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的心理学小常识

发布时间:2024-11-16 02:26

[育儿] 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生活常识# #育儿指南#

首先教师可按照自己对儿童的喜欢程度,从强到弱依次将班上的儿童排列出名次。排列在最后的几位儿童,就是教师可能抱有消极期望钧人选。顺序越是接近最后意味着教师对他(她)钧期望可能越消极,在教育和交往上投注的热情也越少。对于这些儿童,表师就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对其的期望和对待方式。

其次教师可按照自己所认为的儿童聪明程度,将班上的儿童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同样的道理,排在最后的几位儿童,就可能是教师认为比较笨的、因而可能把有较低期望的人选。顺序越后教师对其的期望可能就越低。对于他们教师需要改变自己已经形成的期望和对待方式,以便使他们与其他儿童一样获得同等的教育对待。

再次还可以使用量表法进行评定。下面是一个自陈式量表:

我对有些孩子要求不高12345,我讨厌有些孩子12345,我没有耐心对待某些孩子12345,对有些孩子我懒得多费心思12345,我曾当众说某个孩子“你真笨”12345,我好像从来没有赞扬过某些孩子l2345,唱歌、跳舞或绘画表演时,我一般安排一些固定的孩子参加l2345,有时我会觉得某个孩子碍手碍脚12345,有些孩子使我笑不起来l2345,有些孩子说不清楚事情时,我就不再去管他(她)12345。

在评价时请每个教师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将每道题后适合于自己,数字圈出。“1”代表“不符合”,“3”代表“较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这个圈出的数字,就是该教师在这遣题上的得分。以前面的例题为例,如果某个教师总得分是10分左右,说明该教师的教育期望总体是积极的,基本上没有对儿童的消极期望和消极对待存在;得分在11N30分之问,说明该教师有一定程度的消极期望和消极对待,但还比较轻微;如果得分高达31—50分,则说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消极期望和消极期待,应该引起注意,并需要有意识地避免且改变消极期望,使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方式朝着积极的方向转变。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网址:儿童教育的心理学小常识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7473

相关内容

【儿童教育】如何进行儿童教育
幼儿教育:育儿的知识小常识
怎样教育儿童谁教育儿童?
【学龄前儿童教育】儿童早期教育
儿童发展心理学
儿童心理健康纳入家庭教育指导
优秀的父母一定要学点儿童心理学!一文读懂科学育儿的所有基本常识
儿童生活教育理论.docx
听障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建议
儿童生活与儿童教育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