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 分类治理 精准推进 太原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超全国平均水平

发布时间:2025-02-23 10:06

社区推行垃圾分类,提升环境管理水平 #生活知识# #社会生活# #社区治理#

   2月22日,沿着杏花岭区长沟村一路向东,只见硬化的道路干净整洁,曾困扰当地居民的“黑臭水体”一去不复返——村口的污水处理站将村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入村里的灌溉渠,“废水”变成“肥水”。随着一条条污水管道连通每家每户,一座座污水处理站拔地而起,目前,全市已有342个建制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治理率达54.4%,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约4个百分点。

  “太原冬季寒冷,传统工艺易结冰。我们采用的是MBR技术,该技术耐低温、占地小,处理后的水可直接用于绿化灌溉。”该村污水处理站负责人介绍。如今,长沟村厨房、洗浴、洗衣等生活污水全部纳入管网,既解决了“污水靠蒸发”问题,又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

  由于各县(市、区)农村地区的地理位置、人口分布、生活污水总量等千差万别,因此,我市采取了“一村一策”生活污水治理模式,逐村出具设计方案,对人口密集村采用集中式处理,偏远村落则通过生态湿地、土壤渗滤等自然净化方式管控,“不搞‘一刀切’,并优先推行污水资源化利用,让设施‘建得起、用得好’。”

  为破解“重建轻管”难题,我市打出监管“组合拳”:出台管理办法,将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纳入市县两级考核;对日处理百吨以上设施重点巡查,不定时随机抽取20%开展执法监测;建立“黑名单”制度,对闲置、超标排放的设施责任方严肃追责。目前,全市66座集中式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率达90.9%,远超我省的相关要求。

  不仅要治水,更要生态扩容。借助卫星遥感技术,我市精准锁定248个疑似黑臭水体。经排查整治,39个点位被确认为黑臭水体,这些点位全部被纳入省级监管清单。“我们将采用‘控源截污+生态修复’双管齐下的办法,让农村污水处理站在消除黑臭水体上发挥更大环境效应。”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科有关负责人表示。按照要求,清徐县39个黑臭水体今年要彻底“销号”。(任晓明)

  来源:太原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网址:因地制宜 分类治理 精准推进 太原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超全国平均水平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90153

相关内容

太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超全国平均水平——中国环境网
江西因地制宜探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路径
江西93个涉农县因地制宜探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路径
华浦环保: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因地制宜推广资源化利用模式
因地制宜、资源化利用!专家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言献策
【茂名】以“生态绿”涵养带动“经济红”!茂名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全国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示范案例
“十四五”以来完成6.7万个行政村环境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45%以上——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成绩亮眼
发布《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指南》
山东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数量居全国首位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