区活动丰富多样。植物造景的空间可以成为举办各种社区活动的场所,例如庆祝活动、文化展览、户外音乐会等。这些活动吸引了居民和社区外的人们参与其中,促进了社区的交流与文化,进一步增强社区凝聚力。

3.2. 植物造景增强城市生态系统功能

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丧失和城市热岛效应等。城市更新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发展模式,旨在提升城市的可持续性和宜居性。植物造景作为城市更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增加城市的美观性,还具有增强城市生态系统功能的潜力。

3.2.1. 增强城市空气质量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从而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质含量。植物的叶片表面可以吸附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在城市更新过程中,通过大规模引入植物造景,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减少污染物的浓度,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3.2.2. 改善水资源管理

城市更新过程中,植物造景可以起到拦截雨水、减少洪水和改善水质的作用。植物的根系可以增加土壤的渗水性,减少径流的量,降低洪水的风险。同时,植物的根系还可以过滤和吸收土壤中的污染物,提高水体的质量。在城市更新中,合理规划和设计植物造景,可以有效管理和保护城市的水资源。

3.2.3. 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城市更新过程中,植物造景可以为城市提供重要的生物栖息地,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植物的引入为城市内的鸟类、昆虫和其他小型生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的场所。此外,植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有助于吸引和维持更多的生物种类。在城市更新中,注重植物造景的生物多样性,可以提升城市的生态价值,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3.2.4. 调节城市气候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可以释放大量的水蒸气,从而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减缓城市热岛效应的发展。植物的树冠可以起到遮阳、降温的作用,减少建筑物表面的热量吸收,提高城市的舒适度。在城市更新中,合理规划和设计植物造景,选择适宜的树种和绿化形式,可以有效调节城市的气候,提供凉爽的城市氛围。

3.3. 植物造景增加城市价值和吸引力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功能的不断扩展,城市更新成为了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任务。田莉(2020) ‎[10] 等人指出,城市更新往往伴随着土地用途的改变或开发强度的提升,是实现城市土地增值的一种途径。唐燕(2018) ‎[11] 认为城市更新是我国城市土地“存量盘活”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城市更新旨在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提升城市的生活品质,并增加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植物造景作为一种重要的设计手段,被广泛运用于城市的公共空间、街道、广场等地方。植物造景不仅能够提升城市的美观度,还能够增加城市的价值和吸引力。

3.3.1. 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和居住体验

植物造景为城市带来了绿色和自然的氛围,提升了城市的环境质量和居住体验。通过引入植物,城市空间得到了更好的气候调节和空气净化效果。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降低城市的气温,减轻炎热的感觉,提供清凉的遮荫空间。同时,植物能够吸收大气中的有害物质,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噪音和尘埃的传播。这些植物所带来的好处不仅让城市居民感受到更好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城市的可持续性和生态性能。

3.3.2. 打造独特的城市形象和文化符号

植物造景丰富了城市的景观特色,打造了独特的城市形象和文化符号。通过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和设计手法,可以营造出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景观风貌。例如,一些城市通过种植本地特色的植物,展示出独特的地域风貌,增加了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植物造景还可以结合城市的历史、传统和艺术元素,打造具有文化意义的景观,成为城市的象征和标志。这些独特的城市形象和文化符号不仅吸引了游客的关注,也增强了居民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3.3.3. 提供多样化的城市功能空间

植物造景还提供了多样化的城市功能空间,满足了居民的休闲、娱乐和社交需求。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植物景观,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公共空间。例如,城市公园、花园和绿地成为了居民休闲、运动和社交的场所,提供了相互交流和共享的机会。居民可以在这些绿色空间中散步、娱乐、运动,享受自然的美好。此外,植物造景还可以为城市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庆祝活动和社区聚会提供场所和条件,促进社会互动和文化交流,进一步增强了城市的凝聚力和活力。

4. 小结

植物造景与城市更新密切相关,它们相互促进和增强,共同致力于美化城市环境、增强生态系统功能、调节城市气候和提升居住质量。在未来的城市规划和更新中,应将植物造景作为重要的考虑因素,并与城市更新策略紧密结合。植物造景的引入可以创造绿色、宜人和可持续的城市空间,提供自然的美感和生态系统服务。同时,城市更新为植物造景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支持,通过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空间规划,创造更多的植物种植和绿化空间。

在未来的城市更新过程中,应将植物造景作为城市更新的整体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虑植物的布局、种类选择和生态功能,与城市功能和需求相匹配。积极推动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植物屋顶、垂直绿化系统、雨水收集系统等,以提供更多的绿化空间和生态系统服务。鼓励居民参与植物造景和城市更新的决策和实施过程,建立社区花园和公共种植项目,提供培训和教育机会,增强居民的环境意识和参与度。

基金项目

大型居住区修补更新研究——以北京回天地区为例(20201201331030005)。

参考文献

网址:城市更新视角下植物造景作用的思考与研究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74890

相关内容

城市更新与生活美学研究
存量更新视角下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思路与方法——以北京市为例
城市植物景观设计中的低碳策略应用
我国野生观赏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与开发研究
日常生活视角下广州旧城街市空间优化研究
生活圈视角下多场景露营车的设计研究
城市更新下的夜景灯光思考,让城市更加幸福
城市旧居住区环境改造的思考
日常生活视角下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改造设计研究
儿童友好视角下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空间评估与优化策略研究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