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我的「高级订制」美食讲述 DIOR 的故事
分享美食故事,讲述美食背后的故事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美食生活分享# #个人分享#

刚过去的巴黎时装周余热未消,DIOR 2025 冬季男装秀在纯白色阶梯布景中开场,艺术总监 Kim Jones 的谢幕之作以克里斯汀 · 迪奥(Christian Dior)先生 20 世纪 50 年代的 H Line 剪裁为灵感,将品牌档案中经典女装元素融入男装设计,在性别界限与时代审美之间塑造出新的平衡。与其说这是一次复刻,不如视为 DIOR 精神的再度转译:在一个关于美的无边境舞台上,蝴蝶结、男装、廓形、印花都跨越时空地流动,带着超越性别的写意。

当这种美延伸到其他维度时,某些「细节」格外引人注目,毕竟迪奥先生本人在衣香鬓影之外还热爱美食。当这种潜藏于档案之中的「美学观」悄然扩散,经由名厨安娜 - 索菲 · 皮克(Anne - Sophie Pic)之手,呈现在万里之外成都中纱帽街 8 号的 Café Dior 里时,顶级奢侈品牌的高订基因与法式餐桌艺术结合,植物、廓形、印花于此落地生花,与成都在地文化相融,遥望大慈寺,内修优雅风范。

七十多年前的巴黎,克里斯汀 · 迪奥(Christian Dior)用「New Look 新风貌」振兴战后沉闷的时装界,人们记得那勾勒纤腰、蓬松裙摆的廓形,也记住这位时尚史上的重要人物,却鲜有人注意到他同样心系烹饪。品牌在1972年限量出版过一本名为《手工制作的大餐》(La Cuisine Cousu - Main)的食谱书,汇集迪奥先生挚爱菜谱,并由艺术家勒内 · 格鲁瓦(René Gruau)绘制插图。「关于我的职业我很喜欢的一点是,你必须把创意和双手相结合。在烹饪时我也有同感。烹饪用的食材和高级订制所用材料一样珍贵。」


2020 年 5 月 DIOR 以电子版形式与公众分享部分食谱。在那本书的序言里,名厨 Raymond Thuilier 分享了迪奥先生关于美食的不少观点:他将花园里的草本和花朵视作灵感源泉,也认为烹饪应当像高订礼服般一丝不苟,又始终优雅。
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版《Vogue》刊登了迪奥先生对经典三星餐厅 Maison Pic 的盛情推荐,餐厅坐落于法国瓦朗斯(Valence),以家族传承的法餐技艺闻名。安娜 - 索菲 · 皮克便出自这一餐饮世家,其祖父安德烈 · 皮克曾在1950年收到迪奥先生的亲笔信,信中称其松露酥饼「比高订刺绣更精妙」。这段跨界缘分未被大肆渲染,却早埋下烹饪与时尚相互欣赏的伏笔。

安娜 - 索菲 · 皮克早先就读管理专业,年轻时也曾憧憬进入时尚行业成为服装设计师。虽然最后回到家族餐厅,但也在烹饪领域迅速脱颖而出,自 2007 年接掌 Maison Pic 后摘下米其林三星,成为法国唯一的三星女主厨,最终在厨房实现了另一种形式的风味剪裁。
「服装廓形关注身体线条,烹饪则关注食材本味,两者终归都在表达对美和极致的渴望。」这种和迪奥先生「跨越时空」的呼应,成为安娜 - 索菲 · 皮克与 DIOR 在当下合作最顺理成章的注脚,二者「双向奔赴」之下在中国成都终「相逢」。

「French Savoir - Faire」是法国人对技艺与专业技能的深厚积淀与追求。在那枚 Cannage(藤格纹)芝士薄片被敲碎时,其背后的故事食客或许并不可见。
「我在质感与视觉上做了再创作,以诠释迪奥的标志性元素。我将藤格纹转化为一片薄薄的、香脆的芝士 Tuile,几乎只是一层遮挡,下面是经过改良的洋葱汤。」


这注定碎掉的芝士片工艺繁复,隐隐绰绰镂空下能看到洋葱汤上被粉红胡椒调味的奶油。那种在精确火候下追求平衡与柔和的手法,不止是为了炫技,「必须敲破这片奶酪脆片才能品尝到底部的汤,这也象征了咖啡馆的核心意趣 —— 一个「Break Bread」(掰开面包,轻松享用食物)的地方」即便是为奢侈品打造的菜品,底层逻辑依旧要为食物和食客服务。
成都的Café Dior by Anne - Sophie Pic 位于太古里新落成的男装精品店里,独栋小楼前有一棵树。外立面是白色主调的半透明藤格纹,经典中式乌瓦顶与法式线条交汇,附有特别设计的户外花园景观。在这里提供的全套菜单设计由安娜 - 索菲 · 皮克完成,「我将自己的创作视作高级订制(Haute Couture)作品」,餐桌上的料理并非简单模仿和使用时装符号,而是在烹饪与品牌基因之间建立更深层次的「对话」。

迪奥先生最广为人知的「New Look」以经典法式甜品蒙布朗(Mont - Blanc)来承载,是一道咸甜交织的脆挞。堆叠在挞壳上塑造「Bar Suit 迪奥套装」腰下裙摆优美弧度的「丝线」灵感来源于礼服的缝制过程。顶上一层低温熟成鹅肝粉末,则是「想要令人联想到散粉(Loose Face Powder)的美妆概念」。「Mizza」则将经典豹纹印花移植到法式三明治(Croque - Monsieur)上,致敬迪奥先生缪斯 Mizza Bricart。


以甜品设计视角来塑造咸口主菜也是安娜 - 索菲 · 皮克给自己的挑战。椭圆(L’Ovale)是她选定的命题,「我将这个系列设想为一组高级订制(Haute Couture)概念的延伸,每道菜都以酥皮为基础,串联起整个系列」。

「成都作为美食之都,餐饮氛围非常活跃。对我来说,整个亚洲都一直是我烹饪灵感的重要来源。这里拥有令人惊叹的味蕾宝藏,我努力用自己的料理风格来诠释不同的风味!」安娜 - 索菲 · 皮克分享道。「Le Plissé」是椭圆系列中的中国限定菜,根据当地的餐饮文化进行因地制宜。造型灵感源自迪奥礼服裙的褶裥,风味设计则是牛肉烧胡萝卜为主调,以肉桂芽(Bouton de Cannelier)提供略带花香的温暖滋味。

植物和自然是迪奥品牌档案里的重要灵感基因,而植物花卉在食物中的使用,对于安娜 - 索菲 · 皮克而言无疑是其主场。她的出生地德龙省(Drôme)在法国的农业历史上以有机种植闻名,也被视作可食用花卉的发源地。「植物性原料一直在我的料理中扮演核心角色。对我而言,创造菜肴应从食材本身出发!因此,在我们每一家餐厅里,我们总会对食材进行全方位探索:叶片、根茎、花朵……以呈现大自然的极致之美。」

《东京大饭店 SP》里,女主早见伦子在获得三星女主厨称号后忙于商业活动,因而缺失了对于菜品设计的专注,但同样的问题在安娜 - 索菲 · 皮克这里有着最优解:自有集团与值得信任的队友。
她的丈夫大卫 · 西纳皮安(David Sinapian)是Pic集团的主席,长达 30 年的陪伴下,他负责集团的发展战略,带领团队推动新餐厅项目落地,「我则全情投入于创意」。集团的根基在瓦朗斯,当餐饮部团队亲自赴成都进行筹备,她坚守在新建不久的 Pic Lab(实验厨房,每年会多次邀请分布全球的餐厅主厨前来交流)里进行菜单研发,在保持其料理核心 DNA 的前提下进行地域特色的融合。

在当下,女性主厨的崛起不是「政治正确」,而是行业「参与者」转向与男性相同地位的「叙事主体」的必然。如同咸口肉类主菜与甜口烘焙点心带来的不同观感与印象,二元性别的差异在餐饮中的体现,不仅是从业人员的性别比例,同样也出现在广义市场对于菜品风格的认知。「迪奥先生通过曲线设计来彰显女性之美,身为女主厨,这种感性也让我深深共鸣」,用品牌符号与廓形制造「时装化」作品,却始终保留专业的法餐内核。
撇开性别议题不提,厨房里最关键的始终是技术与灵感。「两个创意领域的交汇往往能碰撞出新想法,这种火花对我而言极具启迪。我渴望把这份技艺与敏感度传承给下一代女性厨师。」在她的这些作品里,中性或男性化的元素得以与柔美纺线相叠,「性别之别」似乎不再是分水岭,只剩对美的探索。一如秀场那双裹上粉色缎面蝴蝶结的黑皮鞋,性别疆界没那么重要,关键在于是否能传递来自匠人自身所想要实现的极致与平衡。

谈及对当下年轻厨师的寄语,安娜 - 索菲 · 皮克体现出积极真诚的姿态:「鼓起勇气,做真正的自己!通过谦逊与真诚的自我反思,每个人都能找到专属自己的道路,打造属于自己的烹饪宇宙。」
Café Dior by Anne - Sophie Pic 并非是奢侈品与星级大厨合作的首发先例,究其本质,高级订制与高端餐饮同源于对技艺、创意与体验的极度追求:前者体现在一针一线、昂贵材质与独到设计,后者是对火候、食材、层次与搭配的准确拿捏。

「在我看来,一次成功的合作一定要富有内涵,必须真挚而且能深刻反映我们自身的本真。」
一如两位完美主义者的互相成就:DIOR继承创始人对美食的热爱,将品牌元素转化为餐桌语言;安娜 - 索菲 · 皮克在积累自身米其林十星版图同时,与迪奥在世界不同城市多次合作,让「烹饪艺术」融入更多新场景。春日暖阳下,花园风光正好,翻开菜单,你会在那些耳熟能详的品牌元素名称里纠结,该选择哪一件可食用的高订作品走上面前纯白藤格纹瓷盘所搭建的秀场上。
蒙田大道30号与中纱帽街8号,或许也并没有那么遥远。

网址:用我的「高级订制」美食讲述 DIOR 的故事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80336
相关内容
讲述“她”的故事高清组图:讲述上海南货店的故事
央视聚焦绿色消费 转转受访讲述背后的故事
《智造美好生活》讲述新时代科技改变生活的美好故事
莫言:“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
揭秘Dior、Gucci 等奢侈品牌个性化定制服务背后的技术服务商
通过小故事讲述人生哲理的书籍
摄影人用镜头讲述黄河故事——《天下黄河》主题摄影展落户高校图书馆
陈鹏:用艺术的方式讲故事 让更多人看懂中国文化的美好
那些从我们的人生中“谢幕”的家具都讲述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