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在亲子关系缓解个案中的应用 | 社工案例计划
艺术治疗在亲子关系中的应用:增进理解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亲子生活艺术# #亲子生活美学#
2023社工客年度评选获奖名单公布!了解一下↓↓↓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杜闯闯
单位 | 信阳市祥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一、个案背景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能适应新时期学校教育的方法和措施。但是还存在这一些问题和不足。
经社工站以留守儿童为主开展需求调研发现,乡镇留守儿童的教育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学校教师与家长的沟通难度增大,有时半年甚至一年难见孩子父母一面,很难反映孩子在学校的真实表现和存在的问题,难以实现家庭和学校共同教育的目的。
2.外出打工人员对孩子的教育过于依赖学校教育,但学校教育由于学生多,教学任务重,教师没有精力,心有余而力不足,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
3.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缺乏有效的措施,很难在学习上、生活上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并针对性给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环境。家庭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意识淡薄。父母是儿童成长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的终身教育。
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行为、心理健康、道德观念与智力发展将起着决定性的因素。
但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尤为淡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父母与留守子女沟通少,缺乏亲情上的交流,对孩子的成长漠不关心,顺其自然发展。
2.监护人大多数是老年人,文化程度不高,有的是文盲和半文盲,家庭教育意识模糊,大多偏于溺爱,以生活照顾为主,且知识、能力上难以承担对孩子的道德培养和学习辅导的任务。
3.父母对留守儿童只是给予物质上的满足,孩子吃得饱、穿得暖就行了,缺乏对留守儿童精神上的鼓励、鞭策与开导。
4.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不对,父母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老师的事,孩子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取决于学校和老师,事实上成为孩子学习、身心发展的旁观者。
而在调研中发现普通儿童的各方面情况表现良好,从各个年龄阶段上来看,儿童的主要关心的都是学习,兴趣爱好方面的需求。
二、预估分析
个案小明(化名)14岁上初三,喜欢读书(尤其是史书如水浒传、三国演义)家中有爷爷、奶奶和父母四人、母亲照顾其日常生活,父亲在外地上班不经常回家。
社会工作者在多次走访沟通后得知小明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心理和精神压力问题
小明面临中考压力较大,造成心理和精神上的烦恼。
2.家庭关系问题
目前父母和小明关系较为紧张,父母无法指导小明如何更好学习,以及无法给予小明必要的休闲时间,造成小明和家长之间关系较为紧张。
3.学习问题
小明目前无法全身心投入学习,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清楚如何高效学习。
为此社会工作者针对小明精神和压力问题时应及时为儿童疏导心理和精神压力,和小明一起学习一起做游戏,探讨学习方面的问题和发表自己意见;
针对小明家庭关系问题:社会工作者以“和事佬”的角色来为小明和其家长分别做思想工作,和家长充分沟通并让其为小明留出个人休息时间;
针对小明学习方面问题:社会工作者和小明深入沟通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小明发表各自看法,以及建议询问班里更优秀的同学向他们请教学习方法。
社会工作精选好书,快快拿下↓↓↓
三、理论基础
1.马斯洛需求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在1943年提出。
该理论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种,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小明生理、安全、社交三个需求都是没有得到相应满足的,这极度的影响了小明的生活和社会化进程。
2.社区照顾
社区照顾是社会工作者动员社区资源,运用非正式支持网络、联合正式支持服务所提供的支持服务与设施,让有需要的人在家里或社区中得到照顾。
对于本次的行动不便的小明来说在社区照顾是权衡利弊之下最好的选择,不仅可以就近提供照料还能进一步的促进其社会化,而且通过非正式资源的运用,可以增强小明的社会支持网络功能。
3.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萨提亚模式又称萨提亚沟通模式,是由美国首位家庭治疗专家维琴尼亚·萨提亚女士所创建的理论体系。
萨提亚模式,又叫联合家庭治疗,家庭治疗是一种心理治疗的新方法,是从家庭、社会等系统方面着手,更全面地处理个人身上所背负的问题。
萨提亚建立的心理治疗方法,最大特点是着重提高个人的自尊、改善沟通及帮助人活得更“人性化”而不只求消除“症状”,治疗的最终目标是个人达致“身心整合,内外一致”。
四、服务目标
(一)总目标
给予小明一定的社会温暖和物资支持和心理疏解,缓和其家庭矛盾,帮助其正常学习。
(二)具体目标
1.通过整合社会资源,积极链接社会资源。
2缓解因学习造成的心理和精神压力。
3.积极帮助小明协调家庭关系,维护家庭内部和谐。
4.和小明深入沟通努力寻找学习方法,帮助小明正常学习。
五、服务策略与计划
(一)服务策略
1.学习方面
社会工作者了解到小明近期因学业压力较大,进而影响到自身学习状态。
针对这种情况社会工作者针对性的鼓励小明,和小明沟通如何高效学习和如何缓解压力,并以学长的身份来开导小明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吃苦的必要过程。
2.家庭关系方面
社会工作者首先为其父母做思想工作,告知家长小明努力的同时也应当得到必要的休息娱乐的时间,并单独为小明深入沟通了解内心真实想法,为其疏解家庭方面的压力。
最终小明和父母达成周五晚上放学可以娱乐休息的共识。
3.心理精神方面
小明在学校遇到烦心事产生一些情绪时,社会工作者计划和小明多加沟通交流、一起做游戏和互动帮助孩子摆脱情绪。
(二)介入计划
1.链接社区社会资源,积极向机构反映报备为其提供一定的生活物资。
2.不定期走访小明,疏导小明消极情绪为其缓解心理压力。
3.增强小明的社会支持网络,一起玩游戏、交朋友。
4.积极协调小明内部家庭关系,缓和矛盾。增进父母和小明之间的理解和支持。
六、具体服务过程
(一)申请与结案:筛选服务对象
社会工作者首先通过居委会名单筛选后确定小明为留守儿童,通过实地走访后得知小明就读初三,聪慧沉稳,喜欢读书(尤其是史书如水浒传、三国演义)家中有奶奶和母亲照顾其日常生活和负责接送孩子上学,父亲在外打工。
(二)预估和问题分析:初步和服务对象沟通了解其具体情况
社会工作者刚开始见到小明本人,询问小明有何兴趣爱好,并以此为话题和小明慢慢交流一起探讨儿童学习兴趣和关于读书方面的想法,缓解小明紧张的情绪。
并以培养小明读书兴趣为目标和小明拉近身心距离,并为家长疏导缓解因小明学习而产生的情绪压力。
(三)制定计划:了解服务对象具体情况,制定计划
链接社区社会资源,积极向机构反映报备为其提供一定的生活物资。不定期走访小明,疏导小明消极情绪为其缓解心理压力。
增强小明的社会支持网络,一起玩游戏、交朋友。积极协调小明内部家庭关系,缓和矛盾。增进父母和小明之间的理解和支持。
(四)开展服务:和服务对象拉近距离产生信任关系
几次探访后了解到小明在学习方面近期因学业压力较大,进而影响到自身学习状态。
针对这种情况社会工作者针对性的鼓励小明,和小明沟通如何高效学习和如何缓解压力,并以学长的身份来开导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吃苦的必要过程。
生活方面:社会工作者多次链接资源为小明送出故事书籍、棉衣、米面油等生活学习用品,给予小明生活帮助和支持,和小明及其家庭进一步拉近距离和逐渐产生信任。
(五)开展服务:和服务对象深入沟通,约定誓约
社会工作者从父母口中得知小明目前学业压力大,身为家长的我们只想让小明努力学习好好考试,并没有给予小明充分的休息时间。
小明家长和小明就玩手机方面的问题产生矛盾,甚至家长有对小明进行体罚的倾向。
社会工作者首先为其父母做思想工作,告知家长小明努力的同时也应当得到必要的休息娱乐的时间,并单独为小明深入沟通了解内心真实想法,为其疏解家庭方面的压力。
最终孩子和父母达成周五晚上放学可以娱乐休息的共识。
随后家长邀请社会工作者一起吃晚饭,社会工作者晚饭闲聊的时讲述了很多关于自己学习方面的意见和看法,以自己初中发展的角度来鼓励小明努力学习,同时也对小明就未来几个月学习考试进行建议指导,整体氛围颇佳,促进了社会工作者与小明家庭之间信任发展。临走前约定好第二天中午一起出去吃饭。
第二天社会工作者准时和小明相见。两人吃饭时就关于游戏和学习方面如何平衡深入沟通交流,小明表示自己明白目前应以学习为重点,游戏娱乐只占少部分时间。
饭后社会工作者送小明回家并约定努力学习一定考上高中的誓约。
(六)评估与结案:和服务对象声明结案意愿,同时保持联系
在小明学习取得较大进步和家庭关系缓和后,社会工作者和小明深入沟通表达结案意愿。
经小明同意后决定结案,并声明结案后小明仍可和社会工作者继续保持联系,遇到困难时可继续寻求社会工作者帮助。
七、成效评估
本次个案服务时间跨度3个月半,服务跟进6次,社会工作者与小明一对一的各种活动和交流,针对小明的具体问题实施各种必要的帮助活动。
社会工作者与小明从刚开始的见面时的拘谨、话少到现在关系升温成为朋友,无所不谈。
小明在学习、生活方面均已得到改善,社会工作者和其家庭充分建立信任关系。
小明期待社会工作者继续交流,保持联系,社会工作者和小明一起约定考上高中后给予奖励惊喜。
目前小明心理压力已经得到缓解、学习进步较大。
家庭关系较为和谐,监护人和孩子已达成给予孩子一定休闲时间的共识。
八、专业总结与反思
1.初步和案主沟通时,应注意语速和说话语气,要放下姿态,以平和的态度营造轻松愉快的沟通氛围。
2.和案主增进关系可以通过做游戏的方式进行,彼此之间可以通过游戏来培养默契感,增进信任关系。
3.案主情绪良好时可开展学习方面思想教育,为案主讲述学习的利弊,给予案主学习方面的建议。
4.了解案主内心真实想法的前提必须和案主单独沟通,家长如果参与其中会给案主施加压力。
5.做家长方面思想工作时,需要客观陈述案主有独立性的思想,有此方面的需求,家长需要放下姿态和案主心平气和平等的沟通。
如何提升亲子沟通技巧?
教会孩子情绪管理与个性培养
10个典型家庭冲突的解决方法
35个实用养育工具
扫码拿下,了解一下
↓↓↓
【社工客书屋】
收录社工精品好书
↓↓↓
【社工客线上课堂】
收录社工精选好课
↓↓↓
欢迎关注【社工客】旗下公众号
身边的好友都在看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社工客平台立场。
小客说:
你有做过个案社会工作吗?欢迎分享你的经验或总结~
社工客投稿邮箱:sgke123@163.com
小客微信:shegongke002
网址:“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在亲子关系缓解个案中的应用 | 社工案例计划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44834
相关内容
单亲子女教育个案家庭社会工作治疗模式应用如何理解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课程|萨提亚个人自我觉察、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增进工作坊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五种沟通姿态
妈妈的烦恼:家庭治疗在家庭关系个案中的运用
第十五章联合家庭治疗模式.ppt
《萨提亚模式自我关爱与成长》工作坊开课啦!
联合家庭治疗模式.ppt
结构家庭治疗模式
亲子关系促进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