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生活成为一种景观:有烟火气的市集,有氛围感的菜场
观察菜市场的热闹场景,感受生活的烟火气。 #生活乐趣# #美食烹饪乐趣# #美食菜市场#
今年的春暖花开,迎来了线下生活的重启。展现生活方式的创意市集、逐渐“网红”的日常菜场,将习以为常的“烟火气”氛围感拉满,也给城市发展注入创新思维。
创意市集,给生活加个滤镜
排着长队等待进入的火爆、在樱花树下喝咖啡的美感、丰富多元的在场感和体验感……上个周末,在玄武湖梁洲、樱洲举办的“2023还有生活节”再次成为爆款,让更多人对创意市集产生了好奇心。
《周易》曾记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作为交易商品的场所,市集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历史,而如今掀起热浪的市集,虽然仍然在发生着交易,但承载的功能早已发生改变。
“首先摊位一定要打扮得美美的,因为很多人去到那里会拍照发朋友圈!”这个春天,对南京的市集爱好者小蔡来说,有很多值得去溜达的地方,除了连续两个双休日参与“还有生活节”之外,还有二月兰赏花森林市集、手帐插画市集、复古市集、旅行箱市集……
他曾在很多市集上留影,甚至被“还有生活”官方账号捕捉过和小伙伴们快乐玩耍的笑脸;也在市集买过不少心仪的东西,比如小众设计师的衣服,创意蛋糕,还有画。让他印象最深的是去年夏天在后备箱市集买到手的一把书法扇子,不知道什么字体,但造型时尚、飘逸,尤其是“万物皆可五马渡”的字样,好像是给在五马渡上班的他量身定制的。
他更愿意用“作品”来定义这些被出售的物品,因为每个摊主五花八门的才华和他们不同的生活痕迹在这些售品中清晰可见。
在网购发达的年代,逛市集的人,就是希望买到些不一样的东西,有一些不期而遇的体验。
而对于市集上摆摊人来说,这个方寸之间的舞台,关乎生存和理想。
何博等一批手艺人在市集上卖花灯等非遗手作已经有好几年了,“我们有的做花灯,有的做中国结,还有的草编一些生活用品,大家一起上市集,各有特色,抱团取暖!”
在何博看来,市集最大的功能是给了非遗展示的窗口,“只有真的在市集上见过非遗的手工艺品,年轻人才真的会对这个东西有直观的感受,然后才有可能会爱上非遗!”而市集的新业态也同时在反哺非遗。“如果你拿十块、八块的东西去卖,那叫集市,而不是市集。市集让我们非遗更接地气,用新的美学呈现,让年轻人眼前一亮。”何博说,比如过去他们的手工艺品颜色比较花哨,但到了市集以后发现年轻人更喜欢素淡一些的色彩,后来他们就做了改进;再比如,过去写对联多是些花好月圆的传统内容,而如今在他们的摊位上,年轻人点名要写的都是“暴富暴瘦”“肥猫家润”这样更有趣味的内容。
“新的生活方式出现了,大家的审美也在提高,我们非遗手艺人也要跟着提高。只有多一些在外面展示的机会,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何博说,自己很看重市集这样的展示机会,它让非遗也在不断生长。
为何年轻人如此热爱市集?在摄影师瓶子看来,因为它新锐、时髦,既有烟火气,又有文艺范,也就是说,年轻人更在意有趣、好玩,以及热闹。
“可能这就是现在说的氛围经济吧,最近很多市集都陆续请了乐队到场,我发现有了音乐之后,感受真的很不一样!”这五年来一直在观察市集的“瓶子”发现,来逛市集的人一年多过一年,甚至于一些老年人也加入其中。另外市集的日新月异也可在她的镜头里一窥究竟:从类型上分,有咖啡市集、中古市集、潮流市集、艺术市集等;从举办的地点来看,公园、商场、特色广场等都陆续加入其中;而且越来越多的新元素被嫁接到其中,还有互动,“丢夏二手置换市集原本邀请民谣歌手驻唱的,结果现场气氛太过热烈,后来变成大家争相上去唱歌、打鼓……歌手、摊主、客人玩得不亦乐乎。”
摄影师其实是瓶子的另一个身份。她的本职工作是在一家科技类国有企业工作,办公室的氛围严谨、严肃,同事各自忙碌,私下交流不多。“格子间的挡板那么高,不站起来都看不到其他人。我们的办公室在北边,晒不到太阳……”
正是市集的存在让爱热闹的瓶子找到“人生B面”。她有很多朋友都是在市集上认识的。就像有人把市集比做线下版的“豆瓣小组”一样,年轻人在不同的摊位遇见得多了,加个微信,就有了进一步联系的可能性,也仿佛连接了许多不同的、有趣的人生。就像在“还有生活节”,就能集中打卡来自全国各地的咖啡馆子,有人感叹,原来咖啡渣还有那么多不同的用途。
如今的市集,已不仅仅是交易场所,更是社交、娱乐、文化往来的“嘉年华”。
多面菜场,“烟火气”里的别样景观
有的人把生活搬进市集,成为景区、商场的一道风景,而有时候生活本身就是景观。
“春暖花开”的旅游季,南京一众寻常巷陌成了新晋打卡点。三餐四季,喧嚣市集,菜市场吸引来了旅行团,最不起眼的街头小吃也是游客的“心头好”。
最近到南京出差的“90后”淮安姑娘李萱,公干结束,还剩小半天。她算好回程高铁的时间,拖着行李箱直奔科巷。“来之前,我在小红书、B站上看到不少人为科巷制作的种草文案、视频,非常心动。这种小街有滋有味,还能体验一把南京本地生活。”全长400米的科巷,古早万丹、三姐酒酿、张果佬、炸藕团等网红小店常年满客,即使在下雨天、工作日,也完全不缺人排队。再往里走,巷内叫卖声、询价声不绝于耳,人人手里都拎着满满的购物袋,鲜少空手而归;街头巷尾,孩子们在追赶,老人们在唠嗑,一座城市的市井百态由此展开。
也有不少人是循着这处老城中心菜场的名声而来。“原本以为这里是菜场,想过来拍摄取景,没想到内容比菜场丰富多了。”南京大学生、摄影爱好者周志越下午没课,从仙林坐了半小时地铁过来。2020年,升级改造后的科巷菜场被命名为“科巷新市集”,保留了农贸市场功能,又像是商场和广场,内外遍布特色小店。“老南京的城市记忆,最秦淮的市井烟火”,抬手咔嚓一张,周志越的镜头定格了这句写在科巷浮雕墙上的话。每个小店,每个街角,都藏着城市记忆和人间百味。
热闹、温暖、人情味,不独属于前来的游客,也属于生活在小街小巷的每一个人。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科巷设立“社区工坊”,吸纳配钥匙、修锁、干洗缝补、理发等一众小服务。长期被城市忽视的“小修小补”重归视线,留下了人们在巷子里努力生活的印记,也让时代的记忆在不断变迁的城市里代代流传。
“科巷新市集”一楼,一家十多平方米的修理铺,孙庞庆师傅弯腰低头觑着眼睛,专注修理电器的身影让人们的记忆瞬间被“唤醒”。孙庞庆今年60岁,年轻时在电子机械厂工作,后来来到科巷做了30多年维修生意。“以前,在路边到处都有维修的小摊,现在却很难找到了。”他手上动作不快,但十分仔细认真,“其实,我们这种街头小店最贴近老百姓生活,大家也很信任我们,街坊邻里感情很好。”几十年来,孙庞庆每天营业到晚上七点,还经常为附近的老人、残疾用户上门服务,从这里搬家离去的老住户,也依然会时不时回来请他维修。
每天早晨8点,孙师傅骑电瓶车来到店里,配钥匙换锁芯,修灯管换水龙头,不声不响的他居然渐渐成了“网红”,很多年轻人专门过来看他,给他带来了“流量”。“工坊不仅给我们提供了更宽敞的场所,还和菜市场、超市、食堂连在一起,人流量大,顾客也就多了。”这一年多来,随着科巷“出圈”,孙师傅也有了很多新业务:帮年轻人修进口打火机、数码电饭煲等时尚家用电器,帮年轻女孩修名牌包包上的带扣,“维修爷爷”的名气越来越大了。
“A面”潮流,“B面”市井。生生不息的新业态,源源不断的烟火气,重构了城市的生活肌理。在苏州的十全街、平江路,沿着宽街窄巷徐徐慢行,时髦的中古店、咖啡厅、艺术馆,和传统老字号自由又惬意地混搭,融合沉淀出独特的韵味,牢牢吸引年轻圈层。在徐州丰储里智慧农贸市集,“吃饱饱没烦恼”“今天的胃是128G”等让人会心一笑的温馨短句,和鸡鸭鱼虾、瓜果香料一起鲜活地涌现。四季豆、娃娃菜可以是一束“花”,菜场可以变身时尚高地,烟火生活有了新灵感,市井的热闹与温暖也随之更加真实有活力。
需求之变,折射出人们对美好的向往
一座公园,过去靠“鸭子船”的船票收入维系运营。现在,一杯咖啡也许就盘活了整个园区。
一间菜场,本来只负责周围居民的一日三餐,如今竟然成了一座城市的网红打卡处。
这样的崭新逻辑,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城市发展思路。
万物皆可市集。《2020上海市集发展白皮书》显示,上海最美的夜集市“外滩枫径”,仅仅用了4天,就带动商场客流量增长35%,总计吸引了40万客流。
而菜场的走红,从《2023消费趋势洞察报告》中也能找到蛛丝马迹。报告指出,如今消费者的生活重心更加转向内在小世界,氛围感、情绪价值和内心舒适度对于消费体验变得尤为重要。
什么是烟火气,什么是氛围感?也许可以从这样一个小例子中得到启示——
朋友来家聚会的时候,80后女孩文岩从冰箱里拿出了自制的冷萃玫瑰饮,这是她在最近热门的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学来的。和平时热水泡茶不同,冷萃是“慢慢来”,将玫瑰花在冷水中浸泡过夜,人们品尝的是花香,还有时间的味道。
对一道茶饮的需求之变,折射出人们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生活,过去在很多人看来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是解决生存问题的必须,而当生活成为一种景观之后,它还叠加了别的期待,它是不是美的?能不能带来愉悦?通过审美赋能,日常的生活也会激荡出更高质量的幸福感。
有意思的是,年轻人在各种不同的市集、菜场上去认识世界、体验世界,去发现咖啡与咖啡、人与人之间的参差,而其他人也在以市集、菜场为方法观察年轻人和他们的消费新习惯。一个成功的打卡地总会“潜伏”一些同行和策划、调查公司的人,还有些脱口秀演员去找“生活”。在中国,“审美力”和“产品力”这两件事,还有巨大的红利空间。
但“流量”也催生了新的问题:为什么同样是市集,有的吸引不来人气,反而引来怨声载道?面对网红菜场的巨大人潮,城市的管理如何升级?
社会的进步,就是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新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完成的。
传统民居、社区博物馆、大师工作室、24小时书屋……“有风”的生活,也许还能吹向下一个看似平常的街角。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洁 吴雨阳
责任编辑:
网址:当生活成为一种景观:有烟火气的市集,有氛围感的菜场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71606
相关内容
“新烟火主义”街区:一场市井文化与生活美学的邂逅烟火、时尚皆有!来这里感受成都生活
又多了一座网红城市?抖音“城市烟火市集”洛阳站温情收官
智慧场景化体验,将是智能家居市场的下一个角逐点!
当“本草香”邂逅“烟火气”!男女老少都冲了……
艺术感与烟火气并存 深圳举办枝间生活节打开全新创意市集
“潮流范+烟火气” 解码天津老街区的“上新路”
当“露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符号
沉浸式街区丨生活美学与烟火气融入新型文旅街区,助力激发街区新活力
火星人集成灶改善烹饪体验,享受厨房无烟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