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酱紫蛙 科普酱紫蛙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是餐具洗涤剂中使用最多的表面活性剂,在水中易产生泡沫,并具有较好的去污能力。尽管研究结果显示,高浓度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才会影响人体健康,但引导消费者正确使用洗涤剂,减少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还是必要的。
洗涤剂进入人体内部的途径大致有三种:
一是使用时直接与皮肤接触。
二是有创口时,经由伤口进入人体内。
三是使用过程中由于清洗不彻底,使之附着在餐具和蔬果上,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
使用洗涤剂时有很多误区,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误区一
马马虎虎流水冲
许多人以为用流动的水随便冲一下,就可以将附着在果蔬表面的残留洗涤剂冲掉。
其实要彻底去除还需要给洗涤剂一些溶解于水的时间。
流动的水只能将部分洗涤剂冲掉,还有一部分因为没有来得及溶解到水中,依旧留在果蔬表面。
误区二
没完没了清水泡
既然洗涤剂有一定的溶解时间,那么长时间的浸泡是否就可以将其完全清除干净呢?
事实上,洗涤剂溶解于水的时间一般在15秒左右。因此理论上说,浸泡15秒和浸泡2小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如果浸泡时间过长,溶解了洗涤剂的水可能会重新渗透到果蔬中去。
误区三
手有伤口依然洗
手不小心划破个口子,大多数人可能都不太会在意,仍会用受伤的手接触洗涤剂。
此时洗涤剂会通过创口进入体内,且与间接接触相比,浓度会增高数十倍,对身体的影响自然大得多。
误区四
干毛巾直接擦拭
将浸泡在洗涤剂中的餐具拿出来直接用干毛巾擦拭,看起来好像可以使餐具干干净净,不会残留洗涤剂,其实不然。
干毛巾只会将水分吸走,表面残留的洗涤剂浓度反而会升高,因此这种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正确的使用方法
● 洗涤餐具、果蔬时,首先要选取适量的洗涤剂,因为过多并不意味着更干净。
然后放入足量水浸泡,使其得到充分溶解,时间应大于15秒,再用流动的水冲洗即可。
编辑|于娟 赵若汐
审核|张芳芳 许明双
朱英 杨艳伟 编著
《别让不懂日用化学品害了你》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
近年来,日用化学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成为公众密切关注的热门话题。日用化学品的使用和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便利,但如果使用不当,日用化学品中的某种或某些成分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我们只有更了解它们、科学地使用它们,才能尽量避免受到伤害。本书按常见日用化学品的大致分类,包括洗涤剂、消毒剂、涂料、家用灭虫剂等,将人们所关心的和提醒人们应该注意的问题逐一提出,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日用化学品与人体健康间晦涩的理论问题,以便使广大读者能够比较容易地理解和掌握日用化学品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科学知识。
原标题:《洗涤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哪些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