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家庭生命历程和晚年健康

发布时间:2024-12-17 18:45

家庭日程应包括学习、工作、休闲和健康时间 #生活技巧# #组织技巧# #家庭日程安排#

原文链接

Tosi, M. , & Grundy, E. . (2021). Work–family lifecourses and later-life health in the United Kingdom. Ageing and Society, 41(6), 1371-1397.

01

引言

工作、家庭以及两者相结合的生活轨迹往往会对晚年的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Grundy and Sloggett, 2003;House et al., 2005;Chandola et al., 2007;Read et al., 2016)。以往关注工作和家庭共同影响的文献主要集中在基于角色理论探讨中年女性的工作与家庭责冲突和过度负荷对健康的影响上,本研究将视野拓展至整个生命历程和所有性别,使用英国大型家庭追踪调查中的回顾性问题,利用潜在类别分析识别1933-1945年出生的男性和女性老年人工作-家庭生命历程的类型,分析生命历程对晚年身心健康和健康变化轨迹的影响。这项研究的贡献主要有三点,一是本研究在确定工作-家庭的类型时纳入了以往的工作-家庭生命历程研究中没有考虑到的社会经济地位(SEP)的指标,二是利用纵向数据考察了与工作-家庭类型相关的健康分异随时间的变化,三是研究了生命历程轨迹和晚年健康之间的关联是否由当前来自家庭和朋友的支持所介导(mediate)。

02

研究方法

本研究应用英国家庭追踪调查项目“理解社会(Understanding Society)”前五期的数据(2009-2013),选择了在基线调查时年龄在65-75岁之间、且参与了第一期和第五期调查的受访者,最终样本包括1625名男性和1854名女性,分别贡献了7982条和9096条的年度观测记录。

本研究的因变量是通过SF-12量表测量的身体与精神健康的综合得分,核心自变量是以家庭生活史、工作史和社会经济地位(SEP)构建的工作-家庭生命历程类型,其中通过记录与婚姻、同居、离婚和为人父母有关的八个指标获取家庭生活史,通过对40个时期、涵盖从结束全日制教育到退休或当前活动的工作生活的回顾性问题收集工作史,通过最高受教育资历和最后一份工作的社会经济分类来衡量社会经济地位。此外,本研究的变量还包含家庭背景、青少年行为等早期生活特征,以及来自家庭和朋友的支持、吸烟习惯等当前生活特征。

数据的分析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潜在类别分析(Latent Class Analysis)来识别不同的工作-家庭生命历程类型。潜在类别分析通常被用于在多个外显的分类变量中识别个案的潜在子类型,假定每个个案仅属于一种潜在类别,所有潜在类别构成必然事件的一种互斥分割,根据个案在每个外显变量上的取值,计算其属于每个潜在类别的后验概率,最后将个案归入后验概率最大的潜在类别。由于最初无法得知有几个潜在类别,一般会从潜在类别数为1的模型开始估计,逐步增加潜在类别数,得到每个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和模型拟合统计量,根据模型拟合统计量选择最佳潜在类别数的模型。常用的评价模型拟合度的统计量有赤池信息准则(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贝叶斯信息准则(Bay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BIC)、熵(entropy)等。本研究中的潜在类别分析假设个体属于未观察到的生命历程类型,可以从众多观察到的关于家庭史、工作史和社会经济地位的变量中识别出来。作者将样本分为男性和女性两个子样本,分别运行包含越来越多类的潜在类别模型,通过比较AIC和BIC来确定最佳模型拟合,最终使用个体属于各个类别的最高后验概率将个体分配到特定的工作-家庭生命历程类型。

第二部分,通过分层随机截距模型对男性和女性受访者2009-2013年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轨迹进行建模。作者最初仅在模型中纳入时间变量、早期生活特征和生命历程类型来分析工作-家庭生命历程对晚年身心健康的影响,后续纳入当前生活特征来检验晚年健康状况是否由亲友的支持所介导。作者进一步绘制了不同性别和生命历程类型的老年人五年受访期内身心健康的预测曲线,反映不同类型之间的健康差异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03

研究结果

本研究通过潜在类别分析发现了五种典型的男性工作-家庭生命历程类型和六种女性工作-家庭生命历程类型,组间差异主要来源于工作稳定性、家庭规模和社会经济地位的层次,具体类型和比例如下图所示。男性中占比最大的类型是“较低社会经济地位、较长工作时间、有两个孩子”,女性中占比最大的类型是“较低社会经济地位、经历工作中断、从事家庭照料”。

分层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在男性中,总体上家庭规模较大、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个体的晚年健康处于劣势地位,“社会经济地位较高、有两个孩子”的男性在身体健康方面的得分最高,在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类别中,无子女和家庭规模较大的两类男性之间的心理健康没有显著差异。在女性中,早育、家庭规模较大与较差的晚年身心健康相关;未就业和短期就业的母亲与长时间工作的母亲相比心理健康较差,但身体健康没有显著差异;与“社会经济地位较高、无子女”的女性相比“社会经济地位较高、有两个孩子”的女性身体健康较好,但心理健康无显著差异。初始模型中还控制了早期生活特征,结果显示,25岁前诊断出健康问题的女性晚年的身心健康较差;男性的早期健康状况与晚年的身体健康状况相关,与心理健康状况无关;父母的教育水平与两性的晚年健康有关;青少年时期开始吸烟的男性晚年的身心健康较差。

扩展模型中加入了当前的伙伴关系、亲友支持和吸烟习惯的指标,结果显示这些指标都与身体健康无关,但晚年有伴侣以及较多来自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对心理健康有益。纳入这些指标后,模型中工作-家庭生命历程类型的系数仅略有变化,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亲友的支持介导了工作-家庭生命历程对晚年身心健康的影响。

进一步,作者在模型中添加了工作-家庭生命历程类型与时间变量的交互项并绘制了不同生命历程类型的老年人五年受访期内健康随时间变化的预测曲线。结果显示,所有老年男性和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身心健康均呈现下降的趋势。尽管不同生命历程类型男性身心健康下降速率在预测图中各有不同,但交互项的系数在统计上不显著。不同生命历程类型的女性在基线时心理健康的差距随时间的推移有所减小,轨迹有所收敛。

04

讨论

本研究是序列分析法的又一例典型应用,但具体方法的选择与上一周分享的文章有所不同,本文采取的潜在类别分析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大型追踪调查所记录的众多关于工作史、家庭生活史和社会经济地位的指标,对个人的工作-家庭生命历程做出信息更丰富、表达更凝练的归类,综合考虑了童年期家庭背景、行为习惯、健康状况,成年期工作、家庭特征和社会经济地位,以及老年期的社会支持和生活方式的多重影响,证明了个人如何在整个人生历程中、在工作和家庭的角色中积累健康优势/劣势,进一步拓展了生命历程视角下老年健康不平等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还基于纵向数据利用分层线性增长模型刻画了老年人晚年的身心健康的变化轨迹,探究了不同生命历程类型老年人健康轨迹的分异,结合初始水平和发展轨迹两个属性系统描绘了生命历程框架下健康轨迹分化。此外,本文在关注个体生命历程的整体特征同时还纳入了性别视角,突破以往大多数工作-家庭生命历程研究仅着眼于女性的角色冲突的局限,全面探讨了角色平衡和社会分层对两性晚年健康的异质性影响。然而,本研究在控制健康选择机制和识别因果效应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在后续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和探索。

导读人 |陈露 宋月萍

原标题:《工作——家庭生命历程和晚年健康》

阅读原文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网址:工作——家庭生命历程和晚年健康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01494

相关内容

新年家庭健康日历
基于家庭生命历程的北京郊区居民行为空间研究
《2021年日程日历安排表:全面规划您的新年生活和工作》
老年人心态平和安度晚年
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生活?
兼顾工作和家庭生活的方法
珍爱生命,健康成长作文800字(通用38篇)
(2021年整理)2020年工作安排日程表工作计划日历表(带农历及节假日)
老年生活的快乐密码:健康、家庭和朋友
家庭健康计划(八篇)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