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与美育——以“粟社区·公共艺术与社区营造计划”为例
公共艺术项目常常与社区活动结合,成为社区节日庆典的一部分。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城市生活艺术# #城市公共艺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美术馆在公共艺术教育方面的探索越来越深化。本文以刘海粟美术馆社区营造计划为例,介绍了美术馆公共艺术教育介入社区的实践,探讨了美术馆公共教育践行“ 大众美育”“ 生活美育” 和“ 日常美育” 的理念。从美术馆、社区、艺术家、公众等多角度分析“ 日常美育” 在美术馆未来公共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与可能性。
谈及艺术与社区营造,不难想到诸如法国的集体花园与纽约格林尼治村的经典案例,或是蓝屋和宝藏岩等中国香港及中国台湾地区的在地实践。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作为城市文化软件配套的社区营造也显得愈发重要。从碧山到许村,可以看到许多极具在地性的乡村社区营造与艺术实践案例,而作为扎根上海的我国首座以个人名字命名的省市级国家美术馆,刘海粟美术馆则立足本土,通过发起“粟上海·公共艺术与社区营造计划”,以公共教育项目的形式,探索艺术介入城市、艺术介入城中社区营造的更多面向。
“粟上海·公共艺术与社区营造计划”由刘海粟美术馆发起,取刘海粟之“粟”与塑造之“塑”谐音,致力于让艺术走出殿堂,将艺术植入城市的街巷里弄,通过空间改造、艺术创意、社区互动有机融合,激发建筑活力、提升社区品质、完善城市功能、构建美好生活。项目实施以“粟上海社区美术馆”建设和运营为载体,打破既有的美术馆场馆公共教育的边界,拓展其外延,将美术馆汇聚的艺术资源通过有机转化,植入城市建设和社会美育中,探索设计在城市微更新过程中的促进作用,构建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活动在社区营造中的积极意义,以期在全民美育体系构建中形成一种新的公共艺术教育范式。
粟上海·愚园社区美术馆
培育良好的城市美育生态
美育不应该只是停留在学校的书本里,也不应该局限于美术馆的展厅里。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与国家对全民美育的重视。美育正朝着面向全社会与细节渗透的方式高质量、高要求的发展。中国国家文物局2009 年在关于召开全国博物馆“三贴近”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今后文博事业的发展方向是:‘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好的美育应该“润物细无声”,在城市生活中处处闪烁出它独特的光,影响和点亮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好的美术馆教育要打破传统单向的“美术馆教—观众学”的陈旧模式,创造性地创建情境,让观众自觉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并且使他们自发地成为活动的主体,最终形成一次印象深刻而有意义的美术馆之旅。
愚园路社区美术馆的第一个展览,策展团队找了三个在公共市集里面的匠人,邀请了知名的摄影师和造型师给他们拍了一组大片。希望能够以此致敬愚园路的匠人,致敬社区的普通人,社区居民第一次成为艺术展的主题,这很好地拉近了展览与他们的距离。后期的展览,有跟长宁美校合作,让小朋友的作品走进了美术馆;有跟城市生活的白领有关,用他们的手机记录我们生活的城市,做了一次手机的摄影展。美术馆就像社区的一个客厅,让社区居民很自然地参与到美术馆的展览和活动当中,他们就是这些展览和活动的主题或灵感来源。甚至街道和居委会把一些便民的服务,一些小朋友课后的兴趣班都放在了粟上海的社区美术馆。美术馆布展的内容和形式与传统的美术馆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区美术馆更像是一种生态载体。让公众和更多的社会组织能够进入到这个载体里面,自然地生发出一些有意思但又贴近他们日常生活的艺术活动。
粟上海·愚园社区美术馆
刘海粟美术馆的社区营造计划,目标正是培育良好的城市美育生态,让社区的美育项目可持续地健康地开展下去,为社区居民和其他城市公民提供美的熏陶和生活的趣意。在社区营造项目中,艺术与居民的日常生活形成更自然的融合,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时常欣赏到艺术的美,受到艺术的熏陶,启发心智,滋养心灵。
诠释“ 艺术来源于生活”
艺术家的创作体现了“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理念,但是当作品悬挂于美术馆展厅里的时候,作品其实与启发这一创作的生活原态在空间上割裂开了,观众在这种环境中可能更多会感受到艺术“高于生活”的距离感。而在社区营造项目中的作品就直接来源于他们熟悉的社区生活,而展厅也是具有烟火气的熟悉的社区建筑空间。在这种空间中欣赏这些艺术作品,观众则会对“艺术来源于生活”感触更深。有了这些与他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形态,观众才能进一步理解艺术高于生活的那种境界。而这种对生活中的艺术以及艺术中的生活的习惯性接触,也定会让公众感受到艺术并不只是高高在上地陈列于美术馆里,欣赏艺术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论在生活中还是艺术场馆,艺术都是可亲近的。
厉致谦是一个字体设计师,他从字体设计师的角度去游走愚园路,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载体:每户人家都会用的信报箱。愚园路是一条非常老的马路,它没有现代高楼大厦每户标准的信箱,但正是每家不一样的信箱,以及信箱上留下来的每户人家的姓名和每个人的字体给了这位字体设计师非常好的灵感,他做了作品《字与面》,所有的字都来源于街区里面那些报箱、信箱上的文字,都是由每个居民自己书写的,这些文字变成了历致谦作为艺术创作的一个特殊的元素。他的创作不仅仅还原了报箱,还用即时摄影的方式做了艺术的呈现,同时还把报箱上的这些字汲取出来,做成了艺术装置,作品在社区美术馆里展出,它们最终又还给了社区,还给了老百姓。在《曹杨社区桂巷菜场美术馆》项目中,桂巷坊入口处是艺术家苏畅的雕塑,原型来自老桂巷菜场中的柱子和墙面。艺术家从生活中平淡的物件中发展出兼具抽象和具象效果的雕塑形态,呈现在改造一新的桂巷坊步行街的空间中,提示这一区域曾经的历史。
社区营造计划不仅仅是美术馆公共教育部的项目,也是社区合作的项目。参与人员很多元:既有美术馆的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也有社区居委会的管理者和服务人员,更有社区群众,特别是有熟知民俗的普通居民。而在项目进展过程中,也需要其他社区居民的参与。因此,项目的实践过程就是一个全民参与的公共教育过程。它带动了居民参与艺术项目的积极性,对于很多居民来说,可能是他们第一次和艺术发生这么直接的联系,从项目实施与推进过程来看,他们也很有参与热情,甚至有很多灵感就来自这些普通居民,为项目的实施添光增彩。
粟上海·愚园社区美术馆
日常生活中的艺术创作
对于参与项目的艺术家来说,这是一次很好的在地艺术创作。艺术家以自己熟悉的创作手段和语言充分结合在地考察采集,激发创作灵感,进行包含社区改造与建设意义的艺术创作。许多创作作品本身也兼具服务社区的实用性和美化社区的艺术性。使得艺术作品不再仅仅是“表面文章”,而成为社区生活改造升级的新元素。
设计师厉致谦为桂巷菜场美术馆创作了一系列结合了中文字和图案元素的标识,并由此发展出围裙、篮子等菜场里的日常用品,既为菜场提供了一套独特的视觉系统,也让我们看到在日常生活中寻求创新的可能。艺术家tango 则将在艺术季期间为桂巷坊空间特别创作一系列空间绘画。他将运用其一贯的抽象、象征、视错觉等表现手法,从桂巷坊的平凡世界里演化出幽默、温馨甚至离奇的场景。这些作品将打破空间固有的内外边界,为现实延展出想象的空间,也让观众在平时紧张和沉闷的生活之外找到一些意外和乐趣。
从艺术家的创作来源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从艺术家的创作目的来说,这样的社区营造项目不仅仅是一次艺术家个人创作的实践,也是艺术服务社会的最佳诠释。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不只是留在美术馆或画廊中等待观众和专业人士的认可,而是直接得到社区居民的喜爱和认可,这样的创作成就感对于参与项目的艺术家来说也是难得的。
“粟上海·红园美术馆”开幕展览以“Beyond Retro:上海制造”为题,旨在超越怀旧,希望通过邀请工厂老工人、“一号路”(今江川路)建设者,江川路街道居民将他们珍藏的那个年代的老照片分享展出并细数其背后的故事,以回顾、纪念、缅怀的形式挖掘城市发展“阵痛”下诞生的传承。与此同时,展览还邀请青年艺术家根据昔日影像、故事、机械设备,通过跨媒介与跨学科的艺术实践,在如今香樟街的语境下以摄影、装置等艺术媒介展开再创作,敏锐观察和捕捉城市与社区中那些日新月异的变化。策展团队还造访了许多在此生活多年的文化工作者:1925年生的骆贡祺,退休之后全身心投入写作,做了近千人“四大金刚”口述访谈,创作了《奇人纪实的上海故事》故事集,现今住在敬老院里的他,谈起闵行的发展就滔滔不绝、神采奕奕。1932年生的上海汽轮机厂的专职摄影师冯培山和他的女儿冯佩敏一起用镜头记录了从1953年工厂挂牌至今的几乎每一个重要瞬间,年近九旬的冯老每天都会来红园打拳,艺术创作就是在他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自然延续着。1950年生在文艺世家的余家塘,从南市区来到汽轮机厂劳动,做了30年企业文化工作。时至今日,余老还在为工会文化建设贡献力量,不光导演文艺演出还能亲子操刀进行后期剪辑。1957年出生的顾耀忠,见证了改革开放进程。从国企辞职进入民企,而后毅然选择自由职业,用自己喜欢和擅长的平面设计与摄影为社区的文化发展服务。在这些访谈与整理工作的基础上,展览策划团队通过邀请3位青年艺术家来到江川路创作,来与这些在本地生活的、年长但仍极有活力的文化工作者展开对话:从祝金坤基于江川路街道景观建模重构的作品《Lotto》和《扭蛋机》的投币交换机制,到徐思捷用三色光扫描和延时摄影对工厂车间进行凝视与雕刻的系列作品《盲灯》,再至张祺在工厂中拍摄的透着社会主义美学的系列作品《洪》和他与在此从事文化工作的老先生们对谈,并邀请他们参与完成的摄影作品《执》。新的艺术家与老的社区居民碰撞出特别的艺术火花。
粟上海-大厦书店·丽宝
在“Beyond Retro粟上海·红园美术馆”开幕艺术展”中,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与这些访谈、历史照片与摄影作品进行并置展出,被访谈者与艺术家一同汇聚现场,借由青年艺术家的再创作进入这里的日常生活,打开凝结其中的社区历史与记忆,发现在工厂与社区中的日常美学。
超越艺术的社区营造
美术馆里的艺术展览更多呈现为一种静态,适合观众在作品面前品味与沉思。而社区营造项目的很多艺术活动则呈现出一种动态的交互属性。艺术是一种交流的渠道,一种沟通的方式。用艺术活动的方式把大家聚集起来,在活动中交流,熟悉彼此,沟通了解,在艺术活动中建立人与人的情感联系。这种功能超越了艺术,但却是社区生活中很有价值的一种文明体现。借助艺术的方式打开自我,建立彼此的信任与联系。这是社区营造项目在社会学意义上的进一步实践。美不仅仅体现在外在的展览或环境改造中,也体现在人们的交流和社会活动中。体现在美好事物所浸染的美好心灵的自然流露中。从这一角度来看,社区营造的终极目标是有型的美与无形的美的有机结合。
“日常说”社区影像展是以工作营的方式,招募20余位社区居民志愿者与5位青年艺术家志愿者一起在愚园路走街串巷,组队漫游。通过走访沟通,收集已有的社区影像。并邀请愚园路的居民与租户共同创作,并置展出。“日常说”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日常在说”,每个人都在用影像讲述自己的故事,实现彼此感知上的共振;二是指这个“说”,有歌颂的意思,希望通过比照与对话,唤醒生活中点滴的感性认知。“日常说社区影像展”的展出成了粟上海社区美术馆的一个符号。正因为整个展览所有作品的创作过程都是由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的,因此每一位参与到这些艺术作品创作的居民都会自发地走进展览空间,诉说自己的故事,聆听别人的故事。展览让这个非常微小的空间因为有了艺术作品、有了艺术作品创作背后的特别的过程,形成了社区交流、文化交融的有效载体。
在“粟上海”计划中,新近的实践案例是粟上海·红园美术馆。它坐落于江川路358号,在红园公园大门之外,作为上海汽轮机厂专用绿地、是江川路附近最聚人气的公共空间。我们与上海交通大学建筑系副教授张海翱合作,展开了多次在地考察,针对社区人士的日常生活需求与文化需求进行调研,并从老闵行工业区特有的“四大金刚”历史背景出发做了大量文献资料整理。在此基础上,张海翱提出了设计和改造方案:在美术馆的展览及文教功能之外,引进乐活空间、综合剧场、社区图书馆和便民小店,将全民健体理念,社区文化营造,便民利民需求等进行创意整合,打造一个让江川路周边居民在生活便利之余也可体验丰富文化内容的社区公共空间。与此同时,又将源自“四大金刚”的废旧设备元件、锅炉与管线的概念与刘海粟《十上黄山》中提炼的刘海粟色相结合,形成了一套极具江川路日常工作与生活气息的工业美学建筑语言。
粟上海·江川
艺术力量与社区活化
社区营造计划不仅仅是一个美术馆公共教育计划,它已然成为了城市社区的活化机制。通过项目合作方的协同与合作,以艺术为载体,使社区文化得到质的提升,同时也使得社区的公共服务行业也得到新的发展。成为一个健康发展的社会微更新生态体系。
发起于2018 年的“粟上海·公共艺术与社区营造计划”的第一个落地项目在长宁区的愚园路上,与文化地产商创邑合作,“粟上海”邀请建筑师以建筑设计与改造为方法,结合对愚园路近现代上海都市文化的梳理与挖掘,为区域文化建设和社区文化内容及品质的提升贡献自己的力量。自2018年底项目对外开放以来,开展了“日常说:社区影像展”等40余期社区文化展,以及弄堂漫游、文创沙龙、记忆手工坊、复活节彩蛋、调皮的色彩、周末音乐课堂、艺起玩出色彩、围棋公益课堂、亚洲女性领导力暑期交流项目演说、咖啡品鉴会、音乐快闪等150余场活动,累计辐射社会公众10万人次,获得相关社区街道居民及管理者的一致喜爱与认可。在荣获2019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公共教育项目后,“粟上海”收到许多的落地邀请,也拓展出更为丰富的合作模式,其中就包括以“滤镜:版画与新城”展览揭幕的大夏书店品牌与“粟上海”品牌联合运营项目。这一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合作的项目“粟上海·大夏书店—丽宝”以区域文化建设与地方文创品牌塑造为目标,落地虹桥丽宝广场,希望以虹桥为枢纽辐射长三角地区。
在2020 年6月开幕的“粟上海·红园美术馆”项目中,“粟上海”计划在合作模式进行了新的延展:江川路作为上海县的所在地,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这里承载着上海近现代的工业文明,诞生了令上海人自豪的“四大金刚”,亭亭如盖的梧桐树下书写着“上海制造”的传承与骄傲。随着城市发展转型的进程,工人社区与文化渐渐淡出公众视野,但这也恰恰是梳理地区文化脉络的机遇,因此美术馆与江川路街道达成共识,基于江川路的工业底色和社区营造与文化建设,在这条闵行一号路上共同孵化极具地区文化特质的红园美术馆。与“粟上海”愚园的社区品质提升诉求和“粟上海·大夏书店丽宝”的长三角文创品牌打造不同,“粟上海·红园美术馆”立足于江川路后工业时代的文化挖掘与梳理,并结合公共艺术教育的形式,向社区导入美术馆优质文化资源,达成艺术服务城市、艺术服务社区的新模式,以促进全民美育进程。
总体而言,“粟上海”是一个活化机制,是社区文化的触发器,通过灵活多元的形态,将刘海粟美术馆平台上合作的艺术家、学者与设计师们的力量导入至社区的工作界面上,通过调研和在地的艺术项目及公共教育项目策划,激活社区自有的文化力量,形成基于社区的文化认同。
结语:日常生活中的美育
艺术与社会彼此相互影响相互激发,成为文明时代社会结构中重要的维系方式之一。当代社会物质生活与科技突飞猛进,全社会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希望。近几年,大城市美术馆的数量日益增多,成为城市文化形象的名片,这种现象是社会进步的产物。与此同时,美术馆更需要真正进入大众的日常文化生活,真正践行“大众美育” “生活美育”和“日常美育”的理念。
刘海粟美术馆发起与实施的社区营造项目与美术馆常规的公教策划截然不同,社区中的艺术工作,其核心并不是基于区域历史或艺术风格构建艺术史的梳理与论述,而是落实到社区中每个居民、每个在地者日常生活中的美学传承与教育,这是社区历史与文化传承的核心所在。“粟上海”计划在社区界面上的工作也以此为主,通过展览以及后续的公共教育项目,我们希望看见所有“粟上海”社区营造项目所在的土地上,这些本就极具能量的社区居民与艺术形成更好的联接,艺术与美好生活在此受到召唤。
作者 刘海粟美术馆教育发展部副主任
纸质杂志(2023年第1期)将于2023年2月25日出版,感谢关注!
邮政代号:4-287 杂志定价:38.00元/期
联系我们:
E-mail:shartreview@sina.com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主管
上海艺术研究中心主办
《上海艺术评论》编辑部出版
网址:日常生活与美育——以“粟社区·公共艺术与社区营造计划”为例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37255
相关内容
沪上频现“艺术社区” 营造舒适心理空间文汇报:沪上频现“艺术社区”,营造舒适心理空间
兰乔艺术为社区儿童成长营造生活美学空间
赋能“15分钟社区生活圈”,这个街道邀艺术家与居民“共生共创”
圆桌|“共筑韧性”,共话社区规划改造与环境保护
公共艺术变身!从静态装置到动态体验 社区营造更活泼
15分钟社区生活圈|公共艺术能为在地居民带来什么
商业运营与社区治理双向奔赴,公园城市社区商业点亮幸福美好生活
基于情感化设计理论下的社区营造
艺术疗法与社区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