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们玩滑板时,他们在玩些什么

发布时间:2024-11-12 12:43

嘻哈、街舞、电音、摇滚……时下“优爱腾”打造的网综愈发分众化,也丰富了青年亚文化在屏幕上的呈现样态。6月20日,全国首档以滑板为主角的原创极限运动真人秀《极限青春》播出。如今滑板作为一项年轻化运动,还挺常出现在街头,但总体而言,滑板仍旧非常小众。

《极限青春》海报

虽然很多观众不玩滑板,但现实生活或者在影视剧中应该都看过滑板,也多少对滑板这一运动有所了解。恰好这一两年出现了不少以滑板为主题的优质影视剧。像2017年的一部泰剧《极限S:滑板篇》,高中生Boo(披纳若·苏潘平佑 饰)罹患抑郁症,厌食、厌世、自残,偶然机会遇到滑板,他黯淡的生命才照进了一丝亮光。该剧在豆瓣拿到9.3分的高分,已引进国内,6月24日起在优酷和B站播出,会员可一次性看全集。

《极限S:滑板篇》海报。该剧已引进国内,正在播出

2018年华裔导演刘冰执导的纪录片《滑板少年》,记录了他与另外两位滑板少年的人生变化。这是非常私密的影像记忆,感伤、直击人心,纪录片也入围了2019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

《滑板少年》海报

由此可见,哪怕运动小众,但只要有精准切入点和呈现方式,影视化后仍旧有可能“大众化”。《极限S:滑板篇》《滑板少年》都非常成功,《极限青春》有无“大众化”的可能?

滑板和冲浪运动是一对孪生兄弟,滑板是冲浪运动在陆地上的延伸,最早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一些社区。后来随着滑板运动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滑板文化慢慢脱离冲浪而自成一体。滑板大概于1980年代进入中国大陆,经过30多年的发展,滑板爱好者不断壮大,存在感越来越强。一张滑板,闪展腾挪,仿佛可以脱离地心引力,滑板运动这种风一般的疾驰快感令人痴迷。而在官方支持、资本追逐和年轻群体的热捧下,滑板也滑进了2020年东京奥运会,成为正式比赛项目。这也预示了滑板有望更加普及。

一张滑板,御风而行

一直以来,滑板都与跑酷、攀岩、空中冲浪等一并视为极限运动。如果追求难度系数高的动作,观赏性极强,但危险系数也很高,国内外滑手重伤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很多滑手正式学习滑板时,首先得学会怎么摔倒。

《极限青春》选手在演示动作时摔下,最终送进医院

但为什么极限运动那么危险,依旧有那么多痴迷者?

这就是“极限”的魅力。危险性、冒险性的另一面是刺激性,极限意味着对“更高、更快、更强”精神的追求,意味着对自我生理局限和心理局限的挑战;一旦你逾越了生理和心理障碍,挑战成功了,那么也将收获无与伦比的成就感和愉悦感——它们足以掩盖伤痛,掩盖无数次失败带来的沮丧感。

作为一档滑板综艺,《极限青春》可以有两个着力点:滑板运动的观赏性,另外一个就是滑板运动文化层面的意义,与超越、挑战、自由、释放等相关。

滑板的观赏性,一方面体现在这项运动的一些超高难度的技巧性动作上,只是因为这些动作完成得很快,精彩转瞬即逝。这就需要节目在剪辑上花费功夫,有所取舍,将精彩分解并稍作停留,让视听语言震撼人心。

通过慢动作放大一些精彩动作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赛制来提升观赏性。赛制方面,《极限青春》采取了竞技类综艺普遍的淘汰模式。像首期节目呈现了果酱赛(即滑板中的自选动作对决)和1V1的Battle(一名选手出招,另一名选手接招,如果接招成功,那么出招者只能待定),既可以通过比赛进行滑板科普,让观众感性认知滑板某些动作的难易程度,也能激发选手的“斗志”,他们使出的招数难度越高比赛越精彩。

但事实上,许多极限运动并非为了与他人竞技,或者说极限运动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加之极限运动本身是有非常强烈的危险性的,作为一档面向青少年的综艺节目,必然不可为了观赏性而牺牲安全性。

因此,除了竞技元素外,《极限青春》还非常注重选手的幕后故事和真人秀表达,这一策略是准确的。节目倚赖的最主要看点,是滑板之于每一个滑手的意义——他们为什么热爱滑板?他们如何应对挑战和失败?

《极限青春》的口号是“ONE MORE TRY”,这个口号把握住了滑板运动的内核。每一次漂亮的动作背后,是无数次训练,无数次失败,以及无数次重新站起来。滑板之于滑手,既有技术上的挑战,更是心理上的挑战:摔倒一百次,你还会第一百零一次站起来吗?摔倒一百次,你还会继续热爱吗?

滑板运动的“ONE MORE TRY”,关乎的是热爱,是勇敢,是坚持,是自我挑战。

一位滑板选手因为受伤,技术和力量大不如前,哪怕淘汰了,他仍屡试屡败、屡败屡试,反复死磕一个动作,直到成功

没有玩过滑板的人,或许无法体会到滑板运动的快感。踏着滑板疾驰,轻舒双臂,像飞驰的雄鹰,变换各种姿势盘旋,沉醉于速度的快感、风的温柔以及挣脱地心引力的飘然。这是自由的感觉,所有的一切烦恼和负担被抛诸脑后,疾驰时你仿佛重获新生。

从这个意义上看,滑板还是一种自我疗愈。

就像《极限S:滑板篇》中的Boo,在滑板中感受到了一种难得的自由,可以让他暂时性地从抑郁中解脱。即便故事终了,他仍然在与抑郁症做斗争,但有了滑板,他至少不再畏惧每一天清晨的到来。

滑板上的Boo,脸上有难得的微笑

《滑板少年》中三个在成长过程中饱受伤害的少年,渴望通过滑板“逃离”沉重和不堪的生活。黑人少年keire如此谈论他与滑板的关系:“滑板带给我伤痛,可是当一天结束以后,我依然会爱上它,我不会一直生它的气。就像我的爸爸一样,他虽然打我,但是我对他的爱至死不渝。”

虽然被世界伤害,但keire宽容、知足,报之以笑与爱

滑板会带来伤害,失败令人气恼,但重新站上滑板,挑战成功的那一刻,又瞬间与滑板和解。

每一项极限运动之于参与者,都可能是一次自我疗愈的过程。即便观众不玩滑板,但《极限S:滑板篇》《滑板少年》这些与滑板有关的影像仍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不全是滑板的技巧性、欣赏性,更是我们一同见证每一个滑手是怎样在One More Try中克服恐惧、熬过痛苦、寻求释放,并最终借助滑板自我疗愈的。

综艺《极限青春》的基本意义是向公众科普了滑板,但它能否抵达《极限S:滑板篇》《滑板少年》这样的人文高度,能否拥有像它们一样动人的力量,取决的不仅是炫技,还包括对一些滑手生命历程的沉潜观照——滑板之于他们还意味着什么。滑板虽然小众,但这样的情感体验,却是普适的。

网址:当他们玩滑板时,他们在玩些什么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4679

相关内容

滑板人与滑板日:当我们谈滑板时,我们谈些什么?
游龙板是什么怎么玩 游龙板和滑板哪个难
【玩滑板能减肥吗】
好玩的滑板游戏推荐手机版2024 有趣的滑板游戏盘点
耐玩的滑板游戏有没有 2024经典的滑板手游盘点
超好玩的滑板游戏大全
当我们谈论育儿时,我们在谈论自己
滑板从被断板开始,倾听一段神奇的滑板旅程
青年发现|“爆改”人生,他们把生活过成了一个个好玩主题
玩滑板,每年伤了上万儿童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