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幸福感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CGSS2017数据的实证分析
老龄化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有直接影响,需要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和关怀。 #生活知识# #社会生活# #人口老龄化#
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幸福感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CGSS2017数据的实证分析
Research on Happines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Elderl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ging—Empirical Research Based on CGSS2017 Data
1. 引言
老年人的幸福感是一个综合心理指标,可以衡量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被视为衡量老年人成功老龄化的重要维度之一 [1]。愉悦的精神、健康的身心是保证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生活满意度经常被用来测量及定义个体对其生活质量的认知评价,并作为衡量幸福感的标准和重要维度。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有2.4亿,占总人口比重的17.3%。预计到2022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有2.55亿。与此同时,我国的老龄化社会还伴随着高龄化、少子化、空巢化等现象。老年人口的激增使老龄化问题从人口问题中凸显出来,老龄化问题亟需采取相应措施。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到底受哪些因素影响?怎样提升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这些已成为全社会需要关注与思考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揭示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本文利用中国社会综合调查2017年的数据,通过回归分析,通过针对影响老年人幸福感的几个因素:性别、健康状况、社会参与、社会公平感、社会信任度、民族、年龄、教育年限等因素进行检验,从而找到最为主要影响因素,然后再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一些意见,提高居民的幸福感,以促进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2. 文献回顾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纷纷开始关注居民幸福感,产生了大量的主观幸福感的测量工具。国外主观幸福感的量表编制和测量大体有三个角度:一是有关心理发展取向的量表;二是有关心理健康取向的量表;三是有关生活质量取向的量表,在国内,早期研究者在研究主观幸福感时大多采用国外相关量表,但近年来我国学者在采用国外主观幸福感量表开展研究的同时,针对研究对象的特点也编制了一些相应的量表。如尹海兰(2001)针对大学生群体编制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问卷,张兴贵(2003)编制了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苗元江(2003)编制了综合幸福问卷等。当前使用比较广泛的测量主观幸福感的量表主要是邢占军编制的“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SWBS-CC)。该量表共54个项目(简本为20个项目),为六点量表,由10个分测验组成,包括心理健康体验、知足充裕体验、成长进步体验、社会信心体验、目标价值体验、自我接受体验、身体健康体验、人际适应体验、心态平衡体验、家庭氛围体验,该量表内在一致性系数为0.9405,预测效度和构想效度都比较好。
幸福感是评价主体对其整体的生活情况、生活质量作出的一个积极的评价程度,主观幸福感是心理学的一个构念,有时也被翻译为主观幸福,幸福感也是生活质量的重要研究领域 [2]。幸福的分类也可以分为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主观幸福感,主要是主体从其主观感受出发,对他生活的情况的一种情感性和认知性的评价。而心理幸福感,主要是强调人的潜能。主观幸福感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十分积极的向上的心理,反映了个体对现实和期望间进行比较后的一种感受。
从国内外学者对幸福感主题的文献研究中可以发现,基于公共学视角阐述幸福感的研究较多,从更多综合的社会因素探讨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幸福感之间的内在关联的学术研究存在空白;大多数研究则侧重于老年人幸福感总体发展的探讨,缺少从系统的影响因子中,解释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幸福感的相关性,同时调查资料与数据大多源于特定的地区,在实证研究层面的区域覆盖性不足。
俄罗斯“邮箱新闻”2014年9月24日公布了全球幸福指数调查的结果,巴拿马成为了居民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在此次调查的过程中,采用了五个指标来评估居民的幸福指数,包括社会活动、社会地位、财富状况、交际能力和身体状况 [3]。基于此,本研究将利用当前最新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17),以这个五个指数作为幸福感的基本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从老龄化背景分析对老年人幸福感产生影响的因素,以期从中探寻到更为合理的农民需求结构的内在逻辑,为助推老年人幸福感,促进社会发展。
3. 研究设计
(一) 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是来源于2017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发起的一项全国范围内的大型连续性随机抽样调查项目,名为“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hina General Social Survey,简称CGSS)。
该调查每次覆盖我国10,000多户家庭,系统而全面收集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多个层次的数据,获得有效居民样本10,968份。删除未填写问卷,再通过对相关变量进行筛选,获得有效农村居民问卷5465份。
(二) 变量处理
研究变量类型分为因变量、自变量、控制变量。具体指标、数值设置如下:
1) 因变量。
幸福感:在CGSS2017问卷中选取指标——居民的主观的总的幸福感来进行衡量的,也就是居民自己觉得自己处在幸福的那个段。问卷中,关于居民的幸福感有个五个等级:非常不幸福、比较不幸福、说不上幸福不幸福(一般)、比较幸福、非常幸福,其权重分别为1~5分。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是因变量。
2) 自变量。
性别:不同性别的人的人经历和感受不同,其对幸福的看法和定义也会有所不同,因而会成为自变量。性别分为男女,女为1,男为2。
健康状况:身体状况方面,调查对象的主观感受为主,除去拒绝回答的人数,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很不健康、比较不健康、一般、比较健康、很健康,分别对应1~5的权重。
社会参与:社会活动,主要限于参加社区的活动参与情况。
社会公平感:选择问卷中“总的来说,您认为当今的社会公不公平”,此为定序变量,在本次研究中设置为:
1 = 完全不公平
2 = 比较不公平
3 = 说不上公平但也不能说不公平
4 = 比较公平
5 = 完全公平
社会信任度:选择问卷中“总的来说,您同不同意在这个社会绝大多数人都是可以信任的”,此为定序变量,在本次研究中设置为:
1 = 非常不同意
2 = 比较不同意
3 = 说不上同意不同意
4 = 比较同意
5 = 非常同意
3) 控制变量。
本研究根据学者的探究得到相关启示,选择控制变量,例如民族、年龄、教育年限等因素会对老年人幸福感产生影响。本研究所运用变量的具体赋值定义、研究假设、结果如下表1所示。
(三) 模型设置
本文的研究因变量为“老年人幸福感”,是老年人打分的数值型变量,所以采用OLS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故本研究建立如下的回归模型:
E(y)=a0+β1x1+β2x2+β3x3+⋯+βkxi+ε (1)
该模型公式代表一个多元线性回归模型,a0是截距项,β是自变量的参数向量,共有i个解释变量(自变量),x是影响到因变量发生变化的一系列自变量,ε是随机扰动项,是误差项。具体变量赋值和研究假设见表1:
变量
操作化变量
变量说明
研究假设
因变量
幸福感
自变量
性别
1 = 女、2 = 男
H1:反
健康状况
1 = 很不健康、2 = 比较不健康、3 = 一般、 4 = 比较健康、5 = 很健康
H2:正
社会参与
1 = 否,2 = 是
H3:正
社会公平感
1 = 完全不公平、2 = 比较不公平、3 = 说不上公平 但也不能说不公平、4 = 比较公平、5 = 完全公平
H4:正
社会信任度
1 = 非常不同意、2 = 比较不同意、3 = 说不上同意不同意、4 = 比较同意、5 = 非常同意
H5:正
控制变量
民族
1 = 少数民族、2 = 汉族
H6:正
年龄
以2017年为基准,转化为年龄变量
H7:正
教育年限
1 = 没有受过任何教育、6 = 小学或私塾、9 = 初中、 12 = 高中或职中、大专 = 15、本科 = 16、研究生及以上 = 19
H8:正
Table 1. Variable assignment and research hypothesis
表1. 变量赋值和研究假设
4. 实证分析结果
在进行OLS模型分析之前,先将变量进行相关分析,剔除无关变量。数据发现,“民族”并未通过相关分析,H6未通过检验,剔除出模型,将剩余变量纳入模型,建立OLS模型。表2显示老年人社会满意度所建立的模型分析结果。7个模型拟合系数符合要求,拟合度良好。
老年人幸福感影响因素优化后的模型:
模型1研究的是性别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值小于0.05的情况下,老年人幸福感差异与性别呈负相关,7.4%的老年人幸福感差异受性别的影响。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新的解释变量,构建模型2:健康状况,数据显示在性别影响因素不变的前提下,老年人幸福感差异与健康状况呈正相关,1%的老年人幸福感受健康状况的影响;在模型2的基础上,加入新的解释变量,构建模型3:社会参与,数据显示在性别、健康状况影响因素不变的前提下,老年人幸福感差异与社会参与呈正相关,1%的老年人幸福感受老年人社会参与影响;在模型3的基础上,加入新的解释变量,构建模型4:社会公平感,数据显示在性别、健康状况、社会参与影响因素不变的前提下,老年人幸福感差异与社会参与呈正相关,0.7%的老年人幸福感受社会公平感的影响。
模型5是在模型4的基础上,纳入新的解释变量:社会信任,数据显示在性别、健康状况、社会参与、社会公平感影响因素不变的前提下,老年人幸福感差异与社会参与呈正相关,0.4%的老年人幸福感受老年人的社会信任影响。模型6是在模型5的基础上加入了新的解释变量:年龄,数据显示在性别、健康状况、社会参与、社会公平感、社会信任影响因素不变的前提下,老年人幸福感差异与社会参与呈正相关,0.2%的老年人幸福感受年龄的影响;模型7是在模型6的基础上加入了新的解释变量:教育年限,数据显示在性别、健康状况、社会参与、社会公平感、社会信任、年龄影响因素不变的前提下,老年人幸福感差异与社会参与呈正相关,0.3%的老年人幸福感受教育年限的影响。均通过检验。
由OLS回归分析结果可以得出:性别、健康状况、社会参与、社会公平感、社会信任度、民族、年龄、教育年限对老年人幸福感有显著影响。其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社会参与、社会公平感、社会信任度、民族、年龄、教育年限对老年人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性别对老年人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具体见下表2。
变量
模型1
模型2
模型3
模型4
模型5
模型6
模型7
性别
−0.102***
(0.016)
−0.142***
(0.018)
−0.132***
(0.019)
−0.111***
(0.017)
−0.108***
(0.016)
−0.112***
(0.018)
−0.102***
(0.016)
健康状况
0.174***
(0.008)
0.171***
(0.008)
0.164***
(0.008)
0.181***
(0.008)
0.168***
(0.006)
0.172***
(0.007)
社会参与
0.014***
(0.002)
0.012***
(0.002)
0.013***
(0.006)
0.028***
(0.007)
0.032***
(0.009)
社会公平感
0.079***
(0.009)
0.078***
(0.006)
0.078***
(0.008)
0.081***
(0.007)
社会信任度
0.014***
(0.003)
0.012***
(0.002)
0.013***
(0.001)
年龄
0.181***
(0.003)
0.174***
(0.001)
教育年限
0.019***
(0.003)
常量
509.88
481.19
445.45
416.86
387.08
392.45
391.39
R2
7.40%
8.40%
9.40%
10.10%
10.50%
10.70%
11.00%
Table 2. Model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appiness of the elderly
表2. 老年人幸福感影响因素模型分析
***代表变量对因变量有显著影响。
5. 结果与讨论
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优质护理服务、心理健康服务等;为无养老保险、无劳动能力的老年人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有效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此外,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老年人家庭结构情况,制定有关养老方面的政策,以全面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一) 丰富老年人的社会关系
与邻居的熟悉程度只能从一个小方面反映出老年人的社会交往情况,丰富老年人的社会关系还可以从多方面入手,可以在老年人固有的同事、同学、邻居、亲友等关系外,增加其他社会关系的可能。鼓励老年人多参与社会活动,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获得以兴趣爱好为基础形成的社会关系,获得在给予代际支持过程中延伸而来的社会关系等。
(二) 引导社会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鼓励小家庭与老年人家庭之间积极增加互动是有必要的。对于丧子的老年人来说,夫妻间的支持与陪伴尤为重要。对于离异或丧偶的老年人来说,可以积极地寻找老年伴侣,这会对老年人幸福感的提升起到帮助作用。
(三) 完善创新社会保障制度,关注低收入老人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在建立之后,各个地区以实施经验为基础进行局部完善,而从未有过系统的完善。事实上,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些内容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针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应当及时创新,增加社会保障基金的投入,尤其对于低收入的老年人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帮助。
通过以上分析研究表明,居民的幸福感确实受到了性别、年龄、社会信任程度、社会公平感、社会地位、身体状况、社会活动的参与、社交能力以及个人财富的影响。因此,当我们党和国家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候,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时候,在为中华人民谋幸福的时候,需要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以提高人民的满意度。
网址: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幸福感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CGSS2017数据的实证分析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50102
相关内容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CGSS2017数据的实证分析互联网对老年人生活幸福感的影响——基于CGSS2018的实证研究
社区养老服务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基于CLASS2018的实证分析
建设15分钟社区生活圈对于城镇不同年龄层次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差异研究——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 2021数据的实证分析
社区各类居家养老服务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基于2018年CLHLS数据的实证分析
新时代背景下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市场影响因素探究及建议
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分析——基于CHARLS2018数据
我国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状况及健康生活方式分析——基于CLHLS 2018数据的实证分析
社会工作视角下随迁老人主观幸福感研究
老龄化背景下居住空间设计.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