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连接点”,滋养经典名著“再生长”

发布时间:2025-01-02 15:42

读经典名著可以提升文化素养 #生活乐趣# #阅读乐趣# #经典名著#

  2024年,400多年前的《西游记》在数字化技术“加持”下,衍生出的首款3A游戏大作《黑神话:悟空》全球瞩目;2023年,刀郎一首《罗刹海市》横空出世,掀起《聊斋志异》阅读热……经典名著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在知名学者、山东大学教授马瑞芳看来,这一现象并不陌生。作为潜心研究古代文学数十年的专家,从电视时代到互联网时代,在向大众普及经典著作的路上,她一直保持着蓬勃鲜活的创造力,并且屡屡收获“关注奇观”。

  如何让经典名著传得更远、更深?又怎样在当下实现“再生长”?“做经典名著的普及,要在多年象牙塔研究基础上寻找和当代社会有血脉联系的东西,简明扼要让广大读者了解古典名著精髓。”近日,马瑞芳对《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畅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脚步与心得。

  一定要先深入再浅出

  经典名著流传至今的重要价值,是被大众阅读和学习,并且从中获得文化启迪与精神滋养。然而,经典也有遇冷的时候。有人认为它们“难啃”,内涵厚重、语言复杂,敬而远之。也有人受互联网环境的碎片化阅读影响,难以沉下心去品读。经典名著与大众之间,一道鸿沟悄然产生。

  因此,普及、推广工作任重道远。“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一定要深入浅出、雅俗共赏。”马瑞芳一直如此坚持。但是前提是先深入,再浅出。她认为,资深研究学者才能做好普及工作,在深入的基础上方可知道哪些需要普及、如何普及。比如研究小说,一般先要知道小说作者生平、时代、文化传承,弄明白他为文学史作出什么贡献,对当代读者尤其青少年有什么意义,然后才可以普及,如果做普及的学者自己还懵懵懂懂半瓶醋,只能误人子弟。

  60年前,马瑞芳写下了第一篇研究《红楼梦》的文章,这本书她从豆蔻读到耄耋,至今意犹未尽。在她眼中,《红楼梦》的意义不仅在于文学价值,而且具有影响整个人类的终极意义。读懂它,前五回最为关键。

  研究《聊斋志异》46年,写了4部蒲松龄传记。比如,1978年回到山东大学后,年轻的马瑞芳坐冷板凳、下苦功夫,图书馆、博物馆好几个地方来回跑,去蒲松龄故居,一点一点地发掘史料。“看了不知道多少资料,花了4年时间写了一本17万字的《蒲松龄评传》。”她回忆。

  深挖聊斋对传统文化的意义,几乎是研精极虑。近年来,马瑞芳参加了两项重大文化项目,一是中国作家协会组织百名知名作家学者为百名古代作家立传,《幻由人生:蒲松龄传》是她第四次写蒲松龄;二是国家图书馆从古代文学艺术哲学科学等范畴选择百部经典,组织专家解读,马瑞芳解读《聊斋志异》,“无一字无来历”地剖析了六十几篇聊斋名作。“这些重大文化工程最终目的还是向大众普及古典文化。”她说。

  “多年研究传统文化的学者,要敢于放下身段做普及工作,从只怕别人说自己没学问,到只怕大众说自己太有‘学问’,特别是象牙塔冷门学问。”她向记者分享道。 

  做普及不外乎16个字

  穿透学术象牙塔的壁垒进入更广阔的现代社会,非常考验学者的思考力与创新力。找准“连接点”,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走向大众,需要“巧办法”。

  过去,央视《百家讲坛》系列节目《马瑞芳说聊斋》大火,马瑞芳一跃成为明星主讲人,名声大噪。如今,她在音频平台上的有声节目也是屡屡创造播放奇迹,仅《马瑞芳品读〈红楼梦〉》已有7000多万播放量。

  虽然经历了不同媒介的转型,但向大众普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没有变。一肚子学问怎样转换成大众喜欢的、乐意听的文化知识?

  马瑞芳告诉记者,2004年,她到《百家讲坛》录“说聊斋”时,已经出版过多种研究聊斋的书籍。本来以为不过是换个地方讲课,没想到第一次讲稿就被节目编导否定:这样讲不行。电视观众并不乐意听繁琐的作者生平考证、版本分析,要选故事分段演讲,各段加画龙点睛分析。马瑞芳问:“这样讲还有学问吗?”编导说:“电视是另一门学问。”

  转换方式后,效果不同凡响。结合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把数十年的研究成果以简洁、通俗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影响了更多年轻人,马瑞芳的讲述一直备受欢迎。之后,她将自己及阎崇年、易中天、于丹、康震等登上《百家讲坛》的故事写进散文集。为普通观众量身定制,“《百家讲坛》的‘尺寸’是‘传统文化,走向大众,深入浅出,雅俗共赏’”。

  不遗余力推广传统文化,是学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在,我在喜马拉雅讲《红楼梦》《聊斋志异》《西游记》《水浒传》《金瓶梅》,以及古代女性形象,仍遵循这16个字,播放近亿次。”而在马瑞芳的眼中,媒体也不只起普及作用。“我在B站讲‘红楼梦的高光时刻’,有两讲是理论性难题《红楼梦六十七回非曹雪芹所作》,后来发表在《中华读书报》。其实西方不少学者如萨特的著名观点,有时正是在电视上提出来的。”她坦言。

  善与观众听众“打交道”

  作为权威学者,马瑞芳写了不少高堂讲章的专著,但这些书都在古代文学研究圈和极少数当代文学研究者中流传。20世纪80年代,马瑞芳在古典文学泰斗吴组缃、程千帆先生指点下,用4年时间写成《聊斋志异创作论》,印了3000册,到2005年央视播出《马瑞芳说聊斋》时还没卖完。

  与之相比,“说聊斋”至少出了六七种版本,仅上海文艺出版社以马瑞芳在江苏电视台讲稿为底本出版的《马瑞芳趣话〈红楼梦〉》,首印5万册,当月加印。市场的反馈,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这种经典普及形式的效果。

  “这些让我体会到做经典普及,要在多年研究基础上寻找和当代社会有血脉联系的东西,如《红楼梦》不仅是爱情小说,更是封建末期社会的‘清明上河图’;《聊斋志异》正因谈鬼说狐高人一等,才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马瑞芳说。

  媒介不断变革发展,解读名著经典有了新舞台、新方法,马瑞芳牢牢抓住了这些机会。而在与观众、听众“打交道”的经验中,她对社会大众阅读经典名著的需求洞若观火。音频平台上的节目吸引读者持续追更,同步阅读纸质书的呼声日益强烈。在天地出版社天喜文化的策划下,《马瑞芳品读聊斋志异》《马瑞芳品读红楼梦》《马瑞芳品读西游记》等一系列作品迅速推出,反响不俗。

  “过去出书都是高屋建瓴式的,如作者、版本、思想艺术,这套书‘变脸’,《红楼梦》一回一回细讲,后四十回至今仍是全网独一份逐回逐段细讲;解读聊斋按鬼、狐、妖、仙、人分5册,读者很欢迎。研究小说,新视角更易产生美感、引发深思。”马瑞芳告诉记者。

  虽然已经步入耄耋之年,但在推广传统文化的路上,马瑞芳脚步坚定、大步向前。“我们提倡大家读的古典小说,长篇的如四大名著,短篇的如《聊斋志异》、《搜神记》、《世说新语》、唐传奇、‘三言二拍’,都是经过千百年来大浪淘沙的结果,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读这样的书可广见闻、长志气、学写作,对青少年来说更是开卷有益。”马瑞芳倡导。

网址:寻找“连接点”,滋养经典名著“再生长”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628154

相关内容

经典名著真的不适合孩子,还是家长们过度解读了?
十大经典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故事精选 中国著名历史小故事
5本值得一读的养生知识经典著作
找到连接点,推动传统节日走向现代
知名个人成长心理学导师陈芳谊:终其一生,只为寻找“真实”
感悟生活的经典句子心情说说(寻找生活的灵感与美好)
哲学必读10本经典著作
加州著名的儿科医生JANE GU的育儿宝典不靠谱
从幽默中寻找生活的乐趣
十大著名养生保健书籍 健康养生书籍排行榜 养生保健类好书推荐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