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冲刺
考前进行冲刺复习,强化记忆 #生活技巧# #学习技巧# #技能证书获取#
[误区1]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点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误区2]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
点拨: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误区1] 物质决定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的和基本的问题。
点拨: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的和基本的问题。
[误区2] 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神话、传说是人创造出来的。
点拨:无论是正确意识还是错误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误区3] 物质与意识不可分离,相互依赖。
点拨:意识依赖于物质,但物质是独立于意识之外而存在的。
[误区4] 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
点拨:本观点夸大了想象力这个主观因素。
[误区1] 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
点拨:意识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
[误区2] 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点拨:不同的意识有不同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误区3] 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
点拨:实践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
[误区1] 自然界及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点拨:任何规律都是客观的。
[误区2] 认识和改变规律是克服困难的条件。
点拨:规律是客观的,可以认识利用但不可以改变。
[误区3]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
点拨: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误区1]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
点拨:实践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
[误区2] 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点拨:实践决定认识,实践的发展决定着认识的深化发展。
[误区3] 通过实践总能把观念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点拨:实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实践并非一定能将观念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误区1] 得到不同认识主体认同的知识才具有真理性。
点拨:真理是客观的,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只有一个,并非多数人认同的认识就是真理。
[误区2] 对同一确定的对象,正确的认识可能不止一个。
点拨:对同一确定的对象,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
[误区3] 原有的真理性认识常常在新的实践活动中被推翻。
点拨: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向前发展。
[误区4] 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点拨:认识具有上升性,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误区1] 实践活动可以割断不利于人的联系。
点拨:实践不能割断联系,联系具有客观性。
[误区2] 事物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
点拨: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创造条件建立新的联系。
[误区3] 整体功能是部分功能之和,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点拨:整体功能不是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当部分以合理有序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误区4] 要着眼于事物的要素进行系统优化。
点拨:应着眼于事物的整体进行系统优化。
[误区1] 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运动和变化也是一种发展。
点拨:并非任何运动和变化都是发展,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才是发展。
[误区2] 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
点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是前进与上升。
[误区3] 善、恶的积累必导致相应的质变。
点拨:量变不一定引起质变,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
[误区4] 事物发展的状态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点拨:量变与质变强调的是事物发展的状态,前进性与曲折性是事物发展的趋势与道路。
[误区1]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所以矛盾越多越好,制造的矛盾越多就越有利于事物的发展。
点拨:矛盾是客观的,不能制造,人为制造的矛盾只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误区2] 任何事物都存在两个方面,即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点拨:任何事物都存在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不能将两方面理解为就是优点和缺点。
[误区3] 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特殊性,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点拨: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
[误区4]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就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点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误区1] 主次矛盾的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抓主流,不忽视支流。
点拨:主次矛盾的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抓主流,不忽视支流。
[误区2] 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点拨: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误区3] 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会自然解决。
点拨: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会迎刃而解,但不会自然解决。
[误区4]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点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误区1] 辩证否定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否定。
点拨: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不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否定。
[误区2] 创新就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
点拨:创新是“扬弃”,是既肯定又否定。
[误区3] 创新是人们思维的产物。
点拨:创新离不开人的思维,但创新归根到底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
[误区1] 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如影随形。
点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与社会存在的变化不是完全同步的。
[误区2] 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点拨: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误区3] 反映时代客观要求的观念可以支配社会的发展。
点拨: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但非决定作用,社会存在处于支配地位,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误区4]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等同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点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
[误区1] 科学实验是社会存在的基础。
点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误区2]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点拨:只有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时,才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误区3]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点拨: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误区4] 科学理论源于社会实践反过来又决定社会发展进程。
点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决定人类社会发展进程。
[误区1] 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点拨: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但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误区2] 劳动群众能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创造历史。
点拨:劳动群众创造历史必须尊重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误区3]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是创造社会历史的源泉。
点拨:生产实践活动是创造社会历史的源泉。
[误区1] 价值观对人的成长具有促进作用。
点拨:价值观有正误之分,只有正确的价值观对人的成长具有促进作用。
[误区2] 价值观是衡量价值判断正确与否的尺度。
点拨:衡量价值判断正确与否的尺度是是否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误区3] 人的各种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
点拨:人的各种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
[误区4] 正确的价值观可以消除价值判断的差异和冲突。
点拨:价值判断的差异和冲突是客观存在的,不能消除。
****备用**地址:(请复制到浏览器打开)
http://topzz.:5000/sharing/gYAOTrGgm
特别说明:
网址:考前冲刺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79802
相关内容
2009年考研冲刺日常生活指南考研冲刺:哪些生活细节决定你的成败?
高考冲刺阶段如何减轻心理压力
备考2025河北省张家口市沽源县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前冲刺模拟试卷B卷含答案
中考冲刺时间宝贵,真题这样刷,一张试卷=10张效果!
释放压力,从容冲刺——高三(17)班开展高考减压游戏活动
2013年医学考研冲刺阶段需要注意三大生活细节/医学考研复习和生活都重要
【分享】河北中考冲刺时间宝贵,历年真题这样刷,一张试卷=10张效果!
高三党冲刺实用好物,四款数码产品打造健康备考生活
榆中黄家庄冲刺兰州首个历史文化名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