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生活的艺术》:另外一面的人生|地坛读书会
《生活的艺术与智慧》——林语堂的现代生活哲学解读 #生活知识# #家居生活# #居家生活哲学# #生活哲学书籍#
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下午,地坛读书会首季第3期线下共读,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出版研究所所长、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读联会阅读智库主席徐升国老师,为大家领读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
徐老师在书中不仅读到了林语堂,也读到了自己。读友们也有精彩的感悟。本期读书会一期一会,分享给大家。
精彩领读
我在林语堂《生活的艺术》中除了读到一种生活方式,还读到了东方的生命智慧,是最传统的东方精华所在。
林语堂写《生活的艺术》时是1936年,在最危难的时候的闲适,其实是另外一种为东方文化续命的方式,也许他的价值不亚于鲁迅唤醒国人的抗争所产生的价值。也因此,这本书在西方风靡一时。林语堂的这种生活智慧,是一种生命境界。如同甘地所说:“我的身体被囚禁起来,但是我的心在天空和小鸟一起飞翔。”这种境界同样成就了曼德拉的伟大。
在哪能够找到我心安住的地方?是必须要太平盛世、有钱有闲,才能很好地享受自己的人生么?
林语堂有一句话:“最繁华时也是最悲凉”,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最悲凉的时候,也可以很旷达,有了“心远地自偏”的心境,无论身处斗室,还是在繁华的盛世,其实都无所谓了。还有一句话叫做“小隐隐于山,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身处朝廷,也可以心在旷野。“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有这样的心态,我们就可以笑对所有的一切。
今天我们在这样一个纷乱的世界,可以再一次动用东方的智慧,以这种智慧来观照、面对当下。
林语堂的文章风格是他的性情的体现。
林语堂崇尚一种写文章的风格,叫做“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他写文章,不讲章法、不讲节奏,信笔往下写,写到哪,算到哪,想到哪,写到哪,算到哪,写不下去了,就画句号,这篇文章就算交差了。
另外一位作家梁实秋的文风是说话如写文章,他说聊天说话也要像写文章一样,一开口说话,得先想过再说,不能信口开河。与林语堂的写文章如说话正好是两种风格。所以梁实秋的文章非常精致、很有结构,但是缺乏了灵气和率真。林语堂的文章则正好相反,虽天马行空,却形散神不散。
林语堂的文章风格是他的性情的体现,所谓的文如其人,他追求这样的生活方式,他的生活态度就是这样率性,不做作、不规划,走到哪,算到哪。他甚至认为人生也是这样。按他的说法,我们一生下来就是要死的。什么时候死?谁也不知道,人活着就是一个过客,走到哪,算到哪。这种精神,我觉得既是林语堂的一种文风,也是他的一种人风,同时是他的哲学态度、生存态度。当然你能够琢磨出来文中的逻辑关联,但是从整体上来讲,我觉得其实是他也不是不讲章法,而是有一点像打坐时的打妄想。
如读庄子的文章时,我觉得是天风海雨一起涌现在眼前;或者像西方意识流的文学,写法是没有逻辑的,意识不断地在切换、调转,但是这种涌现背后又有底层的一些意识、思想的不可言说的内在关联或者是无关。;也如我们看一些现代的美术作品,如梵高、印象派等的时候,其实也是打破了我们惯常的逻辑框架,进入到直觉、感性的空间里。
这种人生观不仅仅是为文之道,也是为人之道、科学和学术之道。
这样一种文章,正如我们另外一面的人生,它不是由理性、章法、逻辑来构架的,而是体现了更深的生命的本质。
这种文风体现的是另外一种生命的特质和层次,是天马行空、天风海雨,如果是做研究,就会有重大的突破性的创新。有一个说法,历来最重大的科学和技术,包括哲学的创新,全都不是实验室的研究形成的突破,而是来自某一瞬间的突发奇想。林语堂也认为人类最大的一些创想是来自于床上,躺在床上半梦半醒之间,才会产生最伟大的创想。钱学森作为顶级科学家也有一个发现,认为真正伟大的创新,是来自于灵光一闪,而不是几十年的科学研究所得。最大的发明创造全是前人没有发明过的。爱因斯坦没有读过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他十来岁就提出了狭义相对论的构想,二十五岁前后他又写了广义相对论。正是因为他没有读过那么多书,所以他的思维是完全没有框架的。这种人生观,它不仅仅是为文之道,也是为人之道、科学和学术之道。
我们的生活目标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
当下的文明形态,是架构在逻辑基础之上的理性的文明和工具系统,但是在当下的西方世界开始出现一些新的方向,非理性、感性、直觉、创新的思维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理性文明的一个形式就是标准化,我们现代的生活方式,其实是一种标准化的生活方式。
大家吃一样的饭,住一样的房子,躺在一样的沙发上,看一样的电视机,在同样的电视机上看同样的梦幻泡影,然后在同一个时间熄灯上床睡觉,第二天同一个时间起床,去同样的流水线工厂、各种办公楼,上同样的班。孩子们接受同样标准化的现代教育,长大成为社会中标准化的配件。这是现代工业文明以来最典型的生产方式,和跟它相适配的生活方式。但是这种标准化其实是马克思的说法“异化”,人成为工具、配件和生产线上的一个环节,这样的人是不需要个性的。而这样一来,人的创造性就成为一个巨大的问题。西方,包括马克思,很早就开始在反思反省这个问题。但是中国处在对工业文明的补课这一阶段,长期以来,我们对这些方面还没有深刻的认知。
鲁迅曾经讲过,有个人去恭贺人家生孩子,说这孩子终究是要死的,说得很难听,但是他说的是一个本质。我们的社会在轰隆隆地向前发展中,都认为前面是一个很美丽的终极目的,但另外一个可能是,这个目的地是坟场、断崖。中国发展到今天,也正是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开始反思我们的生活目标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
西方社会开始出现了一种观点,人在社会上,哪怕是从个体生存的角度,也需要不一样的思维才有价值,否则的话,就会被人工智能、机器人、自动化生产替代!标准化的人已经越来越没有价值了,更需要的是创新、创意、创想、灵感,是突破型的、颠覆型的思维,这种思维不是理性、不是文明,而是胡思乱想,是右脑、灵感思维、直觉思维,甚至是灵性思维。理性和文明是表象和外在,决定我们是谁的那个部分,是直觉、第六感。
林语堂用他的生命为他的作品做了一个最好的注脚。
林语堂有几个观点,首先,人生是什么?他说人生就像是一场梦,我们活着就是旅客,乘在船上、沿着永恒的时间之河往前流。人本过客来无处,休说故里在何方。随遇而安无不可,人间到处有花香。他说,想明白这一点,就不会着急,不如好好欣赏沿途的风光。
第二,林语堂认为,一个人,心中有了接受最坏的遭遇的准备的时候,就什么都看开了,就获得了真正的平静。就能够成为一个自由、自在、快乐、本真的人,用不着去计较真伪得失、名利富贵,就可以快乐地过日子,发现生活中间的美和诗意,苦恼、晦暗也都不会放在心上了。随风而去,随遇而安,行到水尽处,坐看云起时,怀着闲适、放松、宽容、平静、舒服的心态,成为一个热忱、悠闲、没有恐惧的人,尽情欣赏大自然。他说:“要享受悠闲的生活只要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
这种人生最主要的是什么?是心境。所谓心生万物、心外无物,心尽到了,就觉得很旷达。所以他特别欣赏老子、庄子、苏东坡、陶渊明、王维、沈复等人,以这样的心境去面对人生,可以品味生活的所有乐趣。这样的生活方式,跟鲁迅是不一样的。它更多追逐的是生活,更多的是求美、享受生活。
这样的心态不仅仅是东方有,西方也有。有个犬儒派哲学家第欧根尼,住在一个木桶里,有一次亚历山大大帝访问他,问他需要什么,第欧根尼回答道:“我希望你闪到一边去,不要遮住我的阳光。”前两天我看美国副总统拜登的演讲,也有很多联想,其中之一就是世事如白云苍狗。如果理性文明这一根筋放得开一点,很多事其实也就无所谓了。我们也是这样,我们也得到够多了。小到个体,看看桌上的花,喝一杯的茶,晒晒秋日下午的太阳,像今天一样,大家在一起闲聊,它的价值可能不亚于又拼命推出了两个新产品。虽然我们最终会去到同一个目的地,但是沿路的风景是不一样的。
在19世纪20、30年代,西方正轰隆隆地在现代科技和文明的战车上狂奔,他以这种东方的思路、方式和生活态度写出来的文章,让西方人受到一种全新的冲击。他又是用英文写作,他也非常了解西方,所以这本《生活的艺术》在英美风靡一时。后来他还陆陆续续地写了《吾国与吾民》《生活的盛宴》《老子的智慧》等等传播东方生活之道的著作,在西方一波又一波地引起轰动。据说他两次得诺贝尔提名,还有的人说是三次,但他一次也没得着。但是他对这些不留恋,也不怎么特别在意,而是享受天年,度过了闲适的、自在优游从容的一生。
他用他的生命给他的作品做了一个最好的注脚。他的这种生命观、文学观,对于当前的我们如何安住当下、如何面对我们的生活和焦虑,可能会是一个全新的视角。
读友分享
每次线下共读,除了领读与轮读,读友们的分享也是最受期待的,每次读不同的书,享受并分享每一刻的当下和心情。正如徐升国老师在共读开始时所说,在国庆假期的尾巴读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也是很应景的,秋日的假期也让读友们有了更多读书与感悟的空间。
读友思童说:“读林老先生的作品,我觉得又拾起了对生活的憧憬和信心。他的文字每到之处都带着深深的看见,是他对生命的尊重、热爱和对大自然和宇宙的崇敬之情。今天徐老师的领读也让我深深体会到了,一个读书人、一个有志人、一个活着的人的灵动的感觉。”
一位读友更通过读书,回观自身,回到生活中去,在国庆假期时亲身体会了“闲适的生活之道”这样一种不同的活法。读友汀词也是一位花道老师,她认为读书与花道类似,如同“从草木、花草的生命,反观我们生命的本质”。一位年轻的读友虽然不太喜欢林语堂,认为他是以外国人的眼光看中国,却也认同他“把乱世活成了一个盛世的模样”。
地坛读书会的主办方之一,“一起悦读”俱乐部创始人石恢老师则认为:“我们今天来读这本书,不是探寻过去,而是‘六经注我’,通过寻访当年的中国人的生活,立足于今天这个时代,寻找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也如甲和灯创始人齐娜在这次共读中的体会到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或者跟自己相处,都是需要去学习、感受和体验的。”地坛读书会,也是为此而创办。
期待每一次的共读和“一期一会”,期待与大家共同学习、感受和体验。
下一期10月14日下午,将由石恢老师领读:
为自己熬一锅鸡汤 ——阿兰·德波顿《哲学的慰藉》| 地坛读书会
网址:林语堂《生活的艺术》:另外一面的人生|地坛读书会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03833
相关内容
读林语堂《生活的艺术》有感《生活的艺术》书评:走近林语堂,活出人生的赢家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及其他
《生活的艺术》·林语堂
《生活的艺术》读书心得
《生活的艺术》读书笔记(合集6篇)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
散文 体会生活的艺术
悦读周末|《生活的艺术》:寻找生活的艺术之路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通用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