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修复、文物虫害预防……文物保护与利用还有多少“黑科技”?|文化观察

发布时间:2025-01-15 22:09

科技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如数字化修复文物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科技生活变迁# #科技与生活深度融合#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摄影报道

一件来自西周时期的青铜器,被静静陈列在展柜之中,正面看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但走到展柜的背面,伸手点击展柜上的屏幕,就能在动态的音图像、动画、虚拟复原等多媒体手段中,更深度地领略文物背后的故事;散发着好闻气味的薄荷、甜橙、薰衣草植物精油,因有着天然的抗虫和抗霉特性,竟能被调配出熏蒸剂,应用到文物虫霉病害防治领域……你能想象到的“黑科技”,还能如何被运用到文物保护和利用之中?

文物承载璀璨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如今,我国登记在册的有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它们无声而又耀眼地散布在广袤无垠的中华大地上,蕴含着不可估量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在科技手段和数字化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文物如何在保护中被更好地利用?这是无数文博、文保领域从业者所关心的话题和热议的方向。就在“2024文物保护与利用博览会”于成都正式开幕之时,封面新闻记者来到了会场中,行走在展示着文物展览陈列、古建筑模、文物虫害预防等板块内容的不同展区间,与多位博物馆人、文物保护从业者开启了一场关于文物保护与利用的“漫谈”。

文物数字化、虚拟修复……

博物馆如何探索文物的“保护与利用”?

将时光线拉回7月盛夏,来到坐落于大运河畔的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也许比炙热的阳光更为热情的,是大排长队等待观展的观众。彼时,“探秘古蜀文明——三星堆与金沙”展正在该馆展出,等待观展的队伍绕了又绕,蜿蜒曲折似无尽头。时隔数月后,在成都举行的“2024文物保护与利用博览会”现场,首都博物馆展区也是人气不断,不少观众全神贯注,体验古代漆器制作技艺中描金彩绘的技法制作。

观众正在首都博物馆展区体验传统漆艺中的描金彩绘互动 图据主办方

“为了更好地开展首都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工作,服务北京地区文物保护需求,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建设了建筑面积5586平方米的文物保护中心。”现场,首都博物馆保护部副主任傅萌这样说道。她从文保中心建设、博物馆建筑与文物防震、漆木器文物修复等领域,向记者介绍了该馆近年来在文物保护与利用领域的成果。

数字化,是这些年频繁出现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的高频词,其在博物馆中的运用也逐渐普遍。傅萌谈到,文物数字化保护是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化采集在博物馆中的应用已很普遍,但实际用于出土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案例却不多。“其实,早在建本馆的时候,我们的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就已经开展了。最初采集的数据、影像主要用于文物信息的保存、展览和宣传,但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还把数字化运用到文物保护修复中,进行影像采集和基于科学算法的虚拟修复工作。”

例如,在2017年出土于北京石景山区南宫净德寺遗址的明代赵谅墓彩绘漆棺,将传统的技艺和科技检测、预防性保护、数字化保护相结合,数字化技术贯穿了赵谅墓出土漆棺保护修复的全过程。而在这一典型的非饱水类型漆木器的修复工作中,还能看到首博文物保护人员通过数十道修复工序,成功地保留了漆画的原始资料。现场,在这一展区内驻足的文博爱好者们,就是在体验漆艺的描金彩绘技法。传统漆艺中的描金彩绘互动,是通过干法敷金及湿法敷色的方式把金粉或色粉黏附到黑色的漆板上,再敷色过程中从黑到金或从黑到彩,让观众感受中国传统技艺的神奇。

“除了在文物保护修复领域中的深入研究,我们非常注重对公众开展科普宣传。在此次展会上,我们也将漆器制作这一传统技艺带给大家体验。其实在我们首博东馆的文保中心和展厅中间,我们特别留出了一块文保展示区,透过修复室的玻璃,观众可以看到文物修复师们在工作中的真实状态,也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文物保护修复工作。”

观众在博物馆会感受文物保护与利用成果 图据主办方

从石窟寺保护到为馆藏文物“捉虫”

文物保护利用如何与科技相融合?

将目光投射到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交汇处,矗立此处的乐山大佛,已经在这里见证了长达1300多余年的历史风云。乐山大佛,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迹。不仅于此,四川境内还广泛分布着数量众多、题材多样、特色鲜明的石窟,作为中国南方石窟和中晚期石窟的典型代表,它们又该如何被保护好、利用好呢?

“我们作为石窟寺保护的一个专业单位,石窟保护既是我们的‘入门功夫’,也是‘看家本领’。当年我们就是从川渝石窟走出,可以概括为‘起步于大足,受教于敦煌,成长于乐山’。”博览会上,中铁科研院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院长王逢睿,介绍了他们近年来在石窟保护领域的成果心得。

“乐山大佛的保护,我们从1989年开始驻地深耕,到现在已经35年了。”王逢睿表示,其所采用文物信息多元采集分析、文物本体无损探查与微损检测、文物赋存环境监测预警等成套关键技术,为乐山大佛做了一次全面的“体检”。“针对乐山大佛内部的结构缺陷,水分运移、表层裂化,包括表面的污染物等,我们都可以做一整套的检测评估,在这一基础上再去做治理。”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展区展出的植物精油

作为我国重要的不可移动文物类型之一‌,‌石窟寺的保护利用牵动着无数文保人的心‌,同时,被收藏在博物馆中的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同样也让文博工作者在研究中不断深入。就在博览会的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展区中,一幅光彩照人的水墨中国画被展示在屏幕中,但随着一位观众走上前去动了动手指,依次调节了温度、相对湿度和真菌总数三项指标,很快霉菌就“爬”上了画面并变得越来越多……

“这是一块‘文物霉变动态演示屏’,通过互动,可以让观众直观感受到文物在什么状态下会发生霉变。”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助理馆员谭博文介绍道。多年来,该馆以馆藏文物虫霉病害控制研究为中心,重点开展馆藏文物生物病害预警与防治相关研究。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展区展出的文物霉变动态演示屏

有趣的是,现场还展出了薄荷、甜橙、薰衣草植物精油,观众只要捏动扩香瓶上的气囊,就能闻到香味。谭博文解释道,团队精选上百种植物提取精油,经过反复测试和优化后,成功调配出高效、安全的植物源熏蒸剂配方。“配方利用植物精油天然的抗虫抗霉特性,在有效杀灭害虫和霉菌的同时还不伤害文物。此外,团队还设计了内置传感器的熏蒸器,实现了熏蒸过程的智能化控制。”

不仅是文物的保护,在文物展示中,也能看到科技手段所带来的创新。譬如,看起来平平无奇的文物展柜,其实是将传统展柜与最新科技手段相结合的智能化数字展柜,在不干预文物传统展览前提下,以数字化交互的展示形式深度挖掘文物内涵……漫步博览会中,这些文物保护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及活化利用成果,令人目不暇接,也是“文博热”在当下中国不断发展的生动缩影。

展出的智能化数字展柜

网址:数字化修复、文物虫害预防……文物保护与利用还有多少“黑科技”?|文化观察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19660

相关内容

文物保护与修复1
文物修复与历史文化传承
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保护文化瑰宝,修复历史见证
数字化修复赋予文物“新生命”
文物修复保护措施.docx
文物修复背后的科技范儿
纸质文物防霉、除霉保护技术探讨
科技助力文物修复展示
甘肃用“数字化”技术让文物“重获新生”
书画文物霉变生虫及防治措施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