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架 = 不孝?不必自责,学会与父母吵架,也是一种成熟
和女朋友吵架,她说我变了,我回她:‘那你再看看,是不是因为每次吵架你都先动的手?’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日常生活笑话# #轻松幽默日常#
“和妈妈大吵了一架,我觉得自己很不孝。”
一位从小特别听话,青春期也没和妈妈 “战斗” 的乖乖女,突然和妈妈大吵了一架。
原因是相亲认识了个男生,她很不喜欢,可妈妈觉得对方条件好、很合适,非让她再相处看看。
她实在无法接受妈妈的要求,就和妈妈大吵了一架。可她又觉得与妈妈发生激烈冲突,好像很不孝。
随着成长,我们会发现自己对人生的规划与想法,很多时候会与父母不同并发生冲突。
这样的冲突是否意味着不爱、不孝了呢?我们又该如何面对这样的冲突?
01
为什么我很爱父母,还是会和他们冲突?
1.冲突是进入更好关系的必经阶段
你觉得 “爱父母” 或 “孝顺父母” 是怎样的?听他们的话,压抑内心的不满,包容、理解父母,和父母的关系保持和谐 ……
可冲突与矛盾是走向真正爱父母的必经之路。心理学家发现,我们和父母的关系会经历以下3 个阶段:[1]
和谐阶段:情感联系紧密,忽视与父母的冲突
很多人虽已成年,但仍过度依赖父母的爱与认可,不敢和父母冲突,维持着和谐的关系。
这时候的和谐可能是健康的关系,也可能只是浮于表面的平静,儿女虽有对父母的不认同,但是压抑着情绪,尽量服从于父母的权威。
冲突阶段:逐渐摆脱依赖,面对和解决与父母的矛盾、分歧
随着冲突矛盾的加剧、内心力量的增强,我们开始敢于向父母表达自己独立的观点。
在此阶段,我们会频繁与父母讨论具有巨大差异的认知、想法、三观,甚至发生剧烈冲突。
存在冲突的同时,我们与父母仍可以彼此支持与关心。
代际自治状态:和父母建立清晰边界
在一次次地冲突中,我们在内心当中意识到 “我是我,父母是父母”:
我们不再过度依赖父母的认可与关爱,能自主处理情绪、不再被父母过度支配和影响,建立起自我价值观、和父母存在差异但能彼此尊重各自的想法和选择,并维持情感联系。
少数和父母冲突巨大的人,可能需要通过远离父母的方式实现代际自治。
2.“我不想和父母吵架,可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就像文章开头的那位朋友,她说自己其实不想吵架,但是却控制不住自己,为什么呢?
原来,从小到大,人生每一次的选择都是妈妈为她做的,她虽然很多时候有想法,却总是压抑着委屈,怕跟妈妈起冲突。
她表面上是乖乖女,但实际上在与妈妈的关系中,存在一些一直没解决的创伤,这些创伤在她独立的过程中,便成为与父母冲突的导火索。
1995 年,美国疾病治疗中心与凯撒医疗做过一项创伤调查,2 年时间里他们共调查了 17500 明成年人。[2]
研究发现 67 % 的人曾经有至少一个不良童年经历,大概 1/8 的人有四个以上不良童年经历。
在童年时期,孩子可能会将不良经历的记忆压抑到内心当中,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记忆不再影响我们。[3]
一旦应激事件发生时,创伤状态被激活,此时只有大脑的杏仁核 (掌管情绪)活动,大脑皮层 (掌管理智) 无法运转。
就像这位朋友,她根本没有办法用理性控制情绪,不与妈妈发生冲突。
我想我们都有过类似经历,或许也没必要过度责怪自己,冲突是我们成长的必经之路,也是一次让我们意识到过往未处理创伤的机会。
02
如何顺利度过冲突阶段?
处在 “冲突” 阶段的我们,一方面既有过往创伤导致的对父母的负面情绪,也存在着和父母在认知、三观上的差异。
有没有什么方法,帮助我们处理相应的部分呢?
1.选择合适的沟通技巧
冲突不是目的,而是要通过沟通或冲突向父母澄清自己不同的认知、需求、价值观,建立起清晰的界限。掌握一些沟通技巧,能够有效降低冲突程度,帮助彼此更好达成共识。[4][5]
a.沟通前给父母的情绪打个 ”预防针“
在与父母沟通冲突与矛盾巨大的话题时,对方很可能产生强烈情绪,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给父母打个 “预防针”。
比如在沟通前,你可以这样说 :“爸爸,我知道这会让你发疯,因为你爱我、想要我更好,我理解你的感受。但我希望能够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b.给父母接受差异留下思考时间
当我们和父母提出差异巨大的需求,并要求对方立刻接受时,容易激发对方的负面情绪。
比如,大叔有个姐姐选择丁克,如果她直接和父母说 “我不生孩子了,你们必须要接受”,父母肯定会立刻暴跳如雷。
这对父母要求太高了,他们需要听到并立刻接受。
不妨这样和他们说 :“我想和您谈谈生育的问题,但是我现在不需要答案。我只想把它放在那儿,让您考虑一下”
给父母留下反应和思考的时间。这一方面降低了对父母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表明你更耐心、理智、成熟。
c.暂停冲突,休息后再进行沟通
尽管你付出很多努力,仍可能会与父母发生剧烈争执。
此时,不妨先停止争执,想一想如何能更好地沟通,等双方都冷静时再进行沟通。
2.重新梳理过去痛苦的记忆
可能有很多朋友会说,我也知道这些沟通技巧,可一旦和父母沟通我就产生莫名奇妙的情绪,方法根本用不上。
这其实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和父母的冲突可能激发了我们的创伤记忆,使我们陷入到创伤的情绪状态中,丧失了理性。那怎么办呢?
比自责、忽视创伤情绪更有意义的,是直面冲突激发的创伤情绪,重新整理创伤记忆,进而超越创伤。
心理学家 Ehlers 和 Clark 将痛苦的记忆比喻为:[6]
一个被匆忙塞进一堆东西的橱柜,混乱无序,因此不可能将橱柜门关上,里面的东西也会不时地掉出来。
我们要做的是整理这个橱柜,把每样东西拿出来看看,然后整齐地放到该放的位置,这样橱柜门才可以关上。
“整理记忆” 这种方式,不是主动压抑,也不是彻底删除,而是整理好那些痛苦的记忆,然后让它静静地待在脑海中的某个位置,不再冒出来影响自己。
在发生冲突后的负面情绪中,如果你联想到过往的一些不良记忆时,你可以:
1.准备一张纸,一支笔
2.选择一个舒适的时间
3.详细回忆痛苦过往
4.想到什么,都写下来
5.整理事情发生的顺序
通过对创伤记忆的重新梳理,我们让过去的痛苦留在内心的某个固定角落,不再影响自己当下的生活。
当你不再被过去创伤导致的负面情绪支配时,在和父母沟通中就掌握了更多主动权。
写在最后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愤怒和沟通障碍,是因为我们的内在小孩没有长大。
如果内在小孩没有被看见,被疗愈,它就会演变成你性格里的易愤怒,不理性,不成熟,脆弱敏感的部分......
内在小孩的疗愈过程深度且漫长,需要专业带领才能抵达内心深处。
大叔向你推荐,著名心理大师冰千里联合壹心理打造的——21天《重新养育内在小孩》训练营第4期,用专业、系统、有效的方法,带你找到你的内在小孩,重新滋养疗愈它,带它走出创伤:
21 次总价 2.5万多元训练营
首发惊喜价 399 元
扫码查看
愿你的内在变得成熟有爱,生活独立有力量
世界和我爱着你 ~
- End -
References / 参考资料:
[1]Szydlik, M. (2008). Intergenerational solidarity and conflict. 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 39 (1), 97-114.
[2]Newlin, C. (2011). Adverse Experiences in Childhood: An ACE Study.
[3]Nordini, G. (2016). Haunted by History: Interpreting Traumatic Memory Through Ghosts in Film and Literature.
[4]https://au.reachout.com/articles/5-ways-to-get-your-parents-to-really-listen-to-you
[5]https://www.wikihow.com/Talk-to-Your-Parents
[6]Ehlers, A., & Clark, D. M. (2000). A cognitive model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责任编辑:
网址:吵架 = 不孝?不必自责,学会与父母吵架,也是一种成熟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00634
相关内容
吵架=不孝?不必自责,学会与父母吵架,也是一种成熟吵架 宽容=母爱
育儿宝典丨父母争吵:孩子眼中的“恐怖片”
高情商的女人,永远不会在晚上和男人吵架
“吵架哲学”夫妻和谐生活秘诀
吵不散的爱情,就是婚姻
装修=吵架?明白你与长辈在装修中的平衡
父母争吵,孩子受伤?教你如何最小化伤害
心理咨询师课堂:居家学习时,如何与父母更好的相处?
一些实用的吵架回怼技巧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