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静心喜悦的生活哲学

发布时间:2024-12-01 02:42

《快乐哲学:生活中的智慧与喜悦》分享生活中的快乐哲学智慧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简单快乐的生活哲学# #快乐哲学书籍#

在当代,以瑜伽为名的东方文化影响深远,而与此有关的“冥想”正开始为更多的人所认知,不断进入大众视野,并被人们所推崇。面对喧嚣的尘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冥想来回归平静,这种可以深度改善和调整身心健康的工具,逐渐成为当下流行的一种新趋势。由布依族作家梁龙蜀所著、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22年6月出版的《冥想:日日静心的活法》(以下简称《冥想》)就是一部关于冥想以及个人精神修炼的重要著作。

据我所知,作家梁龙蜀女士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教育背景,颖悟力高,她除了是一位精通新闻的记者,对印度的哲学、宗教、文学以及心理学等都下过很深的功夫。她从首都一所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先是在北京某报社工作,后来主动辞职,闯荡江湖,一路狂奔,十多年来,她辗转于北京、广州、成都等地,做过咖啡店的老板,从事过公益事业,运营瑜伽社群,写小说,出版过畅销书《二三十岁开间幸福小店》《不上班的理想生活》等。如今,又从成都搬回兴义,在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兴义万峰林群山深处建起“龙门院·冥想空间”,致力于促进个人心灵成长,江湖人称她龙公子。应该说,不少人都把她的《冥想》当作一部瑜伽冥想修习的著作来读的,但我以为,它更像是一部安顿心灵的“心经”,一部“经受与寻找”的传记,一部优美的充满人生智慧的哲理散文。这部著作与其它的瑜伽冥想书籍有所不同,作家梁龙蜀把自己修习瑜伽的经历与体悟,用365个小题目娓娓道来,即一日一篇,寓意“日日静心的活法”。《冥想》这部书,不仅是讲她个人精神修炼的体悟,更是在讲“一种关于快乐、静心、喜悦”的生活哲学,它为那些想要收获一点静心的人打开一扇冥想之窗、智慧之门,点亮一盏心灵的指路明灯,其写作手法极富创意!每篇文章都很简洁凝练,文笔清丽,轻顺畅达,朴实无华,尤其是各种例证和比喻的运用,给人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充满智慧,充满诗意,充满哲理,让人回味无穷!

接下来,我们来看梁龙蜀“约你冥想的365天”。作者从瑜伽冥想的健身形式入手,用365个主题鲜明的章节,对“冥想不是静坐”、“欢迎来到瑜伽的世界”、“感受身体,与它联结”、“与人相遇,享受关系”、“旧名词背后的新意义”、“瑜伽的人生之旅”、“瑜伽体式练习入门”等命题进行多维度叙述。这些命题充满着人生智慧与哲理,仅从标题来看,就是一些“美好的字眼和心境”。比如,“冥想是和自己的亲密约会”,“冥想可以让心湖澄清”,“所有成长的力量都来自内在”,“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放下你最放不下的,就是真正的成长”,“成与败,与你只有一半关系”,“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融入欢庆和愉悦的气氛中,个体的哀伤会被治愈”,“外在世界纷繁复杂,回归自己才有安定”,“心想事成的秘密”,“越是忙碌,冥想越有必要”,“回到自然,回到自己”,“给自己停下来的机会”,“改变从接纳开始”,“全然专注于事情中,就会进入新的状态”,“所有的压制都源于自己”,“减压是为了更坚定地出发”,“与自己和解”,“遇见的,都是恰好需要遇见的”,“忧伤是一朵在内心盛开的小花”,“耐心,等待心里开出花朵”……从标题到内容,无不是在阐述快乐、静心、喜悦的生活哲学,她总是鼓励人们将冥想作为健康生活的一部分,“让内心迷茫的人喜获生活指引,让志同道合的人平添志业慰藉”,这些难道不是芸芸众生所需要的?

我阅读《冥想》这部著作,是把它当作一部寻找现世幸福的哲理散文来阅读的,每天读几篇,细细品味,有一种温暖人心、抚慰心灵的力量。比如,第一部分,也就是作者叙述自己与瑜伽冥想结缘的部分——《我的瑜伽往事》,就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你很快就会被她的叙述所吸引,走进她的心灵世界。可以看出,梁龙蜀对自己的人生有独到的体悟与思考。她的老师万丽华教授说,她是“一个内心世界极其丰富充盈、极具创新勇气,又极具担当的年轻人”,她“不愿走世俗眼中看似平稳通畅光鲜的寻常路,宁愿另辟蹊径,去追求一个全新的、有高度的自我,去照亮更多年轻人的生命征程!”我认为这样的评价是十分准确的。

梁龙蜀非常注意文字的流畅与语脉,散文般轻松细腻的叙事,精彩生动的文字,感觉十分有趣亲切,它不像一般的理论书籍那么抽象,每一个章节都独立成篇,可以单独阅读,没有一点阅读压力,完全是她自己亲身体验的感受与心灵私语。你看这些富于哲理的句子:“平日生活中你如何与自己相处?……比起需要进入状态保持练习的兴趣爱好,冥想操作起来更容易,你只要坐下来,安静下来,将所有的注意力收回,就是与自己在一起。”“不同于孤独,单独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状态,尤其是我们的内心。因为独处的时候,精神的自由才会还我们一个真实的自我。在独处中,我们体验美好的时光,独处也是灵魂成长的必要空间。”“能够接纳自己的不擅长,并且选择将时间精力花在自己擅长的事情上,是智慧。如何区分,就更需要智慧了。”“那些冥冥中出现在我们生命中的人,除了分享快乐分担悲伤之外,也是镜子,帮助我们识别自己过去不曾有、不曾发现、不曾经历的,照见我们的喜悦、愤怒、恐怖、勇敢……激发生命潜能。”“我们以为了解自己,因为我就是我啊,但往往有时内在的声音冒出来,让我们觉得可能内在还有另一个自己。有时是在跟别人进行比对,有时是在选择的岔路口不知道何去何从。我们有时很难分得清,这个声音是来自欲望,还是来自内心深处的渴望。”我们读着这些句子,即便你不完全赞同她的某些具体观点,也会感到心旌摇荡、心弦触动。如果我们放慢脚步,仔细去阅读这部关于心灵哲学与生活哲学的“心经”,去体悟她的经受与寻找,我们不仅从中感受一种文字的优美给人带来的温馨,或许,跟随她的足迹,慢慢品味,你也可以开启自己的冥想之旅,找到久违的快乐、静心与喜悦!

细品《冥想》,感觉这部著作里边流淌着的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贯穿其中的是深厚的人文关怀,揭示的是人在生存中对生命的体验和意义的追寻。梁龙蜀喜欢用日常的词汇清晰明确地向读者表达冥想体验与感悟,很少独断的论证和说教,完全是心性的一种流露。除了语言风格洗练明朗、简洁独特、浅显流畅、结构轻巧、人人都能读懂等特点之外,《冥想》在倡导快乐静心喜悦的生活哲学、致力于促进个人心灵成长、传播瑜伽冥想文化等方面也有许多新的充满“正能量”的建树,展现出智者灵魂的跋涉与真性情的流露,集中体现了梁龙蜀多年对瑜伽冥想孜孜以求的诸多思考。

倡导快乐静心喜悦的生活哲学。《冥想》中花大量的笔墨,强调冥想是生活化的观点和思想。从整部著作中你会发现,梁龙蜀总是倡导人们将冥想作为快乐、静心、喜悦的生活哲学或生命哲学,即“日日静心的活法”,这种追求崇高和理想的生活方式,超越了以往冥想的神秘感,抛弃了将冥想神秘化的迷信,消解了对瑜伽冥想的魅惑力,“对冥想‘祛魅’,还原它本来的样子”(赵一丹),建立起较为流行、有趣、清晰的认识和主张。

“活出自我,享受生命”是梁龙蜀《冥想》中的一个基础性观念。她在书的扉页就开宗明义:冥想,一种关于快乐、静心、喜悦的生活哲学。中国人太缺少这种价值观念了,许多人在经受生活的同时,不能认识自己,找不到自己的归宿之地,心中感到迷茫,不知道生命的意义。那么,我们如何去寻找生命旅程的意义?梁龙蜀说,冥想作为一种生活哲学或生命哲学,是要寻找自己,“我们就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与自己和平相处的方法,找到轻松愉悦的自己。”如果你每天冥想15分钟,把冥想当成日常休息的方式,让冥想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使自己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受到正向影响。有一天就会发现惊喜,内心的河流变得无比顺畅,甚至疾病状态也得到很大改善,身心会变得更加稳定、和谐、健美。“将日常随时会被浪费掉的15分钟运用起来,表面上看起来没有给生活带来明显的变化,但点滴浸润,经年累月中渐渐收获一完全不同的世界观。”“瑜伽,从来不在意让你成为谁,而是让你在过程中体验、创造、丰富,实现自己的价值。”梁龙蜀说,活出自我,享受生命,绽放自己,是生命旅程的意义。

在纷繁的红尘俗世,人们总是被各种烦恼困扰着,没有那一个人不想要快乐,大家都渴望快乐,但快乐似乎让人困惑,特别是让那些成功与强大的人困惑。按照瑜伽冥想的观点,持久的快乐是随着平静的心意而来,而平静的心意本身有赖于满足,所以我们需要找到持久的“快乐静心喜悦”的快乐之道,这条道路就是与自己对话,静心冥想,因为它不只是一种思想与理念,更是一条实修之路。

致力于促进个人心灵成长。由于人类的感官朝向外在世界是自然生成的,所以,我们大多数人对自己的内在世界了解往往是肤浅的或无知的。冥想就是要把这种思维和感知从外转向内,即把自我作为感知的对象。梁龙蜀说:“当我们仔细审视生活,就会意识到:从幼年开始,我们接受的教育仅仅止于了解外部世界,从来没有教导过我们,应该如何向内看,发现和了解内在。”“常规的教育只开发大脑的一部分,而另外负责做梦、睡眠以及存储所有精力的潜意识领域,仍鲜为人知。冥想是一个与潜意识建立联接的桥梁,能帮助我们探索潜意识的未知世界。”因此,她提出了“致力于促进个人心灵成长”的理念。梁龙蜀认为,“真诚面对自己是开启内在成长的起点”,“真诚没有统一的标准,有些人尽力而为的真诚,却可能是别人眼中的不够真诚”,“要学着真诚,请尝试对自己真诚,真诚的觉察、面对此时此刻的自己,心中所感受的,头脑中所思考的,我在说的、我在做的、我全身心都是这样认为的”。她认为真诚很难,却是与自己和解,开启内在成长的起点。那内在的成长如何在外在呈现呢?“其实,内在成长就像一个开关,一旦这个开关启动,一个人的外在就会呈现出与过往完全不同的状态——安静了,踏实了,不忙乱了,渐渐平和、喜悦。”“如果这些变化更容易被别人发现,自己却无从感受,那内在的成长还在这里呈现:过往不能理解的歌词,突然就懂了;一直放不下的人,在失望积累之后,放下了;那些轻易得到的,失去了,开始明白努力和珍惜……”冥想是一种心性训练、心理疗法,是基于修习者个人体悟探索自我、发掘身心的资源、开发内在智慧、唤醒生命原动力的一种心灵自律行动。“当我们的注意力不再关注外在而回到内在时,我们更容易产生坚定的力量,不被周围左右。”练习冥想,就是在学习“转向”的能力,就是将感知的方向主动倒转过来,即把心意或自我作为感知的对象。“一个人越接近内心深处,就越接近永恒真理”,冥想教会我们向内看。“灯朝内照”,这就是冥想的含义。《冥想》一书的问世,正符合瑜伽冥想修习从身体层面转向心灵层面的这一趋势,不仅奉献给瑜伽冥想练习者,更奉献给那些渴望超脱世俗名利、追求更高生活品位的精英人士。

以自己感悟的方式传播冥想文化。余秋雨先生说:“文化本来应该是一种提醒和思索的力量。”《冥想》这本著作的价值就在于以自己体悟的方式向大众传播瑜伽冥想文化、理念与思想,提醒人们注重健康,了解自己,释放自己,活出真我,提升品格,让心灵和身体从容镇定,这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是何等弥足珍贵!

作为一种流行的生活和科学的健身方式,冥想既古老又现代,看似简单,实则流派众多,人们对它的理解五花八门,甚至一头雾水。梁龙蜀对瑜伽冥想有极其深透的理解,此中皆有她自己长年亲证的经验。她以自己亲身感悟与思考、品味与探索,从文化角度寻根,汲取精华,坚守本土文化价值观,摒弃冥想中的神秘元素、玄学色彩,以通俗的语言阐释和传播更为睿智、更为洒脱、更唯美和自然的冥想文化。她说,“冥想是个大宝藏,每次进入,总有新的收获,日复一日,生活就会呈现与之前的全然不同,觉察了,不容易为情绪所动,更容易穿越表相,看见事情对于每一个特别的你来说,原本更重要的内容。”阅读这部著作,会看到她用自己真实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人生体悟,引领修习者走向广袤的思索、冥想的远方……

由于《冥想》的性质不是学术著作,而是把个人精神修炼的奥秘传达给大众,所以书中对原典的征引并不是十分严格,有些内容纳入“日日静心”命题显得有些牵强,有些章节的诠释还缺乏深度,有些理念和观点值得商榷,等等。但总体上看,梁龙蜀的这部著作,是她用智慧的思想之光烛照内心的产物,不可多得,书中处处散发着冥想的神圣,透析着心灵的深邃,闪烁着文学的光芒。但愿我的这篇短文能促使更多的人一探究竟,共品冥想智慧所广施的喜悦!

作者:杨思辉

值班总编 邓伯祥 编辑 邓伯祥 校对 旷 宏 版式 高真媛

(《快乐静心喜悦的生活哲学》由黔西南日报社与中国黔西南网为您提供阅读权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黔西南日报社将保留最终的诉讼权利;书面授权后,转载请注明来源与作者。版权联系电话:0859-3112624)

网址:快乐静心喜悦的生活哲学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30517

相关内容

简单生活:内心平静的快乐
知心书·知性系列:生活之盐+与哲学家谈快乐+喜悦之路+神话之旅(第一辑共4册)
人生快快乐乐活,生活开开心心过的人生哲理文章
哲学的快乐
哲学,让我们明白快乐的生活
把快乐放在第一位:重塑人生的快乐哲学
哲学人生的幸福与快乐.pptx
孔子的快乐哲学
简单生活的智慧:知足常乐的快乐哲学
悦己达人的生活哲学:阅读自己,取悦自己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