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错误的家庭消毒方法,千万别学
家庭烹饪中的常见错误及避免方法 #生活常识# #厨艺分享#
十年前,一部《蜗居》写尽普通人在一线城市买房的辛酸与不易。近期,一部讲述房产中介的都市剧——《安家》再次火爆荧屏。话题围绕房子和家展开,披露了人生百态。
年终和年初,是很多人换房搬家的旺季,虽然受疫情影响,今年不少朋友乔迁新居的计划也被迫中止,但住房是刚需,哪怕有再大的困难也要想办法克服。
但是住宅的消毒与防护,你真的做对了吗?下面7种家庭消毒法其实都是错误的!
7种错误的家庭消毒法
在家每天都要消毒?
错
如果家中没有外人到访,也没有自我隔离的疑似症状者,无需每天消毒。常通风、勤洗手,做好清洁就行,切记不要在家滥用消毒剂。
如果曾经坐公交、地铁、出租车等,特别是刚从医院等人群密集的地方回来,应用衣物消毒剂清洗衣服。
蒸食醋可以杀菌消毒?
错
有传言称食醋中的醋酸可破坏病毒结构,产生杀灭病毒的效果。但其实,食醋中的醋酸含量一般较低,远不能达到杀菌消毒的作用。所以,蒸醋对一些病毒没有良好的效果。
消毒剂浓度越高越好?
错
很多强效消毒剂刺激性很强,浓度过高可能会伤害人体。因此,消毒剂浓度并非越高越好。
在室内要用喷洒的方式消毒?
错
浓度75%的酒精消毒液燃点较低,火灾危险性属于甲类。室内使用时禁止采取喷洒式消毒方式,应采取擦拭方法并避免洒漏。保持室内通风,以免发生火灾。
室外采取喷洒式消毒方式时必须禁止明火,防止局部喷洒浓度过大,发生燃烧风险。
调高室温或洗热水澡能杀菌?
错
医学验证,病毒对热敏感,但有些病毒要在56℃的水中保持30分钟左右才可以灭活。
处于冬季室温(23℃左右)或洗热水澡(水温处于40℃以上),有些病毒不能灭活。
免洗洗手液可代替流水洗手?
错
市面上许多含杀菌成分的免洗洗手液有一定刺激性,可能造成皮肤过敏反应。
速干的免洗洗手液属于易燃物质,使用时应远离明火,避免孩子单独使用。
尽量用流水洗手,配合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洁指尖、掌心、手腕各个部位。
洗手用品只能用酒精类的?
错
世界卫生组织等发布的相关指南中,都提到注意洗手,且洗手用品是普通的肥皂和水。
在没有肥皂和水的情况下,采用酒精类消毒剂代替。
上述错误,在你的家中有没有出现呢?正确的家庭防护又该如何才做?
家庭如何做好消毒防护?
为避免出现清理死角,居家消毒时有以下3个重点:
1
家中物品及时消毒
◆ 地面、桌面、开关、门把手、热水壶、马桶、床头柜等用含有效氯250~500毫克/升的84消毒液擦拭,15分钟之后用清水擦洗干净,每天至少1次;
◆ 水杯、茶杯、餐具、小玩具等可用漂白粉、高锰酸钾浸泡15~30分钟,或用水煮沸15分钟,用后随时消毒,再用流动的水冲洗干净;
◆ 搬家时用到的包装箱,快递包装等,可以把外包装扔掉,然后认真洗手。如果实在不放心,可以在物品外表面喷洒75%的医用酒精。
2
冲厕所盖上马桶盖
新型冠状病毒有可能通过粪-口传播,切断粪-口传播,要注意一些生活小细节:
◆ 厕所、马桶要消毒,冲厕所时盖上马桶盖;
◆ 对于下水道密闭性不严格的小区,如发现反水、漏水,应当加强马桶或便器的密封性;
◆ 有孩子的家庭,更要注意地面、家具的消毒,以免孩子摸到脏东西后吃手而被感染。
3
勿蒸洗口罩以供重复利用
网上传言称,将一次性口罩用微波炉或电吹风加热、用75%酒精涂抹能消毒,可重复利用。中国纺织工程学会首席科学传播专家靳向煜表示,这都是不可取的。
而且医用外科口罩等外表面都经过“拒水处理”,酒精很难渗入,表面涂抹很难对内部起到消毒作用;另一方面,酒精破坏口罩外层防水结构,使口罩对水的吸收增强,加速过滤层失效。
除了个人防护和外出防护,更不要忽视家庭消毒的工作,提高安全意识的同时,大家也要掌握科学的方法,避免造成不良后果。
责任编辑:
网址:7种错误的家庭消毒方法,千万别学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6543
相关内容
必看!3种居家消毒方法,用对消毒,用错「投毒」!消毒剂千万不要乱用
必看!这7居家消毒方法大部分人都做错了!
家庭消毒杀菌的方法
家庭消毒用什么消毒液?家庭必备消毒产品大全
84消毒液可以消毒餐具、衣物吗?原来我们都用错了
正确的家庭杀菌消毒方法
今天才知道,84消毒液的正确用法,很多人一直用错了,难怪没效果
消毒的基本概念和家庭消毒基本方法
12种错误的饮食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