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科研团队用“数字化”技术让文物“重获新生”
利用科技辅助:利用数字化工具和技术,提高团队协作和创新的效率。 #生活技巧# #团队建设技巧# #创新思维在团队#
【解说】作为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三维造型艺术现代技术应用研究中心负责人,贾濯非教授带领团队常年致力于文物数字化保护与修复工作。这项技术是通过三维扫描将文物进行数字化保存,既能为后人留住现有文物的宝贵数据,也能通过电脑分析,为海外流失,或国内残缺的文物建立数据库,从而给出整体造型复原方案。
贾濯非教授称,以往的文物数字化工作,属于文物的现状保留。而他们的工作则注重于通过研究数据,探寻出文物的原貌。
【同期】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艺术系教授 贾濯非
我们这个工作是在这个基础上做的,不在一个地方的,就是隔时空的(文物),集中到我们这,我们做一个数据的聚合。我把它分散的,我把它集中,集中看找它的原来的位置,逆向地找它原来的构成格式,我们找回它原来的视觉的感觉,是一个逆向地寻觅、还原(文物)的过程。
【解说】至今,该团队已完成了多批次流散海外文物三维数据采集,作为核心技术团队共同开展了北京智化寺藻井的数字化重建项目、龙门石窟皇后礼佛图项目和唐昭陵六骏数字化复原研究等一系列国际化合作项目。
【同期】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艺术系讲师 欧阳振宇
例如我们在做北京智化寺藻井这个数字重构的项目过程当中,我们就会发现首先它的数据采集量非常大,因为它整个的藻井的面积非常大,同时由于它是有镂空雕,所以它有大量的不具备三维数据采集的角度,它的空间过于狭小,所以后期我们需要对它进行大量的人工的精修。
【解说】欧阳振宇告诉记者,文物的数字化复原研究很复杂,三维扫描技术采集数据仅是开始。在研究过程中,还会遇到如文物破损、缺失,甚至有些部件存在伪造等大量问题,这就需要工作人员通过建筑史、美术史相关的研究,去逆向推测、还原文物结构的原貌,以及内在结构。同时还要研究历史文献,去伪存真。因此,以雕塑专业人员为主是该团队最具辨识度的特点。
【解说】对于欧阳振宇而言,这项工作虽然需要四处奔波,且过程漫长、工序复杂,但却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它能使残破的文物“重获新生”,使脱离原境的文物回归到它的母体文化当中,同时也可以让年轻人以数字化的形式,去感知这些文物本有的文化风貌。
【同期】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艺术系讲师 欧阳振宇
我们能够通过数字化的这种方式,通过结合不同学科跨学科的这种研究的手段,让流散到海外的这种,由于有时空上的这种局限,我们看不到的这些文物,重新以这个数字信息的方式回到我们的视野。当然这个视野可以很宽泛,它可以在教育领域,它也可以在研究领域,它可以在爱国主义、美育等等很宽泛的领域当中,它都可以有相应的体现。
记者 党田野 阿琳娜 西安报道
责任编辑:【罗攀】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址:西安交大科研团队用“数字化”技术让文物“重获新生”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75282
相关内容
西安交大团队研发,国内首个脑机康复机器人即将上市,脑机接口技术将成为新型数字疗法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科研团队研发眼球控制智能轮椅 让“渐冻人”生活自理便捷生活
新技术应用如何让数字生活变得更安全?
破解城市停车难题,科研团队推出智慧化方案
陕西提升数字技术适老化水平 让老年群体共享“数字红利”
生活数字化:闪耀星河引领未来科技浪潮
全国节能减排竞赛西安交大获奖数再居全国高校第一
成果写入世界权威教科书,上海这一跨学科医学团队获国自然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数字文博,让文物走进生活(深观察)
重磅!孙大文院士团队在CHEM SOC REV (IF = 42.846) 发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