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冯玉萍:加大“文化养老”投入 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
重视老年教育,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生活知识# #生活理念# #老龄化社会观念#
中新网沈阳5月20日电 题:全国人大代表冯玉萍:加大“文化养老”投入 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
作者 王景巍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养老成为未来每一个家庭都要面对的问题,也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全国人大代表冯玉萍建议:要进一步关注老年人的精神文化建设,加大“文化养老”的资金投入,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充实、健康、快乐。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的基本国情,2019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2.54亿,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老年人口过两亿的国家。
当前,老年人对晚年美好生活的需要,已经不仅仅只包括最基本的吃饭、住宿、医疗等物质需要,还有对精神、体育、文化、休闲、娱乐等多个方面的精神追求。在满足老年人正常生活需求的同时,如何用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去充实闲暇时间,提供既养身又养心的养老服务,从根本上实现从养老到享老,文化养老显得意义重大。
冯玉萍曾三次荣获戏剧表演最高奖梅花奖,在针对养老问题开展调研时,她更多关注的是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正在往高龄化方向加速发展,养老已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我们不仅要满足老年人的物质需要,要重视老年人的文化养老需求。”冯玉萍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
冯玉萍在调研中发现,随着我国不断加大对养老产业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力度,老年人的生活、医疗等基本需要得到了较好保障,晚年生活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但与此同时,老年人精神层面的需求却往往得不到满足。老年群体对艺术的渴望与执着,也充分反映出他们对晚年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需要。
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加大“文化养老”投入,将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使老年生活得到更好的保障。
为此,冯玉萍建议,构建文化养老运营服务机制,强化人才支撑、资金保障。建立起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文化养老艺术培训员队伍,坚持以老年人的文化需求为导向,加强顶层设计,精准到户,帮助老年人扩展生活空间和社会活动空间。
与此同时,加大对从事老年人文化公益事业公益机构的资金支持、政策扶植和倾斜,在街道或社区的文化站点的建设上下功夫,并因地制宜地利用学校、文化场馆、公共休闲广场等空间资源,建立起区(县)、乡镇街道、社区村屯等三级公共文化服务场所,以保障“文化养老”的实现,切实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完) 【编辑:张楷欣】
网址:全国人大代表冯玉萍:加大“文化养老”投入 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98678
相关内容
2020两会养老话题:文化养老,让老年群体“从养老到享老”加快适老化改造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全国人大代表李丹丹:优化社区助老服务 让老年人“老有所养”
付萍:中国老年营养餐可改善老年人营养不良现状
优化养老服务: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全国人大代表陈国厂:关心关注农村留守老人,让老年人过上幸福生活
全国人大代表李金波:建议加强智能家居适老化改造,推动家电产业提质增效提升国际竞争力
体育参与: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
养老更“适老”——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
山亭区人大代表助力养老服务守护老年人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