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总结

发布时间:2025-02-04 12:38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生活技巧# #自我提升书籍#

《物种起源》讲述了自然界中“遗传变异”的进化理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大自然如此,每个人的一生亦是如此,人在一生中也需要不断去“变异”,成为更好的自己,体验更加精彩的人生。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在人生成长方面给出了很多建议。

一:七个习惯

七个习惯是全书中一直介绍的观点,内容如下:

习惯一:积极主动(BEPROACTIVE):

采取主动,为自己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行为负责,并依据原则及价值观,而非情绪或外在环境来下决定。

习惯二:以终为始(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

所有事物都经过两次的创造——先是在脑海里酝酿,其次才是实质的创造。领导工作的核心,就是在共有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之后,创造出一个文化。

习惯三:要事第一(PUT FIRST THINGS FIRST):

实质的创造,是梦想的组织与实践。

习惯四:双赢思维(THINK WIN/WIN ):

是一种基于互敬,寻求互惠的思考框架与心意,目的是更丰富的机会、财富及资源,而非敌对式竞争。

习惯五:知彼解己(SEEK FIRST TOUNDERSTAND ,THEN TOREUNDERSTOOD):

当我们舍弃回答心,改以了解心去聆听别人,便能开启真正的沟通,增进彼此的关系。

习惯六:统合综效(SYNERGIZE):

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遵循你的方式,而是第三种远胜过于个人之见的办法。1+1大于2。

习惯七:不断更新(SHARPENTHE SAW ):

如何在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或情感四个基本生活层面不断更新自己。

二:人生阶段

书中有一个人生阶段发展分析,分别是依赖期,独立期,互赖期。

每个人最初都是依赖期阶段,比如出生时需要父母的养育,小学时教师的培养等,依赖期的我们需要亲人,朋友,老师,甚至是陌生人的帮助。

经过学习的我们慢慢会进入独立期,物质上不再需要父母的支持,在社会上可以独立生存,掌握着一定的生存技巧,思想上有自己的价值观,

对于社会事件有自己的见解,不再人云亦云,同时具有学习进步的习惯,不断完善价值观念。但是成年并不代表独立,也有很多成年人走上社会还需要父母的资助,

没有自己的经济来源,也有很多即使物质独立但是思想上并不成熟,没有自己的价值原则,人云亦云,对事物没有成合理的意识观念。

依赖期与独立期没有十分明确的分界线,主要在于价值观是否成熟很难去直接判断,但是独立期的人会不断完善自己,有自我学习习惯,不断提升自己。

独立期的人已经可以在社会上独当一面,是一个成熟的人,有句话说:轻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人生的成长需要从独立期发展进化到互赖期。

互赖期的基础的独立期,依赖期的人不能够直接进入互赖期,因为自身还存在问题时是不可能与他人形成互赖关系,只有先搞定自己,才能有可能“搞定”他人。

犹如要先学会爱自己,才能进而爱他人。

独立期强调个人,互赖期强调人与人的关系,独立期可以独善其身,互赖期需要兼济天下。独立期的人可以是领域强人,个人管理方面积极主动,以终为始,实现个人价值。

互赖期的人强调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在公众领域中实现社会价值。

三:以原则为生活中心

书中的七个习惯秉持一个基本原则,比如积极的人生态度,共赢的法则,以终为始,对自己对社会的责任等。

原则是深刻的,实在的,经典的真理百,他们准确无误,始终如一,贯穿生活的方方面面。

书中强调以原则对待家庭,对待金钱,对待名利等,但是存在着很多以家庭为中心的,以金钱为中心的,以名利为中心的等,比如以家庭为中心过于关注家庭,这样的父母在养育子女时,缺乏以子女最终幸福为目标

的情感自由和力量。他们的安全感大多来自家庭,当子女的行为出现不符合礼仪时,他们会马上感到不安,紧接着他们完全受到当下情绪的左右,完全不考虑对子女生长带来的影响,下意识的大喊大叫或是训斥,还可能反应过度

进而粗暴惩罚。另外一种很常见的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自私自利,与多数人的价值观背道而驰,只索取不付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缺乏安全感和人生方向,也不会有智慧和行动力量。

以原则为中心的人,会合理的对待家庭,朋友,工作等,原则是为众人认可的,遵从原则,后果是积极的,是符合人们价值观念的。

四:要事第一

吴军老师得到专栏中强调做减法,把时间用来做重要的事情,大部分人有两个思维误区,第一是其实没有人会重要到什么事情缺了他就不可以运转了,

自己每日看似必须做的事情,其实很多都是可有可无的。第二是没用的事情做得太多,以至于该做的事情没有在更少的时间里做完。

每个人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太多,坚持要事第一,勇敢说“不”,别被琐事牵着鼻子走,有效的管理生活。

书中给出了时间管理矩阵:

以原则为基础,以第二象限事物为生活中心。

如果过分专注第一象限的事务,那么它们的范围就会变得越来越大,最终占据你所有的时间和精力。

如果将大部分时间花在紧迫但不重要的第三象限事务上,却自以为在致力于第一象限事务,整天忙忙碌碌,实质上根本不重要。

如果把时间都花在第四象限的事务上,完全是不负责任的行为,碌碌无为。

第二象限的事务很重要,可以使得生活大为改观,却因为不急迫,经常会被忽略。

第二象事务代表着个人的愿景,自律,自制,是个人价值体现的方向,也是我们最需要花时间来做的事情。

五:是品德而非个人魅力

成功学泛滥的今天,很多成功学励志鸡汤强调的是个人魅力,讲求技巧,或是创新式的解决问题,反而这本书讲求品德。

一时的技巧或许可以取得一时的收获,但是对于长久的发展来说有害无益,以原则为中心,注重品德,提升人格修养才能有效的相互依赖。

六:由内而外改造自己

王阳明的心学强调“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强调的是内在世界,对于个人来说改造自己也需要由内而外。很多人拒绝运动,说是自己懒,其实是没有从内心

接受运动,懒时人的属性,当你认识到运动的益处并且高于懒惰舒适时,自然就会主动去运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必须先从内心接受,才能由内而外改造自己。

最后借用梭罗的一句话:最令人鼓舞的事实,莫过于人类确实能主动努力以提升生命价值。

原文发于微信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nq7dUs4mOzImpQh4fcRa5A

网址:《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总结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54875

相关内容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总结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1.《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ppt
什么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什么
认知系列5:《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笔记总结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第一讲: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1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习惯决定未来—《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