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节俭生活的人吧,你会更快乐~

发布时间:2024-11-10 09:00

最近读完了一本FIRE实践的指南书《要钱,还是要生活?》,其中“节俭生活”的内容和我做自由职业后的“省钱体会”特别契合,做个记录分享下给大家:

物质主义者衡量自身的标准是他们拥有什么,或者别人怎么看待他人拥有什么,导致一个“更多会更好,永远都不够”的死循环。节俭的人则一定会从每样东西中得到充分的愉悦。

节俭——就是享受我们所拥有的,从物品中获得的愉悦度很高。西班牙语中有一个词叫作“aprovechar”。它的意思是对事物加以善用——无论是海滩上度过阳光明媚的一天,还是把剩菜加工成一道新的美食。它从生活中充分获取价值,享受每一个时刻、每一件事物所能提供的一切美好。

享受一样东西并不需要拥有它,只需要使用它就行了。如果我们在享受着某个物件,那么,不管是否拥有它,我们都是节俭的。就生活中的许多乐趣来说,使用某样东西比拥有它(并为其维护保存付出时间和精力)要强得多。

——《要钱,还是要生活?》享受节俭生活

原来我一直对“节俭”有一些刻板印象,比如太省钱是不是显得抠门?会不会导致生活质量差?近来才领悟,节俭的要义是物尽其用——对每一件拥有的事物加以善用,从物品获得的满足感和愉悦感很高。

确实,当我买了一件东西,闲置不用时,无论它价格贵贱,我都会觉得浪费了钱,内心隐隐有愧疚感。如果这件东西日日使用(比如扫地机器人),充分派上了用场,哪怕价格并不便宜,也会觉得很值!购买的爽只有一时,但勤用、善用的满足感,却是持久的。

于是,我进一步反思——为什么以前我会买这么多闲置的东西?

答案是:买东西的那个时刻,我要么很忙碌,要么很焦虑,缺少平和、稳定的情绪状态,人就会产生匮乏感,很容易觉得这个不好,那个没有,缺啥就要补啥。熬夜多了就会想买护肤品、保健品,没时间好好穿搭,就想偶尔精致一下买品牌的鞋包,加班多了就想订五星酒店+海岛行程放松,没时间做家务就会买很多懒人小家电……

买的多了,要么闲置了,要么草草用了,缺少用心使用、尽心享受的余裕感。

反而是做自由职业,时间、精力相对可控,情绪平和,买买买变少了,人更容易满足了。当精力变得富裕后,我终于有闲心和物品1对1地互动,重新发现它们的价值。

烤箱每天早上都用来烤面包,榨汁机用来做西瓜汁、蔬菜汁,泡脚桶用来泡中药足浴,烘焙用具真的被我拿来做巧克力蛋糕了,擦窗器也真的擦干净了窗户……以前我觉得榨汁机是“智商税”,是最鸡肋的小家电,我现在收回这句话:榨汁机真香!

物品是需要花点时间“利用”的,购买≠使用。不使用却平白占有物品,就是浪费我出卖的劳动力啊。

凡是你买了并不使用的东西,凡是你扔掉的东西,凡是你消耗了却并未产生愉悦感的东西,那都是浪费金钱,浪费你的生命力量。

第二个新发现是——经常做大扫除、搞收纳,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消费!

上班时,我请过阿姨做家政,但阿姨只能保证表面的干净,无法解决深层“乱”的问题。只有自己用的东西,才知道放哪里合理。自由职业后,我开始自己做清洁、搞收纳。

当我有耐心慢慢一个个房间做收纳以后,有了一个有趣的发现:如果家里缺了啥,等一等再买。因为经常做个大扫除,就发现不用买了。

扫个地,扒拉出来被猫藏起来的唇膏、发夹、耳机;收拾一下橱柜,翻出了几大卷垃圾袋、一次性抹布、牙膏……越收纳越觉得家里物资极其丰富,根本不需要购买。每当我想买衣服,就打开衣柜看一眼:够了,真的够穿好多年了,我不想再为更多的衣服做收纳了。

再算一下经济账,家里每个平方米都值好几万,拿来堆杂物还不如留给自己多一点空间。占有的越多人越疲累,还是清清爽爽的居所让人最舒服自在。

第三个大发现是——修修补补,勤洗勤擦,会让人更“惜物”。

消费主义的一大洗脑之处在于:缩短物品的使用寿命,让维修比更换更不划算,让消费者产生“坏了旧了就换”的潜意识反射。快消品如此流行的秘诀,就在这里。

但作为节俭的自由职业者,现在的我不吃这一套。这一年里,我的电脑坏过,花了几百修好了,一切运行正常。对象的苹果耳机坏过,检查一下,原来是没电了,换个电池就好了。家里的扫地机器人、智能马桶都出过故障,换好配件,又使用如新。

最近我想测一下运动心率和睡眠质量,本来就要下单新的运动手环了。别忘了:等一等再买。果然一收拾抽屉,找到了很久前买的小米手环2代,花五块钱买个充电线,又可以续命了。

这类电子产品,最容易坏了懒得修,闲置久了就想买新的,一笔笔小钱积累起来,一年可能就上万。对于物品,要培养起“保养”的意识,毕竟购买时花费的每一笔钱,都是我们通过工作搬砖一小时一小时换回来的。

一想到一台电脑=工作大半个月,一个新手环=工作好几天,就越发觉得:珍惜物品的使用价值,就是珍惜我的劳动价值。

与其多工作几天,换一个手环。不如修好旧的手环,让我多几天不工作的闲暇。

惜物同样也需要安排好家务:擦拭家具不让它蒙尘,移动物品时不要磕碰地板,经常清理床铺,晾晒床品,既能保持家中清明整洁,也让居住者心里爽利。很多东西并不是因为坏了不能用了,而是脏污了,让人起了厌恶嫌弃之心,才被抛弃。

联想到一些流浪猫,被人救助的时候一身污秽脓疮,精心照料一段时间后,毛色油亮、圆头圆脑甚是可爱,这就是“用心呵护”的神奇力量啊。物品也是一样,只要用心呵护,及时维修,使用寿命其实远超我们想象。

使用久了的物品,人也会产生感情。我有一条睡裙从高三穿到了现在,一套床品是和对象刚认识的时候买的,已经用了8年了。哪怕面料有一两处磨损,都不舍得丢弃,越用越柔软。书里也说:“哪怕延长物品20%的寿命,也能省下来不少钱。”

家里现有的一整套胡桃木家具,就算是搬家迁移,也断然是不会丢的。不仅是因为这几年木头涨价得厉害,也因为这是我第一个家的器具,木头上有猫咪的爪印、有水渍,也有我和对象从清俭朴素的学生时代,到现在日子越过越好的记忆。

惜物,延长物品的使用寿命,从每一件物品中,获得充分的满足感、愉悦感,让自己的劳动价值消耗得也很值得,这就是“节俭”带来的快乐啊。

另外,珍惜自己的身体健康,更是最必要的惜物。及时体检、及时就医、健康的饮食、规律的运动、充足的睡眠,能帮我们剩下一大笔钱。只是定期洗牙、爱护牙齿一项,在年老时也许就能帮我省回一辆车(不开玩笑)。

最后,关于节俭,这本书也强调了“自力更生”的重要性。

你需要钱来处理生活的各个方面——孩子的日托、房屋维修,从娱乐到招人倾诉。但实际上,财务自由包含的一个内容就是“不需要用钱来满足需求”,这与很多人的看法正好相反,很多人觉得,财务自由就是有足够多的钱雇人来为我打理一切事情。

一年来我都在自己做饭,尽量不点外卖,因此感触很深。吃惯家里的菜,一下子就能吃出来外面的餐厅也好,外卖也好,大多是预制菜,没有锅气,食材常常不新鲜,味道和营养都有欠缺。用钱买来的美食,并不如自己按照营养学搭配的三餐,干净卫生,同时富含蛋白质、能量和微量元素。

我也逐渐学会,能自己做的事情,就不轻易找人代劳。线上的资源很多都是免费的,有些资源也可以通过技巧找到,并不需要充那么多平台的会员。生活中除了衣食住行,大多数服务型开销都可以省掉:自己做面部刮痧、做面部清洁;肠胃不好就泡脚和调整饮食,而不是买营养酵素或者养胃的药片;东西坏了上网查怎么修理,就这么修好了电池生锈的拍立得;焦虑了,不再靠购物、暴食发泄,而是做运动写心情笔记,找朋友倾诉……

连旅游也更DIY了,更多地本地游、city walk、周边游,更多地使用公共交通而不是租车,更多地徒步漫游,和路上遇到的朋友结伴而行,分享零食和见闻,去当地的朋友家吃饭,而不是宅在五星酒店吃自助餐……快乐不一定要重金购买,财务自由也不是有钱就任性的挥霍。

而一个人能自己满足的需求越多,内在就越独立而强大,因为这种强大不依附于金钱而来。

《要钱,还是要生活?》中写道:节俭是我们所追求的平衡。节俭是能够高效地从你所处的世界中获取幸福,节俭的恰当使用,也就是明智地管理金钱、时间、精力、空间和财产。

深以为然,节俭生活正是一种智慧,希望我的所思,对你也有所用。

网址:做一个节俭生活的人吧,你会更快乐~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1818

相关内容

节俭生活的10个惊人的好处,可以使生活更轻松
勤俭节约 学会生活的范文(精选17篇)
构筑绿色生活 争做节俭先锋
爷爷奶奶的8个“节俭之道”,都是生活智慧,你家做到了几个?
生活如何节俭
我领悟到:人生不能总是过着过于节俭的生活!
为什么生活要节俭?
10个省钱小妙招,强健你的节俭肌肉
我家的节俭生活作文800字
生活勤俭节约的文案(精选145句)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