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物里的生命,生活中的创意
创意生活摄影:废旧物品的新生命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日常生活艺术# #生活摄影技巧#
旧物里的生命,生活中的创意
一张老照片,曾经穿过的衣服,用过的老物件把他们重新安排可以变成什么?虽然它们不会说话,但是恰当的摆放却让它们叙述着回忆里的故事。奶奶留下来的一箱子旧物,在伊娃娜的手里,他们变成了一个个故事,一种艺术。

《献给奶奶的摇篮曲》是2020年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最佳童书奖新视野奖获奖作品。也是三度入围国际安徒生奖伊娃娜•奇米勒斯卡作品,她用奶奶留下的旧物,用艺术手工的视角演绎了奶奶的一生。
伊娃娜•奇米勒斯卡,1960年出生于波兰帕比亚尼采,1984年毕业于托伦市哥白尼大学美术系版画专业,2004年在韩国出版了处女作,之后逐渐成为拥有全世界读者的国际艺术家,目前伊娃娜·奇米勒斯卡参与创作的书籍已有三十多本。
满怀思念,关于赫尔达的一生
1911年小赫尔达出生了,他出生在一个纺织家庭,家里人总是忙忙碌碌耳边的纺织机转个不停吵吵闹闹。小小的赫尔太躺在舒适的被子里进入梦乡,她生活的罗兹城,是一个纺织业发达的城市,日夜不断的纺纱机器不断地工作着,从尿布到床单桌面,到处都是蕾丝、绣绷和毛线,生活中充满了温柔的棉制品,让生活也有了一丝柔软。

后来有了战争,洁白的蕾丝棉布开始让路给厚厚的布和黑色的布,这些布用来制作战争用品,还要制作丧服和面纱用来遮住人们的悲伤。战争结束后,长大的赫尔达来到街头,那里又有了新的品种面料,那比棉更加柔软有光泽。
伊娃娜回忆了奶奶赫尔达的一生,那个一生都和纺织在一起的人。《献给奶奶的摇篮曲》是伊娃娜用赫尔达的一箱子旧物和温暖的文字讲述了她的一生。“快乐的玩耍吧,小小的纺织工,将来你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睡吧睡吧,小赫尔达,你的人生总是交织着形成新系统纬纱。”“即使没日没夜地站在机器前干活,你也会倍感荣耀”,在字里行间充满了伊娃娜对奶奶的思念之情。

藏在旧物中的年代感和艺术感
“旧箱子里装着奶奶用过的纽扣,创作本书的灵感就来自于这个旧箱子”。纽扣除了是纽扣还可以是什么,在伊娃娜手里,它们变成了一粒粒小精灵手里的葡萄;一排排的花朵刺绣,将“花田街道”描绘了出来。纺织品交织变成了城市,街道,房子,楼梯、漂亮的衣服,转动的机器,有序的排列,错综的交织,新颖的面料拼接,拼接成了长方形、正方形、条纹、等等各种各样的形状,一座城,几个烟囱,一幢大楼,一条纺织的小船上载着有经验的纺织女工们,让画面充满了想象力和创新力。

翻开《献给奶奶的摇篮曲》,瞬间把我拉回到了小时候。记得小时候特别想有自己一双买的鞋,因为小时候的衣服鞋子都是奶奶给做的,看到别的小朋友的衣服都是花花绿绿,工整的机器印花就很羡慕,随着长大,奶奶年龄大了,妈妈也开始给我买新衣服,再也不能穿奶奶做的衣服和鞋子,反而怀念起来那种手工的舒适感。
书中的旧物有很明显的泛黄,让人不禁想到赫尔小时候穿它的时候是在做什么,是在玩耍抑或者在为家庭忙碌,这是经过时间和沉淀留下来的岁月痕迹。
拼接的艺术,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未来竞争力的核心,不管是以前现在还是未来,拥有创造力,懂得变通是才是在未来脱颖而出的有力法宝,而艺术也是最能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种方式。
《献给奶奶的摇篮曲》书中用了大量的纺织面料进行拼接,也展示了面料上各式各样的刺绣图案,引导读者生活中的旧物都可以用来重新创造,在艺术上不要局限,尽情创造,尽情想象,打开局限的思维,创造全新的事物。创造力不是别人告诉的,不是固定的模式,而是创新,是思维的灵活。

伊娃娜说:“我的创作从来都不是只给儿童创作的,而是给我们每个人、每个成年人心中住着的那个小孩创作的,也是给那些在小孩子心中的大人创造的”。《献给奶奶的摇篮曲》这并不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童书,大人读来应该更有共鸣,里面也进行了一些面料和刺绣的科普,亲子共读也可以和孩子一同了解不同时代下的纺织品的发展,领略布艺的艺术之美。
网址:旧物里的生命,生活中的创意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36230
相关内容
生活中有哪些创意旧物改造?旧物改造的创意生活有哪些
【创意节】旧物改造,美化生活——春幼旧物创意走秀
废旧物的新生命课件
旧物改造的创意生活电子书
旧物改造的创意生活
11.废旧物的“新生命”
旧物改造,创意生活
旧物改造中,有哪些创意改造的实例?
创意生活旧物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