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青光眼怎么防治

发布时间:2024-11-16 09:35

[健康] 怎样预防糖尿病? #生活常识# #常见疾病防治#

核心提示:青光眼不是一种单一的眼病,而是包括不同性质和类型等许多情况的一组眼病。它可以是眼内压力升高,造成眼组织尤其是视神经损害;或者是眼压不高,但眼血流减少而引起视神经损害,最终影响视功能并可导致失明。由于视神经损害一旦发生则不可逆转,即使经过治疗,受损的视功能也无法恢复,因此青光眼是严重的致盲性眼病。 

  糖尿病被公认是青光眼的危险因素之一,糖尿病与青光眼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青光眼发病原因也各不相同。糖尿病可引起眼房水外流不畅,眼压升高而发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糖尿病患者血液循环障碍可导致眼部血流减少,引起青光眼性视神经损伤而发生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在高血糖状态下眼晶体发生肿胀,导致眼压升高引起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最严重的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引起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危害大
  
  大约22%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引起视网膜组织缺氧,产生具有活性的血管形成因子,这种因子向眼前部扩散,刺激虹膜形成纤维血管膜,跨越眼前房角,影响房水排出,致眼压升高,此时表现为开角型青光眼。当纤维血管膜收缩,眼前房角粘连,则变成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房角关闭期,眼压升高十分顽固,眼痛剧烈且难以控制,同时治疗也非常复杂和困难。随着病情的进展,眼组织和视功能往往遭到严重的、不可挽回的损害。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难度大、治疗效果差,晚期患者即使手术治疗也难以控制眼压,最终导致视功能丧失,因此预防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生意义重大。

     防治关键是定期眼科检查

     青光眼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诊断,只有在青光眼早期,视神经损害很轻或不重的前提下,治疗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因此,糖尿病患者首先要做的是,尽早到医院做一次系统的眼科常规检查,必要时做青光眼排除检查。需要明确的是,初次检查结果无青光眼的迹象,并不保证以后不发生青光眼,仍应根据眼科医生的建议定期随诊。2型糖尿病和5年以上1型糖尿病患者应一年一次眼科检查。

    另外,糖尿病患者应了解和掌握有关青光眼的医学知识,平时注意自我观察有无青光眼的异常动向,以便及时就医。在此基础上,早期诊断和治疗就能阻断或大大延缓青光眼的病程进展,使患者得以保持较好的视功能。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的发生与糖尿病的病程和控制程度有关,良好的血糖控制可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生,因此根本治疗在于早期有效控制糖尿病。

(实习编辑:朱文斌)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网址:糖尿病性青光眼怎么防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0497

相关内容

宝宝过早喝奶粉=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七大原则
糖尿病人能不能过性生活 糖尿病人性生活注意事项
【世界糖尿病日】科学治疗,拥抱健康“无糖”生活
联合国糖尿病日:体重管理助力糖尿病患者提升幸福感
怎么对青光眼进行保养
糖尿病患者中九成是2型糖尿病,管住嘴才能享受生活
联合国糖尿病日丨体重管理助力糖尿病“逆转” 提升患者幸福感
《糖尿病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前期患者怎么养生?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