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养生,如何走出误区?
参与讨论健身误区,避免走入误区。 #生活技巧# #健身锻炼技巧# #健身社区互动#
朱慧卿/绘
● “保健知识亦真亦假、难以分辨,我一般都不看,觉得太玄乎!”
——黄山市民程晶晶
● “辨别养生观念的真伪优劣,对缺乏医药学知识的人来说,确实不容易。”
——安徽大学社会学系讲师李鹏飞
养生“学说”泛滥 真伪优劣难辨
每天清早开始,黄山市民程晶晶所在的几个微信群里,都会有好友推送多条养生保健知识。她的微信朋友圈,也经常能刷到好友转发的养生知识。“这些保健知识亦真亦假、难以分辨,我一般都不看,觉得太玄乎!”程晶晶感到纳闷,以前很多人对保健品持有质疑态度,觉得不可信,更愿意“有病去医院”。养生保健不过是打打太极拳、做做操等,即便有些人经济条件较好,在服用燕窝、鱼肝油等补品时,也知道不能多吃。为什么现在真真假假的养生保健“常识”铺天盖地,各种保健品大行其道?
67岁的合肥市民邵大爷也十分崇信保健养生,电视、广播里的养生讲座,他都仔细观看或收听,并拿出纸笔认真记录。邵大爷患有糖尿病,总想着有一天能够治愈。“原来很相信医生,但每次上医院,医生都说情况很好、不用担心,这等于没说啊!”邵大爷从此对医院失去信任,转而开始自己治病。讲座里提到的办法,他都去尝试;听说哪里有专家、大师,他都去拜访。尽管如此,邵大爷的病情并未发生根本性好转,但老人没有放弃,最近又学会了用微信,关注了很多健康养生公众号,他觉得网络上肯定有之前不知道的知识。
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和消费能力持续升级,如今人们越来越追求高品质健康生活,更加关注保健养生知识和方法。安徽大学社会学系讲师李鹏飞发现,不仅中老年人有保健养生需求,年轻人、青少年群体的保健意识也在增强,这就为各种五花八门的保健养生“学说”盛行提供了庞大的群体基础。加上微信、QQ、自媒体等新型传播手段扩散,又让人感到“乱花渐欲迷人眼”。“辨别养生学说的真伪优劣,对缺乏医药学知识的人来说,确实不容易。”李鹏飞告诉记者。
● “有的老百姓不信任正规医院,觉得排队挂号麻烦,医生治疗方法‘保守落后’,疗程耗时太长。这就让错误养生观乘虚而入。”
——黄山市委党校教授黄珉珉
● “目前群众的养生观念普遍存在三大误区,即认为养生方子和保健品包治百病、有益无害、越贵越好,盲目迷信之后很容易出现问题。”
——省中医院党委副书记、主任医师刘健
保健偏方误导 身体健康堪忧
上个月,蚌埠的彭女士花了6000多元在一家养生馆购买了拔罐排毒理疗,疗程一天三次,每次半小时。不料从第4天起,她就开始发烧,背部出现脓肿。3天后,彭女士在理疗过程中竟然昏迷,被紧急送医治疗,经诊断为背部烫伤。
“有的老百姓不信任正规医院,觉得排队挂号麻烦,医生治疗方法‘保守落后’,疗程耗时太长。这就让错误养生观乘虚而入。”黄山市委党校教授黄珉珉指出,中医诊断主要来源于经验,针对不同人群,效果也不同。而一些不良商家鼓吹所谓的养生保健“学说”,断章取义地用中医知识混淆视听,在保健品营销中打着“适用于各种人群”等旗号,骗取消费者信任。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还有的保健品商家伪造专家学者、专业机构组织、权威期刊论文、学术会议的意见、观点、数据等,支撑其“学说”合理性,误导公众。
“目前人们的养生观念普遍存在三大误区,即认为养生方子和保健品包治百病、有益无害、越贵越好,盲目迷信之后很容易出现问题。”省中医院党委副书记、主任医师刘健告诉记者。刘健介绍,中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随着年龄增长而衰弱,产生慢性病是正常生理现象,专业医生会根据病情对症下药,保健品和偏方等只能起到辅助治疗作用。患者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在治疗的同时酌情选择服用。“无论保健品还是偏方都是药食两用,长期服用会加重肝、肾等器官的负担。普通人一定要辩证地看待保健品和偏方,不能贪大求全。”刘健说,他曾接待过一名患者,喝了半年药酒后,不但身体没有康复,反而喝成了“酒精肝”,并出现内分泌失调等病症。刘健提醒,保健品价格与效果没有必然联系,“只有对的,没有贵的,保健品越实用越好。”
● “将中医药科普工作纳入医院考核、相关高等院校的学科评估等工作中来,促进专业医师积极投身中医药的科普宣传。”
——安徽大学社会学系讲师李鹏飞
● “网上流传的许多养生保健知识,有的没有真凭实据,有的过于绝对,甚至错误、漏洞百出,严格意义上说,可以归于谣言的范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讲师林爱兵
提升健康素养 远离养生“谣言”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公众易受错误保健养生观念影响,凸显健康素养不足。据介绍,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2016年3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原国家卫计委发布的全国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仅为8.55%,即每100个15—69岁的人群中,仅有近9人具备基本的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了解基本中医养生保健理念和知识、掌握健康生活方式、行为和常用养生保健内容与方法。这与《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2014-2020年)》提出的“到2020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要提高到20%”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
提升健康素养,离不开科普宣传。有专家认为,可依托三甲医院、高校、科研机构,打造中医药科学养生知识科普平台,组织相应的科普活动。“将中医药科普工作纳入医院考核、相关高等院校的学科评估等工作中来,促进专业医师积极投身中医药科普宣传。”李鹏飞建议。
“保健养生,功夫在平时。”刘健说,古人的养生保健核心理念是饮食有节制,起居有规律,操劳不过度。这些同样值得现代人借鉴,应注意调整起居、饮食、运动和心态,做好日常保健。
普及科学保健知识,还要设法识别养生“谣言”。“网上流传的许多养生保健知识,有的没有真凭实据,有的过于绝对,甚至错误、漏洞百出,严格意义上说,可以归于谣言的范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讲师林爱兵建议,有关部门应利用大数据等手段科学界定此类谣言,通过删除原文、封闭信源等方式阻止其扩散。另外,还应建立健全对保健品广告的监管和审批制度,让各类“奇葩”养生法和虚假保健品无处藏身。
(来源:安徽省应急管理厅)
网址:保健养生,如何走出误区?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56535
相关内容
如何走出家庭饮食误区科学营养:走出误区,吃出健康生活
走出误区,吃出健康生活
走出现代家庭生活习惯的误区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 科学养生 走出健康误区
养生误区,养生,保健,健康
警惕:带你走出养生五大误区
产后保健都存在哪些误区?产后如何正确保健?
【三院·科普】走出老年营养常见误区,为健康生活加分
4种方法教你走出健康饮食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