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吧听一场“上头”的学术讲座
在酒吧听听现场音乐,感受城市夜生活的喧嚣,如上海外滩的酒吧街。 #生活乐趣# #生活体验# #城市生活新鲜事# #城市夜生活攻略#
798艺术区供图/视觉中国
酒吧外的活动宣传海报
60多人参与首期活动
去广州的某livehouse听一场建筑学讲座,到上海某酒吧里探讨社会学,在北京一家酒吧的露天院子里聊哲学……时下,一些大城市的酒吧线下活动已突破传统,发展到“nextlevel”。随着“酒吧学术讲座”这一形式的兴起,酒吧成为了一个新兴的公共讨论空间。相关活动组织者认为,酒精是一种能让人放松的“情绪饮料”,微醺之后,在轻松自在的氛围中展开学术讨论,大家的言谈也会更畅快。喝一杯酒听一场学术讲座端午节的夜晚,当多数人正在家中享受小长假的“尾巴”时,在北京798艺术区附近的一家酒吧内,有将近30名年轻人聚在一起。即将开讲的是南开大学一位讲师,主题围绕着《金瓶梅》中家庭政治展开。在这仿古工业风的建筑内,正前方的白墙上投影着野外帐篷和篝火的动态画面,暖黄色的灯光散发出轻松的氛围,空调的风带来阵阵凉意,爵士女歌手浑厚而充满磁性的声音在整个空间中回荡,令人无比舒适。已经落座的客人们正轻声交谈,七点半左右,背景音乐戛然而止,一位戴着眼镜的男士拿着话筒和笔记本电脑,从昏暗的后方走到了台前的顶灯之下……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现场的氛围出奇的和谐,一些听众不时地抬手拿起面前的酒杯,抿一口酒,再缓缓放下。几步之外的吧台,偶尔传出几声酒杯轻碰的脆响和调酒师在吧台操作时的水流声,轻柔而不突兀。酒精逐渐上头,场子也逐渐热了起来。讨论话题涉及女权主义、现代人情与爱的解绑等多个领域,专业度不亚于一场正经的学术讨论。这次活动是“空格酒谈”学术讲座系列的第二期。主要发起人张家宁是中国传媒大学的应届毕业生。目前,各位主讲人都是张家宁在朋友圈里挖掘的,大家皆因友情前来捧场,不收任何报酬,只拿一点车马费,而参与者的“门票”也只是消费一杯酒而已。首期活动是6月初在高碑店一家酒吧外的露天场地举行的,主题为《不自制与失败:心理冲突抑或伦理无力?》,由于是“实验场”,第一场活动的参与者完全零门槛,也不要求最低消费。酒吧老板刘天(化名)本以为,30人的规模已经是饱和状态。然而,实际情况远超预期,那一次活动,足足有60多人参与。他不得不在园区里四处借椅子。第一场讲座的主讲人李岩(化名)是北大哲学系博士,考虑到大多数听众可能缺乏哲学基础,他在短时间内将高深的专业知识变得浅显易懂。为此,他从日常生活中抽丝剥茧,提起一个生活中很常见的关于不自制的现象:某人明知不该摄入太多甜食,但看到诱人的冰淇淋时,仍旧难以抗拒诱惑,最终还是偷嘴了。在此基础上,他接着引入美国哲学家唐纳德·戴维森(DonaldDavidson)关于不自制行动的精确定义,这样的表述将抽象的哲学观念变得鲜活可感,同时又没有丢掉哲学刻画的精确性。在演讲的过程中,李岩还会不时地向听众抛出问题,以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并通过现场举手投票的方式让讲座氛围热络起来。不为“买醉”寻求轻松自由空间刘天还记得张家宁第一次把活动方案给他看时的情况,“不自制与失败:心理冲突抑或伦理无力?”一句话,不到20个字,刘天从左到右逐字读了好几遍,愣是没读懂。他不理解,一个哲学讲座为什么要放在酒吧办。“我倒觉得咖啡馆更适合这样的活动主题。不知道他们为啥非要喝酒。”刘天的酒吧平时承接的活动大多是商业活动,比如小型网剧、广告拍摄,以及公司的团建活动等,而学术类公益性讲座,还真是首次接触。而张家宁表示,他的初衷是构筑一个别具一格的线下公共交流空间。学生时代,张家宁和同学们常会参加一些文化交流活动,有时是读书会,有时是小规模的座谈会。活动结束后,志趣相投的几个人会“转战”酒吧,继续延展讨论。张家宁回忆,他们讨论的话题跨度极广,政治、哲学、艺术、人文,无所不包。更详细的主题则囊括哲学中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舆情治理及数字化劳工……然而,一旦离开校园,这样的机会变得少之又少,“我们渴望能够与志同道合的人分享这些心得,寻求一个共同的交流空间。”张家宁认为,酒精本质上是一种能让人放松的“情绪饮料”,微醺之后,随着轻松自在的氛围展开学术讨论,大家的言谈也会更畅快。其实,在酒吧里尽情畅谈学术,这一行为是有源可溯的,采访中,张家宁和几位讲者也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这一点。古希腊时代,在柏拉图的“会饮篇(TheSymposium)”中,“Symposium”一词是指古希腊人一种进行学术讨论的活动,也即在某些庄重仪式后人们饮酒聚会并讨论问题。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美国作家海明威、法国作家萨特为代表,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和文艺界人士也慢慢加入到酒吧消费的行列中来。“当年法国的学术沙龙,其实大家也是围坐在一起,点一些餐食,两杯红酒,边讨论问题,氛围可能差不多。”丁岳说。对于听众而言,他们之所以选择在此畅谈,也并非为了“买醉”,不少人为的是寻求平等、自由且轻松无压力的讨论空间和社交空间。听众CC(化名)告诉北青报记者,传统的讲座一般只在教室、礼堂或是比较先锋的书店举行,而现在在酒吧开讲座,场景打破了常规,给大家一种新的体验,“没有老师在上面,大家说话比较放松,可以更加自由地讨论,能够感受到大家新鲜真实的思想。”CC也是北大哲学系的博士,她特别提到,偶尔换个场合,与其他学科的学者交流碰撞,也可以激发更多的思考。确保多赢将探索新型运营方式通常,在酒吧讲座结束后,现场仍有人会私下向讲者提出问题,微信群里也时常会掀起讨论热潮。“空格酒谈”的粉丝群已经有500人,偶尔会有人在群里询问:“周末是否有海淀的场次?”从效果和听众反响上看,酒吧讲座活动是成功的。不过,对于场地提供方的酒吧而言,对其经营状况是否也同样“友好”呢?据一位供职于798某酒吧的调酒师透露,第二期讲座活动当晚(周一),他调制了至少四五十杯酒,销售额略微超过了平时工作日的水平,但还是会比周末低一些。而在第一期活动举行的酒吧,参与者有60多人。理论上来说,如此众多的客人,酒吧老板刘天的收入应该是相当可观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刘天表示,这些宾客并非必然会带来相应的消费,反而有可能影响自然客流。当晚的实际情况是,尽管院子里聚集了很多人,但总共消费仅为3000多元。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酒吧内的三桌普通客人,总消费超过了7000元。刘天说,当晚针对讲座参与者,酒吧专门推出了优惠活动:原本两杯售价140元的饮品降至两杯100元。“那天连我们的老顾客都拿着折扣券来消费。”刘天追问他们,“你们不是老客人吗?怎么突然参与哲学讲座了?”对方回答:“门口发的券。”“以正常经营角度看,如果赚不到钱,谁会愿意把星期日一整晚都用来举办活动呢?”刘天说。目前,张家宁也在尝试摸索一种折中的运营方式,以确保酒吧不致亏损。“我们的预期是让听众享受到优惠,酒吧增加曝光,同时确保团队无过重负担,三方都舒服。”讨论去酒吧讲课算不算“脱长衫”?5月底,上海某酒吧举办学术分享会《世界历史与现代国家的起源》被热烈讨论。从发布出来的海报看,主讲人具备着复旦本科、耶鲁硕士和哈佛博士在读的学术背景。此后,该酒吧举办了另一场题为《社恐与消失的现代性主体》的学术讲座,主讲人同样是高材生,正在弗吉尼亚大学攻读社会学博士学位。酒吧搭学霸再搭学术讲座,这样的混搭组合本就新鲜,再加上无需最低消费的活动规则,一经发布便吸引了一众网友报名参与。听众小s描述,当天的活动气氛异常火爆。开讲前10分钟,小s赶到了现场,没想到酒吧内已经人满为患,她只能在酒吧门口找了个地方站着听。现场持“站票”的听众少说也有六七十人,从事金融行业的小x也是其中一员。“在外面虽然很热,但只有零星几个人听到一半就离开了,大部分听众都坚持在门口听完了全场。”讲座下半场,为了让站在外面的听众可以看到讲义,有一位热心的男听众在每次幻灯片换页时就将主讲人的电脑高高举起。小x告诉北青报记者,《社恐与消失的现代性主体》是主讲人的博士毕业论文,“在酒吧里,他的观点被很清晰地传达了出来,外行如我也能够听懂。”而围绕读书人在酒吧开学术讲座这件事,社交媒体上也早已掀起一轮激辩。一部分高赞留言所亮出的观点相当犀利,有人说“知识分子到酒吧讲课意味着‘脱掉长衫’”(指不再固守于高学历带来的身份象征,而是根据实际就业需求和个人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也有人认为“这种形式给文科生提供了就业新赛道”。丁岳表示,不能理解将酒吧讲座和文科生再就业相提并论,“我不是来挣钱的,而是来交流观念,认识新朋友的。”丁岳说,“我们的一些思考的成果应该和全社会共享。”端午节当天接近晚上十点,讲座已经结束,酒吧内的投影幻灯片变换成了电影《罗马假日》的黑白画面,伴随着爵士乐的轻快旋律,酒吧再度恢复浪漫而小资的情调。北青报记者走出酒吧,打了一辆车,司机师傅约莫50多岁,车载音箱中,一段“汉武大帝”的评书FM正讲述着卫青远征匈奴的故事。北青报记者不禁主动与司机聊起了天:“我刚参加了一场在酒吧举办的学术讲座,讲课的是一个北大的博士。”司机师傅带着十分惊讶的语气问道:“他是真教书还是假教书?正宗教授不可能去那儿讲课,肯定不是搞学术的,应该是搞(行为)艺术的。”车子驶入夜色,思绪却在漫漫长夜中继续驰骋。本版文/本报记者王婧懿实习生薛聿君统筹/林艳张彬供图(除署名外)/受访者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网址:在酒吧听一场“上头”的学术讲座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06364
相关内容
听育儿讲座的心得体会6篇健康生活,携手同行 首场听障市民健康讲座开讲
酒店管理学院宋超颖老师《浅谈压力管理》学术讲座如期开展
“艺术疗法——超越言语的交流”系列讲座第一场完美结束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CAFA Art Museum
聆听收纳讲座,学习“慧”生活
北京荷花市场改造启示录:从菜市场、旧货市场到酒吧街一路走来
艺术学院特邀邓嵘教授开展健康设计讲座
中华艺术宫五周年|从艺术讲座到生活美学,公共教育滋润心灵
安福县中医院举办内分泌学术讲座
“倾听内心的声音”——医学院研究生心理健康讲座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