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调查|易买不易卖,旧书流通难倒读者

发布时间:2024-12-04 15:53

参与旧书市场或线上交易,享受买卖的乐趣 #生活乐趣# #阅读乐趣# #纸质书收藏#

青年调查|易买不易卖,旧书流通难倒读者

2023-11-01青年 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常鑫/图

最近火爆一时的“樱花谷旧书市集”让人看到了旧书市场的活力。热爱阅读的上海读者一向有买卖旧书的传统,其中时有珍品现身,成为圈内的热点。然而旧书“易买不易卖”的问题正在变得严重,有些读者为此不得不减少旧书的购入量。提升销售的空间,让旧书流通更为顺畅,这已成为当务之急。

 旧书哪里买? 

市集增加了旧书体量

也许是意犹未尽,仅时隔一个月,苏州河畔的2023上海书展“淘书乐 樱花谷旧书市集”又开启了第二期。上个月读者黄梦娇就来过市集,但她丝毫没有感到厌倦,这次又来市集淘书,并且如愿淘到了自己的所爱。

黄梦娇是个植物发烧友,喜欢研究各种稀奇古怪的植物。这次她在市集里看到一本《上海辰山植物园》摄影集,如获至宝,果断拿下,她告诉记者,自己经常去植物园玩,对里面的花花草草很有感情。“这本书原价360元,售价仅40元,太划算了。”

这个樱花谷旧书市集是9月底启幕的。当时汇集了上海图书有限公司旗下上海旧书店自有古旧书刊1.5万种,沪港三联书店港版旧书和上海外文图书公司外版旧书及特价图书6000余种,文创产品约200种,主办方原以为只是旧书圈子的自娱自乐,没想到一经推出相当火爆,6天里来了读者6000多人次,销售旧书刊9000多册。

而让黄梦娇流连忘返的这个旧书市集2.0迭代版则更为热闹了。汇集的宝藏书、稀缺书、断版书、签名本等古旧书刊已升至2万余种。记者在现场看到,市集里的旧书刊琳琅满目,价格各异。贵的如八卷本《惜抱先生尺牍》开价6万元,而各色小人书有的只要5元一本。此外还能看到刊印于清光绪年间的四卷《忆云词甲乙丙丁稿》、出版于1926年严复翻译的《群学肄言》、出版于1926年严复翻译的《群学肄言》这样的宝藏书。

小黄告诉记者,他们一家人都爱看书,家有数千册藏书,很多就是她从旧书堆里淘来。过去每逢周末开市的文庙旧书市集是她淘书的主要渠道,那是一个宝藏之地,小黄甚至于在那里看到过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签名的《雪国》这样罕见的旧书。几年前文庙市集关闭之后,淘书就变得困难起来。而这个樱花谷旧书市集为小黄提供了一个新的淘书渠道。

旧书市集相关负责人对青年报记者表示,用市集的方式来展销旧书,最重要的是解决了一个场地的问题。像上海图书公司、上海外文书店这样的老牌图书机构库存旧书数以几十万计,平时苦于没有足够的空间陈列。而现在的市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可以满足读者淘书的需求。

 旧书无处卖? 

市集只售不收,网站流通有限

其实对于像黄梦娇这样家里图书足以用“汗牛充栋”形容的读者来说,他们不仅想淘书,更迫使地还是想卖书,让自己的藏书流转起来。“我们其实很希望自己的书能够流通起来,有出有进,这样才能够持久。”

但卖书比买书难多了。这期“樱花谷旧书市集”也首次开设了旧书收购摊位,由上海旧书店的工作人员来对读者的旧书进行甄别定价收购。不过黄梦娇对市集收购旧书的定价不是很满意,她带了几本民国旧书刊去询价,结果每本才开价10元,这让她有点难以接受。“这些书放到闲鱼上卖,可能会卖到将近100元,只是需要耐心等待。现在这个价差太大了。”

据青年报记者了解,除了称份量卖旧货之外,目前读者对家中旧书的处置一般有两种渠道。一种是拿到像上海旧书店这样的实体店去估价售卖。一种就是利用网络平台去进行销售流通。不过这两种渠道目前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旧书店主要是回收价格偏低。记者曾去位于福州路的上海旧书店探访,一册1980年代的老教材是1元一本,四五十年前出版的文学经典是2元一本,品相尚可的民国读物也只能卖到12元左右一本。这会让一些读者接受不了。

而网络平台,诸如孔夫子、多抓鱼、闲鱼等,目前有多家网站在提供旧书的流通服务。理论上讲,读者可以对自己的旧书自由定价,解决了一个定价权的问题。但另一方面,由于“品相”在旧书中占了很高的比例,购书者因为无法上手而很少会去在网上买高价的旧书,所以网上旧书流通并不太活跃,放在网上几年都无人问津的旧书比比皆是。

应该说,旧书集市虽然重新点燃了读者淘书的热情,但其实并没有完全解决旧书出路的问题。有读者甚至告诉记者,因为想到家里还有那么多书没有地方处置,他们逛旧书市集都感觉到了些许压力,这影响了他们消费的欲望。

 可否鼓励读者摆摊? 

旧书流通顺畅才能更为持久

目前上海的旧书市集基本上都是由图书机构来主导,并没有对市民开放设摊功能,这样做被认为可以确保所售旧书的质量,同时也方便维持现场秩序。事实上,这个苏州河畔的旧书市集也是对标著名的巴黎塞纳河畔旧书摊,那里有约250个摊位,而这些摊位也是由固定的旧书商来经营。

不过据青年报记者所知,这些塞纳河畔的旧书摊虽然只是由旧书商来经营,但这些旧书商并非只售不收,有时也会从读者那里收购旧书。一个旧书摊事实上解决了旧书的买与卖的双重问题,让旧书可以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流通起来。成为了书商与读者建立联系,开展旧书收购与销售的平台。而现在中国的很多旧书市集的服务基本上还是单向的,这让人对其前景感到疑虑。

资深旧书收藏者朱先生告诉记者,过去的文庙书市是对市民开放设摊的,读者交一点摊位费就可以入内摆摊,销售自己的旧书。只是要早一点去,先到先得。但是现在,读者已经很少有这种自行设摊的机会,旧书流通依然不太顺畅。

朱先生目前的旧书流通几乎都是在自己的书友圈子里进行。最近他刚出手了一套清末民初的石印本,买家是圈子里一个多年的熟人。“书友圈子大家彼此熟悉,开不了太高的价格。如果我可以到市面上去销售,价格可以翻倍。”他说,如果市集可以对市民开放设摊,那一定会更为火爆。“有关方面对市民设摊影响旧书质量的担忧其实大可不必,因为完全可以设立市民摆摊的门槛,确保市民拿出来的旧书没有问题。”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常鑫/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相关推荐

网址:青年调查|易买不易卖,旧书流通难倒读者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74454

相关内容

旧书买卖背后的生意:孔网名人书信交易额年超五千万
二手房屋买卖交易流程
闲置书籍换新书 可买也可卖 二手书交易平台,你用过吗?
旧物买卖成了时髦事儿 90后成旧物交易主力
谁在买卖二手货?不避讳“旧物”年轻人成交易主体
旧货行业发展报告:去年全国旧货流通行业交易额13200亿元
闲置书籍换新书、可买也可卖… 二手书交易平台,你用过吗?
天津媒体调查:“买二手、用二手”正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 旧物流通市场期待再升级
二手车买卖交易流程
实体旧书店 、网络交易 、互赠互换……多种漂流方式,让闲置书起来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