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融合共美:智慧休閑之道

发布时间:2024-11-23 04:53

太极拳融合了道家与中医的智慧,强身健体 #生活知识# #生活理念# #传统文化价值观念#

  ①

   在日常生活世界中,休閑一般是指人們在工作之余等相對自由的時間裡開展的放鬆身心的活動。在忙碌與壓力交織的現代生活間隙,休閑旨在提升生活質量、滋養身心,讓我們感受生活的美好,進而尋找生命的意義。

   我們應當葆有身心融合的休閑智慧,建立對休閑的正確認知與理性選擇,真正可以在閑暇時光中品味生活,享受生命,提升人生的價值與意義,在高質量的休閑實踐中實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大旨一致:中西休閑詞源中的身心融合觀

   中西方“休閑”的詞源含義都深刻揭示了休閑的身心融合關系。從“休”字的起源來看,其甲骨文寫作“ [①]”(休),含義是人倚木而息。《詩經·漢廣》:“南有喬木,不可休思。”表達了對南方有高大樹木而無法在其下休息的惆悵。《說文解字》等多部經典也表達了對其字形、字義的類似解讀。值得注意的是,在身體放鬆的基礎上,“休”又被賦予了美好、喜悅、吉祥、悠閑等情感義項。比如《周易》“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詩經·菁菁者莪》“既見君子,我心則休”,《國語·周語》“為晉休戚,不背本也”等,“休”都有美好、喜樂之義。從“休”的詞源和引申含義足見,休閑當兼指人身、心的放鬆和愉悅。

   古希臘的“休閑”含義同樣包含身心融合的整體觀。古希臘語σχολ 是休閑的詞源,最終演變成了英文Leisure和School兩個概念,因此休閑一是表示“空閑的時間,閑暇,悠閑﹔擺脫出來,停止”﹔二是表示“悠閑的討論、講學和講學的地方:學園,學校”。對古希臘城邦公民來說,休閑就是從事藝術、審美、音樂、體操、散步、鍛煉、辯論等活動。這些活動既包含身體活動,又包含思辨活動。以雅典城邦為例,每天下午,公民們會聚集到專供青少年學習、鍛煉的“帕列斯特拉”(Palaestra)和專供公民休閑的運動場、散步的道路和舉行討論會的“基姆納西姆”(Gymnasium)去學習、鍛煉、討論。可以說,早在軸心時代起,休閑作為身心融合的智慧與實踐方式,就已是東西方之所同見。

  大有文章:中西休閑思想中的身心一體共美

   中國身心合一的休閑理念貫穿並發展於儒家、道家、佛家的哲學思想與生活實踐中。儒家強調生命的積極有為,在休閑中體現為一種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描繪出一幅和諧愉悅的生活畫面。道家思想則倡導順應自然、清靜無為,更側重於追求精神的自由與超越,將生活審美化與詩意化。從老子的“無為而治”到庄子的“逍遙游”,我們都可以感受到一種超脫世俗紛擾,追求內心安寧與社會和諧的美好祈向。包括禪宗在內的佛教,則努力對宇宙、人生進行透視與頓悟,注重休閑的隨緣任性與瀟洒放曠。“寂寥天地暮,心與廣川閑”“偷得浮生半日閑”等詩句都生動展示了休閑中的身心平和之境與充滿空靈感的禪意之美。

   融攝儒釋道三家休閑智慧,中國古代文人士大夫為我們展示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生活畫卷。李白的“閑坐夜明月,幽人彈素琴”,白居易的“此外即閑放,時尋山水幽”,趙師秀的“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王羲之游心翰墨,揮毫寫下《蘭亭集序》﹔黃公望縱情山水,繪就《富春山居圖》……都是文人雅士在休閑生活中追求物我和諧、身心一體與精神自由的精致表達。以琴棋書畫、品茗賞花、飲酒作詩、宴請交友、參禪悟道、遠足山水之間等休閑方式為代表,中國古人高雅的生活風范宛如盈溢著詩意與哲思的水墨畫,展示著中國人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統一,身心之間和諧共生、一體共美的生活藝術與生命理想。

   自古希臘以來,休閑在西方文明傳統中常常被賦予哲學探索的使命,成為智慧啟迪的肥沃土壤,身心統一的整體休閑觀是未曾間斷的重要哲學思想傳統。柏拉圖將休閑視作最高級的自由,認為休閑提供了進行哲學研究與哲學對話的可能性﹔亞裡士多德進一步將休閑看作是一切事物環繞的中心,是幸福生活的載體與德性活動的第一原則﹔塞涅卡把休閑規定為支撐哲學生活和治療人類靈魂的條件之一﹔馬可·奧勒留更是將休閑提高到了與沉思幾乎等同的地位。

   近代以來,西方雖然經歷了笛卡爾身心二元論帶來的揚心抑身休閑觀,但是在胡塞爾、海德格爾、梅洛—龐蒂以及施密茨的現象學中,身體性是物理身體得以可能的先驗條件,甚至是世界、時間和空間得以可能的先驗條件。胡塞爾的心靈“意向性”和事物的“實在性”啟示著休閑乃是身心統一的產物﹔海德格爾通過對上手狀態與在手狀態加以區分,將身心統一、主客一元的休閑視作沉淪的救渡之道﹔梅洛—龐蒂認為身體是肉體身體與精神心靈的統一體,說明休閑體驗的發生及其意義的實現都依賴於身體,休閑提供了放鬆身體、舒緩心靈與形成經驗的獨特境遇﹔施密茨的新現象學將身體感覺與情感體驗聯系起來,批判身心二元論割裂主體使生活世界過度理性而貧瘠無趣,強調了身心統一對於重拾休閑樂趣的作用。席勒《審美教育書簡》、赫伊津哈《游戲的人》等都在身心統一的論旨下強調休閑與審美、游戲等水乳交融的關系,強調休閑與美、游戲、自由的共生關系。

   由上可見,堅持休閑過程中身心間的和諧互動與統一共美,在中西思想文化傳統中源遠流長,是我們重新審視休閑的理論意義與生活實踐的寶貴理論資源。

  大放異彩:休閑實踐中的身心整體福祉提升

   身心融合的休閑觀不僅在理論上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淵源,更能在現實生活中大幅提升休閑參與者的健康與福祉。大量科學研究顯示,在進行瑜伽、跑步、游泳、籃球等休閑活動時,血液循環速度大幅提升,有助於把更多的氧氣以及養分快速輸送到大腦,從而產生更多的神經營養素,更積極地塑造我們的認知、情緒和整體福祉。有研究指出:運動能夠促使大腦釋放內啡肽、多巴胺、腎上腺素、血清素等化學物質,這些物質不僅有助於調節情緒、緩解壓力,還能夠明顯增加大腦神經纖維樹突、軸突的數量,增強大腦神經元間的連接與溝通。正是這種連接性的增加,使得大腦信息處理的能力得到提升,從而擁有更好的認知能力、記憶力和學習能力,讓人的身心整體健康狀態大幅提升。

   在從事各種休閑活動時,身體是人進入世界的入口、處境和場所,無論是用耳朵聆聽音樂,還是用眼睛欣賞畫作,身體都是最直接、最真實的途徑。身體體驗帶來的愉悅感與滿足感能幫助人們從緊張的生活節奏中抽離出來。長時間、高強度的工作會導致認知資源的消耗和疲勞,而身心融合的休閑活動則能夠幫助人們恢復注意力,提高認知能力。研究顯示,自然環境中的活動可以幫助提升專注力,如森林浴或海邊漫步等身處自然環境中的休閑活動能夠顯著減少心理疲勞,提高注意力集中度。最近受追捧的“公園20分鐘效應”也是自然療愈作用的生動例証——人們隻需在自然環境中,如公園、森林中簡單散步20分鐘,就能顯著放鬆心情,減少壓力。

   身心融合的休閑活動還能促進自我實現和激發創新思維。法國哲學家盧梭曾經說過,“散步有一種刺激和活躍我思想的作用”,“我的身體必須在移動中才能讓思想運轉起來”。有學者用“嚴肅休閑”來描述那些需要一定技能知識、能夠帶來個人成就感和自我實現的休閑活動。諸如攀岩、滑雪等活動是對技巧與勇氣的雙重考驗,引領人們踏入追求卓越與自我實現的征途。在適度挑戰與個人技能匹配的活動中,人們能夠達到最佳的心理激活狀態,此時個體進入高度興奮而完全沉浸於休閑活動中的狀態,幫助人們忘卻煩惱、擺脫壓力,實現身心的完全放鬆和融合。安寧靜謐的自然環境,也有利於激發創新思維。美國作家梭羅曾在瓦爾登湖畔的森林隱居,散步、閱讀、寫作、耕種等日常活動共同構成了他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時光,為他的文學創作提供了靈感源泉,最終使他得以創作出經典文學作品《瓦爾登湖》。

  大有可為:身心融合的休閑實踐展望

   關於何為積極健康的休閑,這是一個因人而異的話題,休閑高度個性化的特點決定了並不存在唯一推行標准。盡管如此,積極健康的休閑往往具有某些共性,為我們提供有益啟示。

   修身養性。許多實証研究表明,即使是非運動型休閑也有益身心健康。無論是尋求刺激的極限運動,還是尋求內心平靜的冥想和瑜伽,無論是在自然山水間探險,還是在城市街巷中漫步,抑或是在書籍中與古今智者對話,我們總能在廣泛多樣的休閑活動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片天地。因此,在忙碌與壓力的縫隙中尋找休閑時光,可以選擇那些能夠觸動心靈、舒緩身體的休閑方式,讓生活不僅有速度與效率,更有溫度與質感。

   增進認同。休閑是促進社交互動的重要平台,有助於增強社會聯系,構建心理認同感。休閑不僅是表達與探索自我的生活空間,也是一種促進人際關系的社會空間。人們因同一個休閑愛好,跨越地域、身份與年齡的界限聚集在一起,構筑起心靈相通的橋梁,增強了社群內部的凝聚力和歸屬感。

   回歸自然。散步、爬山、溯溪、騎行等戶外活動不僅能夠鍛煉身體,而且能夠搭建起逃離都市樊籠的橋梁,讓人們得以沉浸自然。縱觀歷史,德國海德堡有條“哲學家小徑”,因其風光宜人,在歷史上頗受詩人、作家和哲學家們的喜愛,他們經常於此地徘徊,捕捉思想的靈感,成就了無數思想建樹。近日,電視劇《我的阿勒泰》熱播,也重新激起大眾對自然和“遠方”的渴望:在自然中尋找生活中更真實和本質的東西。這些都証明了休閑不僅是緩解身體疲憊的良方,更是智慧與創造力的源泉。我們不妨在忙碌的生活中抽出時間,走到戶外,感受大自然的治愈力量。

   創造意義。從閱讀寫作到音樂繪畫,從戲劇欣賞到參觀展覽,每一種休閑方式都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閱讀經典文學作品,我們得以跨越時空與古今智者對話﹔參觀博物館展覽,我們則能直觀感受歷史與藝術的余韻﹔聆聽音樂會、觀看話劇等表演藝術,更能讓我們在藝術的熏陶中提升審美素養。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學會了欣賞,學會了思考,更學會了如何以一顆開放包容的心去擁抱這個多元而又精彩的世界。休閑便成為文化素養提升的溫柔推手,引領每個人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發現與創造各自生命與生活的意義。

   總之,我們應踐行身心融合的智慧休閑之道,通往高質量美好生活。這不僅需要個人自覺作出智慧的休閑選擇,也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通過政策引導、公共空間建設、文化活動推廣等方式,提供更加多元的休閑資源,營造更加健康的休閑環境。讓我們所有人都有機會參與體育、文化、藝術等各類健康休閑活動,在休閑中實現身心和諧、自我發展,向“健康中國”與“美好生活”的幸福之路大步邁進。(作者:劉慧梅,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國民休閑基本理論與發展體系研究”負責人、浙江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責編:曹淼、李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网址:身心融合共美:智慧休閑之道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04141

相关内容

身心融合共美:智慧休闲之道
中庸处世之道,也是身心健康养生之道 ← 孔子孟子儒家智慧 ← 智慧身心健康网
生活美學:為生活立“美之心”
江苏:好风景开启“美好生活” 智慧旅游融入公共服务
“智慧助老 共享智慧生活”——江西财经职业学院离退休工作处举办老年智能技术培训
科技推動產業新生態 飛飛健身引領智慧新生活
智慧家中国行丨聚焦智慧家庭产业 合力共焕新未来
道中华丨从“无用之用”到“无用之美”:中国人的生活智慧
智慧家庭到智慧社区共创智慧共享的数字生活
智能健身路径让智慧健身融入生活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