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华:守护千年技艺 巧手编织传奇

发布时间:2024-12-02 15:23

传统编织文化:研究和传播传统编织艺术,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手工艺生活# #编织生活#

□记者 许文军 通讯员 王昊宇

笤帚,虽不起眼,但家家必备。时至今日,传统笤帚的替代品越来越多,在实用性受到冲击的同时,民间传统草编技艺还能否延续下去?突泉县水泉步阳草编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7月13日,当记者来到突泉县水泉镇巧手工艺坊时,今年51岁的兴安盟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水泉步阳草编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凤华,正忙着制作草编笤帚,身边还摆放着成箱的草编制品等待着被发往全国各地。“步阳草编主要以制作笤帚衍生品为主。笤帚的文化由来已久,在中国古代,笤帚有两种文化寓意,一个是‘迎’,主人拿着笤帚在门口迎接客人,寓意主人亲自扫门待客,以表对客人的尊敬和欢迎;一个代表‘拒’,寓意驱逐魔邪,扫除不祥……”

2009年,李凤华跟随草编师父学习草编笤帚、工艺品编法。因为对草编技艺的执着和热爱,让草编在李凤华的生活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2017年,李凤华被认定为兴安盟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22年,在兴安盟乡村振兴手工艺制作职业技能大赛笤帚苗制作项目获得第一名……

如何让传统的草编技艺与时俱进,是李凤华近几年一直思考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为此,李凤华开通了网店,不断探索研究新的草编制品,将中国结、汉字与草编相结合,推出汽车挂饰、桌面摆件等产品,在保持实用性的同时,更符合时代审美,并接受顾客的“私人订制”,对产品进行特别加工。“让年轻人接受并认可这一传统技艺,提升和挖掘草编的文化价值是其中的重要一步。”李凤华说,步阳草编让人们相信,草编不仅仅是日常用品,只要敢于突破、挖掘内在的文化价值,从造型、图案、色彩上打破传统固定形象,“老物件儿”也能够焕发新生机。

经过李凤华的不懈努力,她的草编制品销路越来越广、销量越来越高,每年通过网络可以销售5万余件草编制品,家庭年收入也达到了10余万元。草编产生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好,但是李凤华始终觉得非遗传承不能“单打独斗”。2015年开始,李凤华自发组织附近的妇女到自家学习草编制作。“我提供材料免费教她们学习草编技艺,编出来的产品我再按价回收,草编为她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愿意学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截至目前,已经有40余名妇女跟着李凤华从事草编制作,每人月均增收2000余元。

“今年,我打算和村里的几个姐妹成立合作社,扩大生产规模,并在工艺、细节、产品等方面再创新,把草编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代代传承下去,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知道我们的传统技艺,同时带领更多的姐妹在家门口增收致富。”李凤华在采访的最后,信心满满地向记者描绘着她的未来计划。

网址:李凤华:守护千年技艺 巧手编织传奇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48302

相关内容

宁夏银川:乡村巧手“编织”美好新生活
【非遗】手与心的交融与传承——巴蜀巧艺‖郭桂玲
一根线千“编”万化,这项非遗绝活你也能学
巧手编织幸福生活,“都安制造”蜚声海外
【榜样】巧手编织新生活
活“窖”生香,生“技”勃发,守护“活”国宝,守护品质传承
中华手工艺的“前世今生”,都在这个展览上
中国有哪些传统的手工艺品
巧手编织温馨美好生活
巧手编织美好生活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