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双十一”:理性消费成趋势,品质服务是关键
个性化服务是提升生活品质的新趋势 #生活乐趣# #生活质量# #生活品质# #生活品质升级#
有的人频频“剁手”,满载而归;
有的人保持“理性”,货比三家、谨慎下单。
“双十一”,如同一场消费者的购物盛宴,年年如约而至。今年的“双十一”,比以往来得更早。
人民网财经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这场“购物盛宴”中,很多消费者成功淘到了心仪已久的高性价比商品,但一些促销折扣暗藏“猫腻”、物流延迟、货不对板等“老问题”也依然存在。
“在直播间购物踩过雷,我媳妇儿经常在直播间买东西,一二十块的退也不值当,基本都扔了。”部分消费者在接受采访中谈到。也有消费者告诉记者:“今年还没有‘踩雷’,大都在头部主播那儿购物,品控还是有些保证的。”
“建议在货源上要进行把控”“平台要加强监管”“要出具更加详细的产品报告”……更多消费者们向记者建议。
在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教授、商法研究中心主任吕来明看来,今年的“双十一”呈现出“1”个不变与“3”个变化。
“1”个不变,是“双十一”作为电商全行业参与的商业促销活动,对促进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功能始终如一。
“3”个变化,一是热度下降、时间拉长,消费者可以从容下单,享受理性消费和比较过程,商家也有更多时间备货,提高售后服务质量;二是活动从追求业绩数量转向多元化、精细化服务,重在改善消费服务体验,如边远地区包邮、生鲜商品退货处理等;三是价格竞争依然存在,但低价竞争程度相对弱化,说明经营者已经意识到单纯低价并不是长远之计,要从提高商品和服务质量入手,才是持续发展的正道。
围绕直播带货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吕来明建议,首先,要明确披露带货主体和商品来源,加强对直播间运营者和主播的约束;其次,直播平台应加强对运营者和主播的身份核验和动态监测,通过黑名单制度净化市场秩序;还要明确虚假宣传、货不对版的责任主体,严格要求头部主播承担起社会责任。
走过16年的“双十一”,不仅是消费的狂欢,更是品质与服务升级的见证。要通过加强监管、提升质量,让每一次线上消费都能成为一次满意的购物体验,如此才能持续激发消费者的热情,共享电商节日盛宴。(实习生高艺桐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编:杨迪、吕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网址:2024年“双十一”:理性消费成趋势,品质服务是关键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86914
相关内容
2024女性品质生活消费趋势报告.pptx“双十一”消费展现市场新趋势
IFF发布2024年消费者十大健康趋势
2024年十大生活趋势洞察:未来消费的新方向与机遇
双11调研:个性化、场景化引领汽车用品消费趋势 八成用户选择京东汽车一站式消费
行业观察|绿色、智能是家电换新关键词,八成消费者投票双十一京东家电优惠更大、服务更好
家居智能化趋势,“解放双手”成消费新趋势
[优居视界]:2024家居品质消费趋势洞察报告
2024年消费新趋势:当代人的理性消费与体验导向
2024消费趋势:品质生活的需求永不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