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百姓生活,群众文化焕发“新生力”

发布时间:2024-12-24 05:54

通过创新手法,让传统文化在摄影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生活艺术摄影# #传统文化生活艺术#

搬出塑料椅,摆下长板凳,瞬间有了家门口看大戏的回忆;相声、小品、快书、柳琴戏你方唱罢我登场,都是身边人用乡音土语讲身边事。9月17日晚,2023紫金文化艺术节暨宿迁金鼎文化艺术季群文活动“喜剧舞台走基层巡演”来到宿城区幸福社区,精彩的演出吸引观众拍手叫好、加油喝彩,不少人边看边用手机记录下这难忘的瞬间。

“打卡”乡村博物馆,在村头广场看惠民演出,身体力行地用非遗“点亮”生活……近日,紫金文化艺术节采访调研团走进宿迁基层乡镇,感受艺术融入百姓生活、涵养文明新风、展现时代价值的崭新图景。

送到家门口,讲到心坎里

文化“种”在基层“惠”在民心

9月17日晚,华灯初上,宿城区幸福社区欢声不断,一个个来源于生活的节目轮番上演,用土言土调把文明新风、惠民政策“演”到了人们心坎里。露天舞台的后方就是演员们化妆、等候的临时场所,他们大多是业余文艺爱好者、单位职工。“今天是我第一次上台演出,本来心里紧张得很,但看到观众这么热情,人一下子就放松了,还特别有表现欲。”小品《麻辣烤串》的演员黄杰是一名个体户,因爱好表演加入了宿迁市文化馆微剧社。宿迁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程鹏,用方言相声演绎“霸王别姬”这段宿迁著名的历史故事,他说,希望自己的表演能让大家对宿迁的历史文化有更多的了解,让地方文化得到很好的弘扬。

不断深化“以人民为中心”办节导向,本届紫金艺术节更加重视资源向基层倾斜,深入基层的一台台好戏,让文化艺术“飞入寻常百姓家”。

宿迁市泗洪县半城镇综合文化站位于多个涉农社区的中心地带,小小一隅,却拥有洪泽湖民俗博物馆、洪泽湖渔鼓传承基地、刻纸门花传承基地等多个地方文化保护展览场所。

步入民间刻纸工作室,12岁的王姝懿正埋头苦“刻”,手下一幅《喜鹊登梅》已经有模有样,刻纸门花代表性传承人苏立功在一旁不时指点。今年75岁的苏立功,年年都参加镇上举办的免费刻纸技艺培训班,或开展刻纸门花进校园活动,“我小时候就随邻居学习这门技艺,特别期望把传统文化传承给下一代。”他说。

“平时村民们除了来读书看报、休闲娱乐,还可以近距离感受渔家历史文化和独特的非遗传承。在家门口学习传统文化,展示和传承传统非遗,如今成了半城人的新风尚。”文化站负责人之一、半城镇文化广电服务中心主任张仁高自豪地说,今年以来,洪泽湖民俗博物馆等展馆已接待参观人员6000余人。

执着、热爱和情怀

让群众文化之花在基层绽放

洪泽湖民俗博物馆的诞生,源于当地人们对家乡历史文化深厚的感情。从捕鱼工具到洪泽湖渔鼓,从半城刻纸到布老虎制品,每一件展览实物都是从渔民中征集或是渔民主动捐赠的。乡愁乡韵,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情感滋养。

张仁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洪泽湖渔鼓”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哎——洪泽湖上好风哎啊光啊,咿呀呀嚯嘿……”他拿起羊皮鼓边唱边敲,向众人展示“洪泽湖渔鼓”这一古老的表演艺术。从1984年起,张仁高致力于洪泽湖传统渔鼓艺术的挖掘整理,深入湖区采访民间艺人,对渔鼓表演形式和舞步、鼓点等进行系统整理。目前洪泽湖渔鼓样式已被保护传承了14种;创新编排的《渔鼓飘香》等舞蹈,让几近消失的渔鼓声又在湖区响起。

唱腔优美的苏北琴书,独具韵味的乡村书场,承载着代代宿迁人的岁月记忆。9月16日,宿迁市泗洪县烈士陵园东侧广场迎来众多“听众”——苏北琴书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周银侠在此表演长篇大书《刘秀走南阳》。近三个小时的表演,台下观众听得如痴如醉,一刻也舍不得“挪窝”。“大家都是自带雨伞、马扎,把车子一停就赶紧过来听。”今年70岁的石明业是一名退休职工,家住附近小区的他,一年多来每个周末都会骑自行车前往“周末书场”听书。

周银侠是这里的“大明星”。有她的书场不需要宣传,街坊邻居互相传个话就都聚集过来,年老的、行动不便的观众甚至坐着轮椅来。周银侠说书的时候,观众热烈的掌声阵阵不绝;表演散了场,人们意犹未尽地把她团团围住:“明天还唱啊?你唱我就来!”他们说,周银侠“水平高”,所唱的琴书吐字清晰,抑扬顿挫。他们更记得,周银侠自4岁随父母学习苏北琴书,12岁就正式登台演出,担起了文化传承的重任;近二十年来,周银侠在泗洪县文化馆开设周末书场,平时送戏下乡,义务演出。她说的书,远近闻名,鲁、豫、皖等邻近各省都有爱好者专门开车来听,把苏北琴书这块“金招牌”越擦越亮。

目前,乡村书场不仅成为农村百姓听乡音、品乡韵的好去处,也成为思想文化理论传播的重要窗口。近年来,宿迁“乡村书场”建设如火如荼,把苏北大鼓、苏北琴书活态化传承同文化惠民结合在一起,谈古论今,说文明唱新风,让“赶集听书”的光景有了时代新韵。

是文化生活的主角

更是文化生活的主力

人民群众以高度的文化自信自觉,自发加入到文化建设中,让基层文化活力无限、魅力无限。

泗洪县草根艺术团团长王广业,记不清多少次送戏下乡,有时一直送到湖区最偏僻的渔岛及滩头,让渔民在家门口看上精彩的“渔鼓舞”。成立于2006年的半城镇草根艺术团,原本只是茶余饭后“大家玩玩”,如今有演职人员50人,成立文化志愿者服务队和非遗传承志愿者服务队,义务为当地群众开展文艺宣传。历经十多年的创新融合,艺术团自发编演了《渔鼓飘香》《渔鼓闹春》《渔鼓情歌》等现代系列舞蹈,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洪泽湖渔鼓”注入时代活力。“我们每年都要举行洪泽湖渔鼓传统曲目培训,用渔鼓说唱的表演方式创作文艺节目。”王广业表示,希望经过几代人不断的保护传承,让传统文化不断走进群众生活。

2019年,周银侠开始在快手等线上平台直播,演唱苏北琴书的经典篇目,讲述前辈艺人的历史故事,和粉丝“连麦”交流,面对面,声连声,备受观众青睐。“现在已经有了十多万粉丝,最让我开心的是里边有好多80、90后!”周银侠说,通过视频、网络,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苏北琴书有兴趣有热情,愿意潜心了解学习,这种新的传承方式让传统艺术有了新的生命力。传统琴书的发展现状,启发着周银侠对未来传承的探索与思考:“苏北琴书得到青年一代的喜爱与发扬,才能永葆生命力,实现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

记者 吴雨阳

网址:融入百姓生活,群众文化焕发“新生力”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51371

相关内容

让历史文化融入百姓生活 千年古城焕发新生
慈孝文化融入慈城百姓生活点滴
金融产品融入百姓生活
让国防教育融入百姓生活
新疆“智慧人社”融入百姓生活
让书法艺术融入百姓生活
科学健身融入百姓生活
新余文明实践“点亮”群众美好生活
金融为民,赋能百姓美好生活
“非遗+”焕新“出圈” 激发文化传承新活力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