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架组件和灶具的制作方法
在灶台上方挂置物架,存放炒锅和炊具 #生活技巧# #居家生活技巧# #收纳整理建议# #厨房墙面悬挂#
1.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具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锅架组件和具有其的灶具。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灶具基本上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
3.锅架组件是灶具上的核心部件之一。锅架组件的下方可以设置有燃烧器,上方可以支撑有锅具。在使用的过程中,燃烧器产生的高温烟气可以沿着锅架组件的侧部的表面上升,从而对锅具进行加热。
4.但是,由于锅架组件的尺寸有限,高温烟气在锅架组件内停留的时间较短,高温烟气的热量不能充分地传递至锅具。因此,锅架组件的热交换的效率较低,导致灶具的热效率较低,能耗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锅架组件。锅架组件包括聚能环,聚能环内部具有由其内环壁环绕形成的聚能腔,内环壁包括侧部和底部,底部设有与聚能腔连通的燃烧通孔;侧部上设有多个凸筋,凸筋从侧部的下周边沿延伸至侧部的上周边沿,每相邻两个凸筋之间形成一个导流槽,且导流槽沿其延伸方向上的槽体长度大于沿侧部的延伸方向上下周边沿与上周边沿之间的最小长度。
6.对于现有的锅架组件,聚能腔内的高温烟气仅沿着内环壁的侧部表面上升。因此,高温烟气的行程(相当于上述最小距离)较短,与锅具进行热量传递的时间较短。因此,该锅架组件的热交换的效率较低。而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锅架组件,燃烧器产生的高温烟气可以受到凸筋的阻挡,从而可以沿着导流槽上升。由于导流槽的槽体长度大于上述最小长度,因此高温烟气的行程较长,高温烟气在聚能腔内停留的时间较长。因此,高温烟气与锅具进行热量传递的时间较长,从而对高温烟气的利用率较高。因此,该锅架组件的热交换的效率较高。采用该锅架组件的灶具的热效率较高,灶具更加节能环保,用户的使用成本降低,灶具的市场竞争力较高。
7.示例性地,多个凸筋从下周边沿向上周边沿呈发散状分布。呈发散状分布的多个凸筋可以使导流槽的槽体宽度不会减小,从而确保高温烟气流动的流畅性,确保热交换的效率较高。
8.示例性地,凸筋为弧形筋,多个凸筋呈旋涡状发散分布。通过这种设置,高温烟气沿着导流槽上升的过程中,可以形成旋转气流。这样可以增大高温烟气作用在锅具上的面积,提高了高温烟气的利用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锅架组件的热交换的效率。
9.示例性地,多个凸筋的螺旋角α的取值范围为18
°
≤α≤40
°
。α例如为18
°
、29
°
、40
°
等等。α过大会导致导流槽的槽体长度过小,造成高温烟气的利用率较低。α过小会导致导流
槽的槽体长度过大,造成高温烟气上升的阻力过大。因此,α在该范围内较为合理。
10.示例性地,凸筋沿着其延伸方向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延伸至下周边沿,第二端延伸至上周边沿,其中第一端在垂直于延伸方向且平行于侧部方向的宽度为m,第二端在垂直于延伸方向且平行于侧部方向的宽度为m,其中m大于m。这样,通过合理地设置,可以使导流槽在下周边沿的槽体宽度和上周边沿的槽体宽度差值保持在阈值内,例如,该阈值为0时,槽体宽度从下周边沿向上周边沿保持不变,从而确保高温烟气的流动稳定性较高,锅架组件的热交换的效率较稳定。
11.示例性地,凸筋在垂直于延伸方向且平行于侧部方向的宽度从下周边沿向上周边沿逐渐增大,且相邻两个凸筋之间的间距从下周边沿向内环壁的上周边沿逐渐增大或相等。导流槽的槽体宽度从下周边沿向上周边沿是逐渐变化的,从而在保证导流槽的在第一端和第二端的槽体宽度差值保持在阈值内的同时,确保高温烟气的流动稳定性更高,更有利于形成漩涡状烟气流。
12.示例性地,凸筋包括自下周边沿向上周边沿延伸且构成导流槽的侧壁的外弧形侧壁和内弧形侧壁,其中外弧形侧壁的圆弧半径为r,内弧形侧壁的圆弧半径为r1,其中85mm≤r1≤110mm,65mm≤r≤80mm。r1例如为85mm、98mm、110mm等等。r例如为65mm、73mm、80mm等等。 r1和r过大会导致导流槽的槽体长度过小,造成高温烟气的利用率较低。 r1和r过小会导致导流槽的槽体长度过大,造成高温烟气上升的阻力过大。因此,r1和r在该范围内较为合理。
13.示例性地,凸筋向远离侧部表面方向凸起的高度为h,其中4.5mm≤ h≤10mm。高度h例如为4.5mm、7mm、10mm等等。高度h过大会导致聚能环的用料过多,造成成本增加。高度h过小会导致导流槽内容纳的高温烟气过小,造成锅架组件的热交换的效率较低。因此,高度h在该范围内较为合理。
14.示例性地,内环壁为内凹的锅状,其圆弧半径为r2,其中95mm≤r2 ≤105mm。如此,内环壁的形状可以与放置在聚能环上的锅具的形状近似,从而可以更加靠近锅具的底部,进而能够有效地将高温烟气的热量传递至锅具,提高热效率。r2例如为95mm、100mm、105mm等等。r2过大会导致包裹不住高温烟气,造成高温烟气流失。r2过小会导致烟气超标,用户的健康受到侵害。因此,r2在该范围内较为合理。
15.示例性地,锅架组件还包括用于支撑锅具的多个支撑脚片,多个支撑脚片连接至聚能环上。通过设置多个支撑脚片,锅具的稳定性较高,烹饪的使用体验较好。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灶具。灶具包括燃烧器和如上任一种锅架组件,燃烧通孔包围燃烧器,燃烧通孔的内径为d,燃烧器的外径为d,其中10mm≤d-d≤30mm。d-d例如为10mm、20mm、 30mm等等。d-d过大会导致高温烟气的热量流失。d-d过小会导致空气补充的不够充分,造成燃烧器燃烧时供氧不足,产生红火等问题。因此,d-d 在该范围内较为合理。
17.在实用新型内容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18.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19.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20.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锅架组件的立体图;
21.图2为图1中示出的锅架组件的主视图;以及
22.图3为图1中示出的锅架组件的剖视图。
23.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24.100、聚能环;110、内环壁;111、侧部;112、底部;120、聚能腔; 130、燃烧通孔;140、盛液壁;151、上周边沿;152、下周边沿;200、凸筋;300、导流槽;400、支撑脚片。
具体实施方式
25.在下文的描述中,提供了大量的细节以便能够彻底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如下描述仅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样的细节而得以实施。此外,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详细描述。
26.为了提高高温烟气的热量的利用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锅架组件。该锅架组件可以适用于任意合适的灶具。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灶具。灶具包括但不限于燃烧天然气的灶具、燃烧液化气的灶具以及燃烧人工煤气的灶具等。
27.如图1-3所示,锅架组件可以包括聚能环100。锅架组件在使用过程中,锅具可以放置在聚能环100上。
28.为了便于放置锅具,优选地,锅架组件还可以包括多个支撑脚片400。多个支撑脚片400可以用于支撑锅具。多个支撑脚片400可以通过焊接、连接件连接或者一体成型等任意合适的方式连接至聚能环100上。
29.在图中示出的实施例中,支撑脚片400包括四个,两两支撑脚片400 之间间隔90
°
设置,四个支撑脚片400结构是相同的,四个支撑脚片400 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上。锅架组件在使用过程中,支撑脚片400的上表面可以支撑锅具的底部,从而为锅具提供稳定的支撑力。在实际使用中,支撑脚片400的数量并不局限于四个,还可以是三个、五个等等,每个支撑脚片400的结构也可以不同,只要能够支撑锅具即可。通过设置多个支撑脚片400,锅具的稳定性较高,烹饪的使用体验较好。
30.聚能环100内部可以具有内环壁110。内环壁110可以环绕形成聚能腔120。锅具的底部的至少部分可以容纳在聚能腔120内,且高温烟气可以容纳在聚能腔120内。这样,高温烟气可以对锅具进行热量传递。
31.内环壁110的形状可以任意,例如椭圆形等。优选地,内环壁110可以为内凹的锅状。如此,内环壁110的形状可以与放置在聚能环100上的锅具的形状近似,从而可以更加靠近锅具的底部,进而能够有效地将高温烟气的热量传递至锅具,提高热效率。锅状的内环壁110的圆弧半径可以为r2。r2的取值范围可以为95mm≤r2≤105mm,r2例如为95mm、 100mm、105mm等等。r2过大会导致包裹不住高温烟气,造成高温烟气流失。r2过小会导致烟气超标,用户的健康受到侵害。因此,r2在该范围内较为合理。
32.应当理解的是,以上仅是示例性的说明内环壁110的一种实施例,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内环壁110还可以具有其他任意合适的结构。
33.内环壁110可以包括侧部111和底部112。底部112可以设置有燃烧通孔130。燃烧通孔130可以与聚能腔120连通。
34.在灶具的实施例中,灶具还可以包括燃烧器。燃烧通孔130可以包围燃烧器。燃烧器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燃烧产生高温烟气。高温烟气可以通过燃烧通孔130进入聚能腔120内,从而可以对锅具进行热量传递。为了确保燃烧充分,空气可以通过燃烧通孔130和燃烧器之间进入到燃烧器处,即二次空气的补充。
35.优选地,燃烧通孔130的内径可以为d,燃烧器的外径可以为d,其中10mm≤d-d≤30mm,d-d例如为10mm、20mm、30mm等等。d-d过大会导致高温烟气的热量流失。d-d过小会导致空气补充的不够充分,造成燃烧器燃烧时供氧不足,产生红火等问题。因此,d-d在该范围内较为合理。
36.示例性地,底部112可以仅设置有燃烧通孔130。也就是说,燃烧通孔130可以形成内环壁110的底部112。在图中示出的实施例中,内环壁 110的底部112可以设置有盛液壁140。盛液壁140可以呈环形,以在其中部形成燃烧通孔130。如此,当烹饪出现溢锅时,盛液壁140可以有一定的盛液功能,避免了液体与燃烧器接触,造成意外熄火,同时也避免了液体过多的与燃烧器金属表面接触,从而造成燃烧器出现生锈等问题,提高了灶具的使用寿命。
37.内环壁110的侧部111上可以设置有多个凸筋200。内环壁110的侧部111包括位于靠近燃烧通孔130的一侧的下周边沿152、及位于远离燃烧通孔130的一侧的上周边沿151,所述下周边沿152围绕且连接至所述底部112。凸筋200可以从下周边沿152延伸至上周边沿151。每个相邻的两个凸筋200之间可以形成一个导流槽300。沿着导流槽300的延伸方向、导流槽300的槽体长度大于沿着侧部111的延伸方向、下周边沿152与上周边沿151之间的最小长度。所述最小长度即为下周边沿152与上周边沿 151之间沿着侧部111的延伸方向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因此,导流槽300 并非沿着侧部111的延伸方向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例如可以部分在水平方向延伸。示例性地,导流槽300可以呈斜线形、弧线形、折线形或者曲线形等。
38.每个凸筋200的结构(例如形状或者长度等)可以相同或者不同。每个导流槽300的结构(例如延伸方向或者槽体长度等)可以相同或者不同。
39.对于现有的锅架组件,聚能腔内的高温烟气仅沿着内环壁110的侧部 111表面上升。因此,高温烟气的行程(相当于上述最小距离)较短,与锅具进行热量传递的时间较短。因此,该锅架组件的热交换的效率较低。而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锅架组件,燃烧器产生的高温烟气可以受到凸筋200的阻挡,从而可以沿着导流槽300上升。由于导流槽300的槽体长度大于上述最小长度,因此高温烟气的行程较长,高温烟气在聚能腔 120内停留的时间较长。因此,高温烟气与锅具进行热量传递的时间较长,从而对高温烟气的利用率较高。因此,该锅架组件的热交换的效率较高。采用该锅架组件的灶具的热效率较高,灶具更加节能环保,用户的使用成本降低,灶具的市场竞争力较高。
40.作为一种示例性地实施例,多个凸筋200从下周边沿152向上周边沿 151可以呈发散状分布。示例性地,多个凸筋200包括但不限于矩形筋或者波浪形筋等。呈发散状分布的
多个凸筋200可以使导流槽300的槽体宽度不会减小,从而确保高温烟气流动的流畅性,确保热交换的效率较高。
41.进一步地,凸筋200可以为弧形筋,多个凸筋200可以呈旋涡状发散分布。所述旋涡包括左旋的漩涡或者右旋的漩涡。通过这种设置,高温烟气沿着导流槽300上升的过程中,可以形成旋转气流。这样可以增大高温烟气作用在锅具上的面积,提高了高温烟气的利用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锅架组件的热交换的效率。
42.更进一步地,多个凸筋200的螺旋角可以为α。螺旋角α的取值范围可以为18
°
≤α≤40
°
,α例如为18
°
、29
°
、40
°
等等。所述螺旋角α即为凸筋200螺旋上升的角度。也就是说,凸筋200所形成的螺旋线的切线与侧部111表面通过该切点的周向线之间所夹的锐角。α过大会导致导流槽300的槽体长度过小,造成高温烟气的利用率较低。α过小会导致导流槽300的槽体长度过大,造成高温烟气上升的阻力过大。因此,α在该范围内较为合理。
43.作为一种示例性地实施例,凸筋200沿着其延伸方向可以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可以延伸至下周边沿152。第二端可以延伸至上周边沿151。第一端在垂直于延伸方向且平行于侧部111方向的宽度为m。第二端在垂直于延伸方向且平行于侧部方向的宽度为m。其中m大于m。需要说明的是,在侧部111为弧形面的实施例中,宽度为m可以为第一端的弧长;宽度m可以为第二端的弧长。这样,通过合理地设置,可以使导流槽300在下周边沿152的槽体宽度和上周边沿151的槽体宽度差值保持在阈值内,例如,该阈值为0时,槽体宽度从下周边沿152向上周边沿151 保持不变,从而确保高温烟气的流动稳定性较高,锅架组件的热交换的效率较稳定。
44.具体地,凸筋200在垂直于延伸方向且平行于侧部111方向的宽度从下周边沿152向上周边沿151可逐渐增大,以使得相邻两个所述凸筋200 之间的间距从所述下周边沿152向所述上周边沿151可逐渐增大或相等。也就是说,导流槽300的槽体宽度从下周边沿152向上周边沿151是逐渐变化的,从而在保证导流槽300的在第一端和第二端的槽体宽度差值保持在阈值内的同时,确保高温烟气的流动稳定性更高,更有利于形成漩涡状烟气流。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凸筋200在垂直于延伸方向且平行于侧部111方向的宽度从下周边沿152向上周边沿151也可以不是逐渐变化的。
45.作为一种示例性地实施例,凸筋200可以包括外弧形侧壁和内弧形侧壁。外弧形侧壁和内弧形侧壁可以自下周边沿152向上周边沿151延伸且构成导流槽300的侧壁。所述外弧形侧壁是指靠近上周边沿151的侧壁,而所述内弧形侧壁是指靠近下周边沿152的侧壁。外弧形侧壁的圆弧半径为r。内弧形侧壁的圆弧半径为r1。其中圆弧半径r1的取值范围可以为 85mm≤r1≤110mm,r1例如为85mm、98mm、110mm等等。圆弧半径r 的取值范围可以为65mm≤r≤80mm,r例如为65mm、73mm、80mm等等。 r1和r过大会导致导流槽300的槽体长度过小,造成高温烟气的利用率较低。r1和r过小会导致导流槽300的槽体长度过大,造成高温烟气上升的阻力过大。因此,r1和r在该范围内较为合理。
46.作为一种示例性地实施例,凸筋200向远离侧部111表面方向凸起的高度为h。其中高度h的取值范围可以为4.5mm≤h≤10mm,高度h例如为4.5mm、7mm、10mm等等。高度h过大会导致聚能环100的用料过多,造成成本增加。高度h过小会导致导流槽300内容纳的高温烟气过小,造成锅架组件的热交换的效率较低。因此,高度h在该范围内较为合理。
4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48.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区域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部件或特征与其他部件或特征的区域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区域相对术语不但包含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还包括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部件被整体倒置,则部件“在其他部件或特征上方”或“在其他部件或特征之上”的将包括部件“在其他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部件或构造之下”的情况。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此外,这些部件或特征也可以其他不同角度来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其他角度),本文意在包含所有这些情况。
49.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50.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51.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网址:锅架组件和灶具的制作方法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22084
相关内容
辅助锅架及灶具的制作方法一种组合支锅架及其使用该支锅架的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锅盖挂架的制作方法
壁挂式炒锅挂架的制作方法
小锅架的制作方法
火锅锅架及锅具存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锅具支架的制作方法
一种锅架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多功能锅架的制作方法
锅灶的分类和结构及作用