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p calm &
dive on
跟随本期视频,你下海了。
感觉很酷,
除了……
请看视频:
获取本期下潜流程图
↓谁会真的戴这样的手表潜水?↓
视频文字版

或许是出于探索未知,或许是为了打破现状,总之,你下海了。感觉很酷,除了进入海水的一瞬间,你开始有点想尿尿。
-0.5m现在,你可以呼吸了。你身后背的不是氧气瓶,而是压缩空气瓶,它连接着一组呼吸调节器,和你身上的浮力调整背心,一同构成了水肺系统,让你可以在水下保持呼吸。
保持呼吸也是水肺潜水的第一要义。
-1m如果你什么都不想背,只想带着一口气下水,这种潜法叫自由潜水。自由潜听起来很极限,却是很多人赖以生存的方式,比如日本的海女、东南亚的巴瑶人。这种极限操作并没有那么遥不可及。作为一名哺乳动物,
当鼻子淹没在水里的那一刻,你的潜水反射就被激活了。这是一种刻在基因里的生理反应,除了会产生尿意,你的外周血管收缩,更多的血液和氧气会优先供应给心脏和大脑,你的心率开始逐渐下降。
-3m不论是自由潜还是水肺潜,大概在个深度,你明显感觉到了来自水的压力,耳朵,开始疼了。生物课上大家都学过,耳膜后有一片连接咽喉的空腔,也叫咽鼓管。当外界水压逐渐高于鼓室压力,一切的压强差只能靠厚度仅0.01公分的耳膜来承受。除非你像巴瑶人一样在童年时刺穿耳膜,否则
潜水前最基本的一个训练就是学会做压力平衡——捏住鼻子擤一下或是吞咽口水都可以空气进入咽鼓管,让耳膜回到平衡位置。
-10m潜到10米时,你身上多了足足一个bar的压力。很多休闲潜水会把中性浮力点设置在这个区间,中性浮力点是让自己身体悬浮的一个平衡点,这需要你精巧地调节身上的BCD、配重甚至呼吸,然后你会发现自己不再上上下下随波逐流浪费气体,而是能停在自己想停的位置,专注周围的风景。

由于光线充足,这个区域分布着很多珊瑚礁,它们是海洋生物的森林,你可能很难克制自己去摸一摸的冲动,但是忍住,
潜水的另一要义就是look, but don’t touch. 既是保护脆弱的珊瑚,也是保护脆弱的自己。
如果你看到潜水同伴比出这几个手势,快跑。
危险生物手势:狮子鱼

危险生物手势:鲨鱼

危险生物手势:章鱼
-15m随着水的反射折射,光线越来越暗,波长较长的红色成为第一个被吸收的颜色,然后是黄色、绿色,你的世界越来越冷寂。
-18m这里是取得PADI(国际专业潜水培训系统)开放水域潜水资质(OW)的潜水员被允许下潜的最深深度。如果你要继续下潜,还要考取进阶证书(AOW),这样就可以下到30米。
-30m越向下潜,海中的风景越会让你兴奋,但
如果你感觉兴奋过了头,小心,你可能遇到“氮醉”。虽然你的气瓶里有着和空气比例相同的氧气和氮气,但在水下,高分压的氮气,尤其是超过了3bar时,就会被身体过量吸收,它会让你像喝多了酒一样,亢奋愉悦、既幸福、又紧张、智商降低、甚至出现幻觉。

当下潜更深,氧气的分压超过1.3bar时,你还会氧中毒,中枢神经被影响,可能会神经抽搐,甚至无法咬合你的调节器。
-40m所以,到这里,40米成为了休闲潜水的极限,再往下潜就属于技术潜水的范畴。技术潜水意味着你要装备更专业的设备,比如多个气瓶,你的气瓶里也不再是容易氮醉的压缩空气,而是比例特别调配的氦气、氮气和氧气的混合物。

与此同时,当你上升时,也要经历更多的步骤。
如果此时贸然上升,你会像一罐晃过的碳酸饮料,身体无法吸收的气体迅速溢出,可能产生一系列减压病。(轻则皮肤关节痛、四肢麻木,重则肺气肿、肺栓塞、脑栓塞)
为了避免减压病,抵达这个深度的潜水员返程必须看好时间,利用手腕上的潜水表进行计时,速度不超过每分钟18米,并在水深五米处进行三分钟安全停留。-50m在这里,有50米深的海水压在你身上。在某些古早的科普中,会把这种感觉强描述为多少个壮汉压在身上,但因为你主要也是水做的,其实也没有那么难受。但任何小问题在这里都会引发致命后果,所以对休闲潜水者仍是危险的禁区,不过
这个深度却是职业潜水员的家常便饭,他们需要穿千斤,引钢缆,封舱堵漏,测绘除泥,寻物施爆……
-100m恭喜你,到达了曾经人类以为的潜水极限。前面提到深潜员必须掌握自己下潜的时间,因为时间攸关性命。计时装备一度成为人类向深海进发的障碍。二战后,法国海军蛙人部队急需一种防水性强、结实耐用、低能见度也能读时的潜水手表。巧的是,有一个腕表商人也是潜水爱好者,还差点因为潜太久氧气用尽酿成事故。于是他们一拍即合。设计出了100米深度防水的机械潜水表。
这个腕表商是个莎士比亚迷,这款表的命名也受到了戏剧《暴风雨》的启发,把100米换算成英制单位“噚”大概是50多,于是就有了宝珀五十噚潜水腕表,在1953年初正式投产上市。-116m回到今天,中国自由潜水的纪录已经刷新到116米,由王瑾在2023年创造。要到达这个深度,除了闭气屏息等身体训练,在下潜过程中还要尽可能排除杂念,减少思绪变化导致的耗氧。增加毕竟到这里就靠这一口气了。
-120m这里的光线已经很弱了,陪你走到这里的只有波长较短、能量较高的蓝色,还有那些在陆上永远无法见识到的生命奇观。比如这只2米长的腔棘鱼。人们以为它在6500万年前已经灭绝了,但1938年又被渔民捕到。它的存在是鱼爬上陆地演化的见证,但这种庞然大物却不那么好见,很多人都追寻着这个活化石的踪迹。

其中就有水下摄影师、海洋生物学家劳伦·巴列斯塔,他是拍到活腔棘鱼的第一人,从2013年起以“腔棘鱼探险研究”的名字,多次展开海洋探险活动。而宝珀看到腔棘鱼科考对海洋保护以及生物演化研究的价值,这10年来一直义无反顾地对他鼎力支持。
从1953到2023正好七十周年,五十噚系列推出三款腕表:分别是限量款腕表5010B、“腔棘鱼技术”腕表5019和限量款腕表5901。九月刚发布的ACT 3复刻自MIL-SPEC军用表款,延用了圆形湿度指示计的功能,一旦变红就意味湿气渗入,一眼判断手表防水状态。表盒灵感更来自古董相机的防水外壳。
-136m这里是人类不借助于外界工具,纯粹靠自身能力潜入的最深纪录。
-200m从200米开始,就进入深海区了。这里没有光,也没有植物,只有货真价实的深海鱼们,它们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都很贵。
……

-271m一位澳大利亚潜水员曾在2004年在南非的布须曼洞下潜到这个深度,他也创造了一些新的记录:人类借助循环呼吸器下潜的最深深度和最深洞穴深度……他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另一位潜水员的遗体,之后舍命把他打捞了上来。这个潜水员的名字正是戴夫。前阵子大火的游戏《潜水员戴夫》名字相同虽是巧合,但开发者澄清时还是表达了敬意,更多人知道了这个胖胖的潜水员。戴夫在那片像素蓝洞中得到了永生。
-332m这里是水肺潜水的最深记录。破纪录的这位潜水员说,他想知道人类下海能潜多深,但搜了一下网上没有答案,于是他决定亲自试试。

所以如果你也看到了这里,好消息是你知道了下海潜到人类极限一路上都会经历什么,潜到这里大概需要12分钟。坏消息是,接下来你还需要15个小时才能返回陆地。keep calm and dive on!

我是本份冷却报告的调查员,下份见。
网址:下潜到人类极限,经历了什么?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9304
相关内容
深潜基本知识:您需要了解些什么为什么城市中产突然热衷潜水了?别让年龄限制你对潜水的向往 | 老年人潜水的常见问题什么是“生活经验”?妈妈,潜水是人生个人简历技能特长怎么写(附范文20篇)致命下潜!不是死,就是瘫痪,加勒比海渔民为何潜水这么拼?个人成长经历范文(通用11篇)究竟什么才是绿色生活方式?这个地方的人用亲身经历告诉你武汉家庭收纳师培训班排行榜(报考整理收纳师需要什么学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