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收纳正式进入义务教育课程,会整理的孩子更优秀

发布时间:2025-04-25 21:15

教育孩子整理书架:培养良好的收纳习惯 #生活技巧# #收纳整理技巧# #书架整理指南#

近日,整理话题再上热搜!

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

其中就包括整理收纳

无独有偶,早在去年3月份,两会期间,针对新职业发表意见时,全国政协委员唐江澎表示:以他四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让幼儿园的孩子养成整理东西的习惯,远比早识字重要。

同年的10月,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在《家庭教育法》会中提出,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独立生活能力,从家庭整理生活习惯中开始。

整理收纳,无疑是孩子的必修课。

就像日本教育学家西村则康所说:“进入你家客厅的那一刻,我就知道孩子的成绩了。

01为什么孩子要学整理收纳?

几个月前,一条关于姐弟俩收拾玩具的视频在网络上爆火。

几分钟前还乱糟糟的客厅,被俩孩子收拾得妥妥当当,连爸爸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视频引来9万多条评论,满屏的夸赞和羡慕:

而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的场景却是:

上书法课时,忘带毛笔; 默写单词时,忘带默写本; 考试常常会计算错误,有时连草稿纸上的答案都会抄错; 夏令营回来的途中猛然发现,自己的衣服忘在了酒店……

而这一切的根源,是一个孩子从小没有养成归纳与整理的习惯。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习惯。

从小培养孩子收纳整理的好习惯,就是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学会独自去面对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学会掌控自己的生活与人生。

风靡日本的《收纳——孩子受益一生的思维整理训练》这本书中的序言中就提出:

整理的意义不止于让空间变得干净整洁,它更意味着逻辑思考能力和决断能力。

原本杂乱的空间,通过孩子的动手整理、打扫、收纳,将各种玩具、物品归类。

慢慢地,在整理的过程中,孩子的空间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激发,对空间整理也进行了创造性的思考,久而久之,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获得充分提升。

正如《收纳——孩子受益一生的思维训练》一书中说的:

只有具备理性思维和整理、取舍能力的舵手,才能始终明确航船前行的方向,并最终抵达期待中的地方,反之,就像在迷雾中冒险,极易偏离航线,徘徊不前,甚至葬身大海。

02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要掌握什么整理技能?

整理是否仅仅意味着收拾房间?当然不是!

事实上,“整理”的意义远不止于让空间变得干净整洁,整理可以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交际能力和生存能力,还包括逻辑思考能力和决断能力。

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需要学习的整理技能,教育部也给出了明确的规定:

第一学段(1~2年级)

根据需要,整理自己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如衣物、玩具、书本、文具等。

整理自己的书包、课桌和居室的书柜及书桌,能按照物品类别、形状等整齐摆放,初步建立及时整理与收纳的意识。

第二学段(3~4年级)

定期整理居室里的书柜、衣橱、鞋柜和教室里的“图书角”、卫生柜、讲台桌面。

将物品摆放整齐,归类收纳,做到有序、合理、便于取用。

第三学段(5~6年级)

通过对物品的整理与取舍,清理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空间,如清理和合理处置使用过的教科书、簿本,以及不再穿的衣物、不再玩的玩具等。

初步掌握对物品、居室进行整理、清洁的方法,较为充分、合理地利用家居空间,用劳动和智慧为自己和家人创造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第四学段(7~9年级)

灵活运用整理与收纳的方法,从整体上完成对家庭各居室和教室内部物品的整理与收纳。与他人合作对居室、教室进行适当的装饰和美化,设计有特色、易操作的环境美化方案。

独立完成外出远行的行李箱整理与收纳,依据行程安排、天气状况准备衣物和生活用品等。

对于15岁之前的孩子来说,真正拉开彼此差距的不是成绩,而是专注力。

而一个孩子能否做到专注、自控力强,家里的环境早有预兆。

学会整理,是在管理的角度来深度梳理家庭的生活状况,孩子掌握了这种能力,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成为空间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网址:整理收纳正式进入义务教育课程,会整理的孩子更优秀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84866

相关内容

上海收纳整理课程
用整理收纳课奠基学生美好未来
整理与收纳《整装待发》(教案)
教育部最新发布,中小学生劳动课收纳整理,必学!
上海收纳整理师课程
对话一级生活规划整理师:在家庭教育中,收纳整理能力对孩子来说有多重要?
育婴课程心得体会(优秀24篇)
整理与收纳小学综合实践教案(优秀13篇)
浙江收纳整理收纳师课程
学会收纳与整理心得体会(优秀22篇)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